如何看待大学生就业农民工招工“双难”?

时间:2022-09-14 06:18:59

如何看待大学生就业农民工招工“双难”?

话题来源

从世界范围内看,自然灾害、军事动乱,注定2011将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在国内,延续着2010年留下的诸多问题,今年我们遇到的问题将更加严峻――物价上涨压力、就业压力、控制通货膨胀压力,大。

大学生就业难”、“农民工招工难”这是作为中国当代两大人力资源面对的尴尬处境,怎样统筹其两者的关系,怎样扭转这一局面?

2011,我们有着更多的期待。

记者调查

“找工作难”VS“用工荒”

2011年全国大学毕业生将达到700万,根据相关人士预测,今年大学生就业率能达到83%,换言之,将有17%的大学生毕业就面临失业,全国将有120万应届毕业大学生将找不到工作。

从浙江、广东等省份的调查中显示,近年来的“用工荒”狂潮只增不减,沿海城市很多外资企业,工资一再上涨却招不到工人,究其原因,很多农民工朋友在为户口迁址、医疗保障、子女上学等诸多问题所苦恼。

“月光族”优秀大学生VS餐厅打工妹

张同学在大学期间是优秀学生干部,各方面能力都比较好,但是毕业之后并没有找到理想工作,最后在一家医疗体检中心担任内勤工作,底薪只有800元,根本就不够在长春租房、交通、餐费等各种费用,是个彻彻底底的“月光族”,还需要家里的补贴,她说自己很多同学都是这样,每月工资1000元左右。虽然毕业,但依旧需要父母的照顾。

相比之下,餐厅打工妹孙红(化名)的工资其实要比很多大学生都要高出一大截,18岁就从农村老家出外务工在一家自助餐厅打工,每月工资2000元左右,加上她肯吃苦,经过3年的磨练,已经成为一家中级餐厅的楼层经理,月薪已达到4000元左右,虽然刚刚21岁,却比同龄的大学生多了许多成熟和难得的经验与职业技能。

设计师vs泥水工

吴先生是深圳一家建筑装饰公司的负责人。吴先生说,公司每年会根据发展需求招聘一定数量的大学生到公司从事装饰设计或工程项目规划,月薪起点是3000元左右。这在业内也是“偏上”行情。许多年轻人为此感到很满足。如果客户提出修改意见,他们甚至加班熬夜,赶出新的设计图纸。

但公司很多工程队的农民工师傅现在都喜欢跟自己的孩子说“会读书有啥用?大学毕业连个工作都找不到,早早出去打工学技术吃穿不愁”。这些话虽然看起来是那么一回事,让同是大学毕业的吴先生和设计师们感到不是滋味。

起薪原地踏步vs涨幅惊人

根据2011年2月28日出炉的《2010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白皮书》,2010年广东大学生平均起薪为1879元,月。其中,本科生为2250元,专科生为1592元。从地域来看,深圳的薪资水平最高,到深圳的4万毕业生,平均起薪为2120元/月。

不过,这种增长显然不如快递、家政、餐饮、建筑、工厂等农民工群体集中的行业涨幅乐观。中国社科院的2011年《中国社会蓝皮书》显示,在2006―2008年,本科毕业生的初职月薪增长微弱,而2008年之后则略有下降。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分析2003年、2005年和2008年的统计数据后认为,这几年间,大学毕业生平均起薪保持在每月1500元左右,但农民工的月工资近年来由700元左右跃升至约1200元。农民工和大学生的起薪差距逐渐缩小,而且涨幅惊人。大家看法

“一个本科生的工资,甚至不如一个农民工的工资高。尤其是平民子弟,拿着一两千月薪,望着几万元一平米的天价房的时候,‘知识改变命运’似乎有些矫情。”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专家对农民工与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的感叹,也引发各界对大学毕业生与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关注。全国政协委员、原劳动保障部副部长王东进

大学生择业不应该有什么偏见,比如哪些工作不能做。在国外,也有高学历人才做家政服务,而技术工人比大学生还吃香。这很正常,不能说做了这样的工作。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就差。我认为,大学生不需要去跟农民工比,农民工从事的都是些体力活,可以马上看到他们的价值,而大学生不一样,他们有发展的前景,可能刚开始工作工资待遇不理想,但是慢慢地这些都会解决的。大学生现在最重要的是要转变观念,放下架子,一步一步走,期望值不要那么高。尽管大学生就业困难,但并不表示他们不能就业。很多小城市、小企业、西部、农村都需要他们,只是他们不去,很多人宁愿在大城市坚持,等待机会,过着工资还不如农民工的生活。其实只要他们愿意放下身段,工作都是可以找到的。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所所长蔡防

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其实体现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在提高,也意味着青年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竞争加剧。部分青年农民工进入劳动力市场较早,积累了经验技能,具备一定的就业竞争力,较好地满足了中国制造业发展对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从而可能会与刚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就业竞争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也有一些变化,会寻求一些工资比较低的岗位。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企业的工资不是以身份来论的,主要是以岗位来论,同一个岗位是同工同酬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

中国人保部将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已和有关部门一起开展了“大学生就业促进行动”,力争在今年年底使大多数登记求职的高校毕业生都能够实现就业,并且确保家庭困难和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当年实现就业。

至于“农民工用工荒”,其实不用太担心,因为不是坏事。中国并不缺劳动力,绝对数量一点不缺,之所以缺是因为你的激励不足够大,也就是你的工资还要涨,最终我们设想就是企业家必须得应对这个事,所以慢慢工资涨了。这就是我们所希望的。除此之外,有一些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的改革,给工人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社会保护,户籍制度的改革,加快城市化,农民工的市民化,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这是好事,经济发展阶段的必然结果。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风田:

我在欧洲访问时,丝毫没有感到工人与大学教授有多大的差别,他们的工资差距很小。一个卡车司机,年薪照样可以拿到10万欧元,收入丝毫不比大学里的教授工资低。德国的小孩子,从小学开始就要学习各种技术类课程,小学毕业后,大家根据自己的不同兴趣,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属“智识教育”,主要是学习文化课程,之后进入到学术型大学深造:另外一类进入到技术型学校深造,属“技术教育”,主要学习各种职业技术。之后主要进入高等技术型学院深造。这两个轨道各自运行,都有自己独特之处,学技术的人丝毫没有感到自己低人一等,进入学术型大学学习的人也没有感到自己高人一等。德国的制造业发达,某种程度上与这一“双元制”的人才培育体系有着很大关系。也许这两者本来就没有相悖。

湖北读者丁寅:

强调知识的后劲和发展空间的同时,更希望大学生们不仅仅是接受起步薪酬较低的现实,而是要认识到,将现有的知识,变成后来的发展空

间,还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这一过程可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可能遭遇比较多的挫折。所以,大学生学会接受起步薪酬不如农民工的这个过程,不如说是让他们在步入社会前,先学会放低身段的一个过程,学会从曾经的“天之骄子”变成普通的求职者。有了这样的起步和思想准备,才更有可能让自己的优势变成更高的报酬。而从另一个角度说,大学生起步工资较低,也是社会的薪酬体系更趋合理、更能反映个人价值的一个表现。应该承认,过去大学生享受较高的起步工资,一定程度上是源于“物以稀为贵”的市场定律。现在,高等教育的普及,让具备大学学历的人越来越多,起步薪酬相比过去不再有优势,既是对知识普及的正常反映,也是对刚步人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所能创造价值的合理体现。一个合理的薪酬体系,应该是能让大学生摆正起步者的心态,同时又能激发出他们拼搏后劲。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生起步薪酬不如农民工能得到大学生的接受,应该说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网友留言

网友ksh说:

“农民干的是苦活脏活累活,劳动强度很大。钱拿得多是价值回归。我去年招聘了3个大学生,均干了3个月离职,整天在公司飞信、玩电脑游戏、上网聊qq,就这样还要加工资,嫌起薪低。他们有什么资格和父辈的大学生比较?高学历不等于高能力。大学培养的毕业生多数属于眼高手低型,就能力而言甚至比农民工差多了。累的活干不了,科技含量高的活也干不了。”

网友tyudng认为:

待遇并不是起步时最重要的。大学毕业生应更多考虑所去单位能否学习先进的技术,事业发展的前景有多大。

网友dufu认为:

大学生用刚毕业的薪酬和熟练工人相较,不具有可比性。很多大学毕业生在单位工作三四年后,随着职务、技能的提升,待遇自然有提升空间。假如把刚毕业毫无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和刚从家乡出外打工同样毫无经验的农民工放到一起,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应该是要比农民工强的,为什么农民工们一步步的在很多技术型工作岗位越干越好,有很大程度上因为大学生们刚毕业不肯去干,不肯去吃苦,如果有丰富知识储备、学习能力优良的大学生又一步一个脚印,肯吃苦肯受罪,我想日后定能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的。

尾声:

时代在进步,中国面向世界的经济快速发展刻不容缓,如何让本应该是社会中坚力量的大学生们发挥最大空间的价值利用?如何能够解决企业用工短缺。人才短缺问题?如何使中

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进行超质蜕变?如何让大学生有准确的价值定位?如何使农民工与企业达成共识?

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坚持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并特别强调要“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而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了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即采取

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地扩大就业和创业的规模,特别是要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镇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

我们如今面临的最重大问题也许不是每年安置多少毕业大学生抑或给农民工兄弟涨多少工资,而最终目的是将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稳步提升,把人民生活质量优质化。毕业大学生着实应该摆正心态,进入另一个学习的天地,充分利用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来适应快节奏发展的社会,虚心学习,吃苦耐劳,大量的走进产业化队伍,将知识融入生产,将能力变换为实力,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只有这样,企业的整体素质不断攀升,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才能达到质的飞跃:而作为农民工来说,无论是企业或者国家,只有切实解决好户籍安置、社会医疗保障、老人儿童医疗教育等问题,才能真正解决“用工荒”。当然,对于现在讨论激烈的“大学生与农民工”问题,有很多客观因素和历史发展衍生的人们观念的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得了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和和不断提进的手段。

上一篇:辉煌远景 历史进程 下一篇:“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