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法对大学英语听力课教师的作用

时间:2022-09-14 04:03:50

任务型教学法对大学英语听力课教师的作用

摘 要: 当任务型教学法与大学英语听力课的教学结合时,教师的作用应该随之变化。本文以大学英语听力课堂为背景,从任务型教学法在听力课堂的可行性入手,探析教师在辅助学生、引导学生,以及对学生表现进行点评等方面的功能与作用。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法 大学英语听力课堂 教师作用

1.引言

Breen在分析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任务型教学法的关系后发现,教师所期望的一项任务的完成结果与学习者实际上从这项任务中所收获的知识之间是存在差异的[1]。换句话说,教师所教的东西并不一定是学习者所期待的。因此,学习者应该从课堂中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课堂中主动的学习者,进而成为课堂的主要角色。这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正是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所在。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在任务型教学法中的功能和作用可以被忽略,相反,虽然任务型教学法把学习者看成课堂的主角,但是如何让学生对任务感兴趣,让学生真正实施任务并在这一过程中学到知识和技能,却向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本文试以大学英语听力课堂为背景,探析任务型教学法下教师的功能与作用。

2.大学英语听力课堂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可行性

教育部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中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可见,新形势下的大学英语教学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在实际交往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尤其是英语的听力理解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将任务型教学法应用于大学英语听说课堂有着巨大的潜力和空间。首先,任务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众多语言教学理论中非常有影响力的理念之一,比较好地体现这一理念的就是交际语言教学法(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任务型教学法,作为交际语言教学思想在课程中的具体体现形式[1],也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它将学习者的经历和知识等融入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包括学习者在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等方面的选择权。这里的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做决定的地方,而是教师和学习者之间的一种合作活动,互动行为。其次,任务教学法涉及意义的交流[3]。这里的交流包括课堂参与者之间的交流,以及参与者与听力材料或者其他语言学习材料的交流。设计一项任务的目的就是让学习者真正融入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在此过程中体会语言的使用,潜移默化地学会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使用语言。Ellis[3]在谈到一项任务应该具有的特征时,就谈到它应该主要通过课堂中以意义为交际目标、以意义为焦点的活动,为学习者提供参与到课堂交际任务中的机会。

3.听力课教师在任务法教学中的作用

传统的英语课堂中,教师的主要角色是知识的传授者、疑问的解答者。这一角色在听力课堂中很容易被简化成听力材料的播放者和公布正确答案的“主持人”。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教学法就要求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以交际为目的使得学生在听力过程中注重意义上的交流,以听作为获取信息的来源,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主动性,带着目的去听、去交流。Breen和Candlin[1]把教师在交际性课堂中扮演的角色归为三类:交际过程的促进者(facilitator)、参与者(participant),以及观察者(observer)和学习者(learner)。然而,在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过程中,学习者期望的教师角色与教师实际所发挥的作用是有差别的,本文试从听力课的教学实践中归纳出教师在任务型课堂中发挥的作用。

3.1辅助功能

在任务的准备阶段,教师有必要将任务的要求向学生说清楚,最好向学生展示一个案例。鉴于任务是基于学生现有的语言水平,但同时对学生是具有挑战性的,此时教师就要把握好“度”。一方面,不能把任务解释得过于笼统,否则会使学生对于要完成的任务摸不着头脑。另一方面,不可将任务阐释得过于详细或者具体。因此,如何把握好在任务实施过程中进行辅助的度是非常关键的。

3.2引导作用

在之后的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这里的引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引导学生意识到语言的整体性[1]。也就是说,学生要充分意识到语言的形式、功能和意义是紧密相连的,不可有所偏颇。二是要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后进行反思,提醒学习者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总结经验。

3.3评论员的作用

在学生完成任务之后,教师要对其表现进行点评。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型教学法中,教师除了要答疑解惑外,还要负责对学生的表现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夏纪梅[4]曾指出,只有当教师给予学生机会对课文和词汇进行处理时,才有对学生的准备、作为、表现、语言应用状况、交际效果进行即场评价的前提条件。这就对教师的点评能力,或者即场点评能力做出了要求,包括对学生表现的整体评价和细节评价。因而建议在学生展示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和记录、分析和归纳。

4.结语

任务型教学法指导下的听力课堂不是传统的课堂,不是教师主讲的课堂,而是将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让学生融入课堂,参与课堂的一个学习场所。它以学生为中心,以意义的交流为目的,此时教师的作用发生了转变。教师除了要充当促进者、参与者、观察者和学习者外,也要发挥辅助、引导和点评作用。

参考文献:

[1]Nunan,D.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Ellis,R.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4]夏纪梅.基于课堂的外语教师技能发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上一篇:面对高一数学教学的新思考 下一篇:运用情景教学法,增强高职英语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