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对高中生英语听力理解与教学的启示

时间:2022-10-28 11:39:53

图式理论对高中生英语听力理解与教学的启示

摘 要: 随着近年来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图式理论越来越多地被外语教育工作者关注,并成功地应用于外语教学中。文章通过剖析英语听力理解的过程,运用图式理论的基本原理,阐述其对高中英语听力理解和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 图式理论 高中英语 听力理解 教学启示

1.引言

听力在英语教学中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是说和写的前提。因此,重视语言的听力训练是掌握和运用语言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然而在目前的英语教学中,听却是四项语言技能教学和运用的短板。因此,培养听力理解能力对英语学习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图式理论是最有影响力的心理语言学理论之一,主要用来分析语篇的理解和生成认知过程。现代图示理论对听力理解过程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理解性,反映了听力理解的机制,对听力理解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2.图式理论的概述

2.1图式起源及早期发展。

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中用来解释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模式,最早于1781年出现在著名哲学家康德的古典哲学中。康德认为人的大脑中存在纯概念的东西,图式是连接概念和感知对象的纽带(王晓红,2004),即概念只有和个人的已知信息相联系才有意义。Frederic Bartlett认为人们的记忆不是死记硬背的心理过程,而是一个保留时间主体,根据总印象重建细节的过程。

皮亚杰在六十年代提出“认知图式”或“认知结构”这一概念,他认为“人的认识活动按照一定的顺序形式,发展成为对事物结构的认知,形成一种结构,使人在认识事物时把新事物同化于已有的知识结构或者改组扩大原有的知识结构,把新事物包括进去,人就是这样来认识和理解周围环境的”。语言能力的习得过程同时是向周围环境学习并与之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们向环境学习的结果(桂诗春,1985)。图式理论认为,图式是认知的基础,是储存在人脑记忆中用于表达一般概念的资料构架,人们对新信息的理解是根据自己已知信息、经验对新信息进行选择、预见、验证、肯定或修正的思维过程(束定房,庄智象,1996)。

综上所述,图式是指每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储存的方式,是大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积极的组织,是语言学习者将背景知识与新接收的信息相互作用,以及将这些新信息丰富到学习者知识库中的过程。

2.2现代图式理论。

20世纪70年代,由于对语言学、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关注和应用,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图式下了定义,还有的运用了自己的术语。如明肯斯将图式称为“框架”,用来描述与典型环境有关的图式;香克和艾贝尔森(Abelson)将其称为“脚本”,用来描述事件的顺序;皮尔逊则认为图式是“人们听到或读到某些信息时在脑海中产生的景象或联想”。“图式是语义记忆力的一个结构,该结构明确某一组信息通常情况下的组织安排或人们所预料的组织安排”(Carroll,2000:176)。

概括而言,每个人的大脑中都记录了无数的背景知识,这些知识在大脑中按情景分门别类地组成不同图式。当人们接触新事物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它和自己原有的相关或相似的图式做比较,并加以调整,从而不断修订和完善已有的图式。若新信息和已有图式完全重合,就会进一步加强原有图式;若两者有差别,就会调整和刷新原有图式,改写原有图示的内容,使它和新信息相吻合;如果头脑中还没有相关的图式,我们就主动构建。

3.图式理论与听力理解

3.1听力信息处理方式及图式理论和听力理解之间的关系。

3.1.1听力信息处理方式

自下而上的加工方式是以词语为先导,采用由低级到高级逐步扩展的方式,对语言进行解码活动,听者首先从材料中获取文字信息,然后进行语义、语法处理。这一信息处理过程不断地进行,材料的内容也就不断地被理解。

自上而下的加工方式是知觉系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先导去搜索主要意义的过程。在语音材料输入大脑后很短的时间内,听者以已有的知识、材料的特定内容及语法知识为基础,开始对材料的意义进行预测。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听者的预测不断被证实或否认,有助于消除歧义。

以上两种处理方式相辅相成,弥补了各自的不足,保证了信息处理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3.1.2图式理论和听力理解之间的关系

图式是知识的单位,为人们提供一种积极的准备状态,在听力理解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听力理解是听者将自己现有的语言知识、相关的背景知识和听力材料中新的语言信息对接的过程,因此,听者固有的图式是决定听力理解成功的关键。合适的图式能够将篇章信息组织成为一个整体,并有利于细节的重建,帮助人们归纳某些重要的细节,而略去另一些细节(董燕萍,2005:90)。

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在图式被激活后,人们便会对即将要叙述的内容产生一种预期。如听到“Go to the Airport”这个单元的标题时,立即唤醒听者大脑中有关机场的图式,这种激活使听者能了解文中所述的事件与机场有关,从而帮助听者更好地理解将要听到的内容。另外,听者还可以根据听力材料的标题、段落主题句、关键词等猜测全篇的主题和大致内容,从而产生对作者意图的预测,然后验证预测是否正确。这样,听者就可以在已掌握的知识和需要掌握的知识中建立某种联系,激活相关图式,预测听力材料大意、作者态度等,从而正确理解听力材料。

3.2图式理论对听力理解中诸要素的影响。

图式对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记忆能力均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Rumelhart认为“图式在推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二语听力中,推理能力对听力理解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推理不但能使听者对尚未说出的语句作出预测,还能使他们听出说话人的弦外之音。格莱斯认为,要理解谈话人在话语中的暗示,靠的不是语言的解码,而是推理。

图式为信息接收者提供了他们记忆中相关概念的轮廓。图式随着学习者视野的开阔、经验的积累而得到扩展和修正,使他们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联想、制约和理解。在听力教学活动中,学习者记忆力的作用毋庸置疑。教师应以适当的形式帮助学生建立某些图式,如:语音图式、文化图式等,将学生头脑中的记忆信息激活,为学生从记忆中重新获取与听力材料相关的信息提供便利条件,同时正确记忆所听到的文本内容。

目前的研究表明,第二语言(外语)听力和阅读对信息处理有着相同的过程,即听力理解也是自上而下和自上而下两种方式对信息处理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于听力理解过程而言,“自上而下”是听者运用词汇、句法知识留意形式达到理解全文的过程,“自下而上”则是听者运用自己的世界知识、情景知识和人际互动信息推测与提取意义的过程。如果没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记忆负荷就会增大,就会阻碍对图式的建构和对篇章的理解。

4.图式理论对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启示

4.1扩充学生大脑中的图式框架。

根据图式理论,听力理解要取得成功,首先要储备丰富而充足的图式结构。图式的内容不但要达到一定量的存储,还要在不同范围、不同领域内,同一主题、同一素材之间形成横向和纵向的系统图式知识网络。平时多注意生活的体验和知识的积累,多种渠道丰富自己大脑中已有的图式。从教师角度看,教师应发挥好其资源提供者的角色,利用图书馆、网络、多媒体等资源,搜集广泛而全面的与材料相关的背景知识,在课上听力导入阶段巧妙地、适当地输入给学生。教师还要特别注意帮助学生建立中西方文化图式,将中西方文化异同潜移默化地渗入学生脑海中。

4.2激活学生脑海中的已有图式。

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学习者不应该成为消极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应该成为积极主动的信息处理者。首先,语言学习者要意识到图式理论对听力理解的重大指导作用,清楚已有背景知识、经历经验在语言测试中、界定具体语境中的有效辅助作用。其次,学生要学会利用已有知识,迅速地寻找出与材料相关的图式内容,预测语料的内容,提出若干假设,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激活自己头脑中的图式。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利用多模态教学的优势,形象生动而有趣地介绍与材料相关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听力测试上,传授学生如何从听力材料已给出的关键词中,锁定图式范围,与头脑中的图式系统建立起联系的技巧。

4.3培养学生在听力中使用学习策略。

在听力准备阶段,学生对即将听到的语料做出的预测,就属于学习策略之一。推测属于认知策略的一种。在图式理论下的听力理解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综合使用其他学习策略的能力。主要有:在听力准备阶段,根据大脑中已激活的图式进行必要的准备,确定集中注意的范围,记下关键词,并推测信息可能涉及的内容。在听的过程中,根据上下文语境,采用演绎的方法,对形成的有关图式假设一一验证,完成对信息的解码、编码和意义重建过程。只有系统地、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外语学习策略的训练,使其成为自主的学习策略使用者,才能很好地发挥策略技巧在图式理论指导下听力理解过程中的作用。

4.4注重课后对图式知识的巩固和强化。

听后阶段对学生进行相关图式知识的巩固和强化。由于听力过程进行的不间断性及听者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产生心理紧张或焦虑,一次听力理解行为并不能保证学生获取和听力材料相关的完整图式内容,对听力理解的程度并没有达到最佳状态,这就需要教师在听后阶段为学生解释、强化、补充或重新获得与输入信息吻合的图式框架。语言学习者本身也要认清听力理解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考试,掌握一些应试技巧答对题目并不能与提高自己的听力能力直接画等号。听力过程结束后,对于已经掌握的图式知识,重新温习一遍,从而得到巩固;对于模糊不清的图式内容,一定要通过查阅资料、咨询教师或者和同学讨论的方式,将之深刻理解、吸收并储存到自己的大脑长期记忆当中。

5.结语

图式理论对听力过程的解释在听力测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听力教学中,以图式理论为指导,使听力理解成为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积极参与,双方共同努力,丰富学生头脑中的图式框架,并有效激活与材料相关的图式模块的学习过程。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行之有效的策略训练,使之能灵活运用到听力过程中;还要注重在听力过程结束后,对所学图式知识进行强化和巩固。总之,运用图式理论能有效指导英语听力测试,促进英语听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晓红.图式理论与二语听力教学研究[J].兰州:兰州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2).

[2]桂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出版社,1985.

[3]束定房,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4]Carroll,D.W.Psychology of Languag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5]董燕萍.心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上一篇:英语名词和动词的认知识解阐释 下一篇:一道高等数学例题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