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必选之措

时间:2022-09-14 05:53:39

语文教学的必选之措

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教学的命脉。目前,课堂教学面临的挑敲主要是无效与低效的问题。对于学生而言,语文是大家对母语的学习,可是在多年的语文学习中,尚未达到所期望的效果。针对目前课堂教学的总体改革,总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在课堂理念的理解上还没有做到位,甚至在实施过程中,还缺乏一定的经验,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还显现了形式化、低效化与无效化的现象。以下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进行课程改革最主要的阵地,课堂教学能不能更有生机,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长时间以来,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人们只认为课堂教学是教师活动,无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出现了低效及无效的现象,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但是还存在课堂教学效率较低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这两方面,学生的潜能不能得到较好的挖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未获得有效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少慢差费的低效现象。

1.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被忽视

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每一个问题都发动学生进行“讨论”,看上去课堂气氛活跃,但是某些环节学生没有进行深入且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最终只能是表面上的作“秀”,其中“热闹”与“活跃”只会扼制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以牺牲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为代价,长此以往,学生对集体讨论的依赖性增强,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自主探究的能力被扼杀。

2.课堂教学中除了“满堂灌”就是“满堂问”

在语义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实现,不是把学生当作充满活力的生命个体,而是把他们看做是需要修剪的“花草”、等待盛水的空瓶,所以在课堂上出现了另一种现象:浅显的讨论与总结充斥课堂,课堂教学除了“满堂灌”就是“满堂说”和“满堂问”。在课堂教学中‘滑向读者(学生)的独白篡位”,甚至是“无节制地放纵学生的‘你的理解’‘你的理由’‘你的生命体验’‘你的看法’等浅显的问题,学生的积极性在表面上看是被调动起来了,在总体上看,学生们积极参与了课堂活动,表面上的现象是课堂气氛活跃,但是这只是花架了,没有实效。有些教师所设计的问题没有探索性,未能激发学生较深层次的思考。甚至对学生的问答不做出评价,学生发言时的亮点得不到肯定,教师的主导地位没有得到发挥。

3.课堂教学中的形式化严重

课堂教学目标缺少定位,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的思维缺乏广度、深度、力度和效度,只是单纯地追求课堂教学的表面形式,在“方法的时尚方面、借助多媒体手段方面、结构的模式方面、过程的程式化方面、教学的表演方面”大做文章,造成了课堂教学研究的表面化,看上去花拳绣腿,实际-课堂教学效果是非常空洞的。

二、初中语文课堂实效教学的策略

1.把握教学目标要准确

课堂教学要确立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行动的方向,对教学目标进行准确把握才能够构建高效的课堂。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根据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为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进行了科学又具体的规定,这些要求我们做到认真研读并且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执行。(1)对教学目标进行定位,做到难度适宜,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学生的成长。(2)语文要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所以要对本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达到统一,以上三条是不可缺少的。(3)要对整体进行兼顾,在此基础上做到因材施教。不仅要做到在课堂上使大多数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还要注意两头的学生,分层制订对他们的发展是有利的,而且是不同的教学目标。

2.备课及上课要有感召力

语文课程是具有浓厚情感的一门课程,对于一堂称得上成功的语文课,第一点是一篇荡漾着诗意美的散文。这种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要具有专业的、渊博的知识,还要具备敏捷的思考能力与较好的语言表达与总结能力。语文教学语言与其他的普通语言不一样,它具有一定的逻辑性、科学性,并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提炼并升华的,它主要形成了较为浓烈的感情,是一种具有形象化、韵律化与和谐化,同时又优美动听的语言。教师以这种审美化、情感化了的语言在课堂上讲课,将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感情,使教学语言“以情激情”的巨大美感作用显现出来。

3.教学所用导语要做到引人人胜

导语设计得如何,关系到教学效果全局的好坏。因此,教师要提前对课堂教学的导语做好设计,这是语文教师最应该做到的。有位特级教师曾经提出:在上课的开始阶段,其导人语相当于提琴上的弦,由歌唱家确定调,第一个音弄好了,在演奏或者歌唱时就有了良好的基础。在语文课堂上,导人这一环节要细心研究,精心设计,达到形象的美、情感的美、和谐的美、悬念的美,使教学一开始就扣人心弦,继而让学生感受到课堂之美,感受到神圣、魅力和诗意。好的导语,能开启学生的智慧,将他们引入知识的海洋。有些著名教师的教案,在导语的设计上下足了工夫,一堂课是否成功,导语设计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导语设计的原则是注意启发性、知识性、趣味性。只要新课一开始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其思维之弦,让他们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学习活动中,就能成就高效的课堂。

4.教学目标要优化

教师要设计一些有深度、有代表性的问题来指导学生学习课文,让学生在这堂课上有一定的目标,这也是目前的语文教学较为流行的一种方法。在课堂上该不该问,要问什么问题,如何问,教师又对回答问题的学生做什么样的评价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一件大事:教师要把握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方式,使其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使课堂气氛活跃。

上一篇: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热情方法初探 下一篇:音乐美育与人的健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