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角下美国生态文学与电影

时间:2022-09-14 02:40:47

跨文化视角下美国生态文学与电影

[摘要]本文论述了美国生态文学的特点及现代生态文学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并结合文学作品改编的生态电影《荒野猎人》阐述了美国生态电影的独特性、创造性和文化霸权的一面,提出人类的生态环境并不是由某个扮演救世主的国家能拯救的,需要全人类以共同的生态观念来维护我们的家园。本文还结合跨文化交际学理论综观生态文学与生态电影的发展态势,提出文学改编电影剧本是优秀文学作品为世人广泛接受的一个重要途径,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和画面感是电影剧本最需要的特色。

[关键词]跨文化;生态文学;电影

美国生态文学在当代的发展趋势是促进自然与人的统一和谐发展,进而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影响。人与自然可以说是惺惺相惜的关系,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文学家把目光聚焦在生态文学的创作上,并借助银幕把文学作品以电影的形式展现出来。这种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电影剧本,不仅具有画面感强的特点,受众群体也更为广泛。生态电影的主要宗旨是弘扬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发展。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是共赢的关系,并非人本思想下相互独立的个体。所以,美国生态文学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来重新审视人类现有的文化,进而探索人类思想、生态、社会发展的全新模式。

一、生态意识

生态意识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生态意识在世界各国人民心中日益建立起来,并且和社会学紧密结合在一起。著名生态学家罗尔斯顿倡导生态整体主义, 他强调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维护生物多样性是世界人民共同的使命,这种跨文化生态意识有助于各个国家的人民联合起来维护生态平衡。同时,生态问题也是自然观导致的人为问题,它存在着意识主体与受保护的客体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也与各国文化差异有关,如在中国, 自古崇尚“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这就是最初的生态意识。自然、人类、社会形态被视为有机的整体,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国产电影中也深刻地体现了这一意识形态。如电影《狼图腾》就是一部典型的生态电影。影片叙述了20世纪60年代,北京知青陈阵和好朋友杨克为了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来到了内蒙古草原,这是时代的写照,也得到了这一代观众的共鸣。 他们和内蒙古当地人同吃、同住、同劳动,见识了草原对牧民的馈赠,也接触到了这里最令人敬畏的动物――狼。在与狼群的接触中,陈阵对这种动物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并偶然救了一只小狼崽。与此同时,一群外地人贪得无厌地窃取狼群为了过冬而存贮的黄羊,打破了狼群、黄羊乃至牧民之间的生态平衡和情感平衡,继而狼群和牧民之间的关系陷入剑拔弩张的地步。而影片同时也表达出羊群的过度庞大会使草原萎缩,风沙肆虐,水土流失。当牧民意识到要与“天敌”和谐共处时,草原上的风沙又一次刮起……动物、植物、牧民这三者相互制约又相互发展,这种生态意识通过影片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所以说生态电影是树立生态意识的有效手段。

二、美国生态文学

在生态意识逐步树立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美国作家聚焦于生态文学的创作中。可以说,当代美国生态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侧重强调生态系统的概念,把人们思想深处的生态系统意识进一步放大,从而构建了具有现实及长远意义的生态理论体系。对于作家而言,他们还是更积极地把生态环境与文学关联到一起。第二阶段,即20世纪90年代中期,生态文学得到进一步发展,扩大到全世界范围,尤其是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在经历了后现代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能更多地采用生态的眼光审视文学。第三阶段,到了21世纪,美国的生态文学历经了由最初的起步阶段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华丽转型,并且创造性地飞跃。在这些生态文学作品中,大多侧重强调了环境哲学与伦理道德的关系。究其本质原因,人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环境问题的本质不是环境对人类的依赖,而是二者共存共荣的关系。对于作家而言,他们还是更积极地把生态环境与文学关联到一起。美国文学家提出了回归自然和本真的主题。纵观美国文学历史,大多数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作品都是对自然本性的阐释。虽然题材各异,但反映的主题却是殊途同归的。新时期美国生态文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文学作品重新审视人类文明。为了更加有效地传播生态观念,倡导生态文明,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剧本越来越多地被剧作家尝试。因此,既产生经济价值又带来社会效应的生态电影被搬上了大银屏。

三、美国生态电影

生态问题不仅是优秀的文学素材,也引起了一些关注环境的美国导演的重视。他们于是开始探索利用电影这种宣传媒介向世人展示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进而银幕上诞生了一部部优秀的生态电影。在人类文明程度不断提升的今天,生态电影日益彰显了强有力的文化震撼力。正是因为电影是受各个年龄阶层喜爱的媒介,所以生态电影的受众群体更为广泛。可以说,生态电影的蓬勃发展对生态主义的发展起到了助推的作用。

生态电影来源于科普片,一些人与自然的科普片或纪录片是生态电影的雏形,内容比较枯燥而且缺乏可观赏性。直至1984年国际生态电影节在德国的弗莱堡开幕,当时参加生态电影节的只有14个国家,对生态电影的定义并不明确,但能感受到导演们对生态环境的危机意识。到了20世纪70年代,一部可以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电影的《大白鲨》被搬上银幕,很多人认为其是灾难片,因为其故事情节震撼人心,视觉特效、音效都堪称大片,票房收入也很高。当时人们的生态意识还不是很强烈,所以对《大白鲨》的界定还很模糊。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电影,即引起了人们生态保护共鸣的电影《与狼共舞》,则堪称经典。在美国西部自然环境日益受到威胁时,男主角对水牛的保护乃至对生态体系的保护热情,再一次让人们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利用不仅成为文学家笔下的创造素材,更是美国生态文学作品着力挖掘的题材。他们呼吁人们诗意地对待自然,人类的发展绝不是以牺牲物质财富换取精神生活的充盈为代价的,而是物质的充实与精神的丰满相得益彰。

21世纪之后,美国生态电影得到了飞速发展,并进一步诞生了系列电影,如《侏罗纪公园》《生化危机》《金刚》,而《阿凡达》的诞生可以说把生态电影推上了巅峰。与此同时,随着生态意识的逐步提升,生态电影的拍摄手段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如《海豚湾》的拍摄手段融合了3D效果,使影片惟妙惟肖。这部以海洋环保为题材的影片以血淋淋的事实,记录了在日本的一个小渔村随意屠宰海豚的场景。海豚这种可爱的海洋生物到影片的结尾已经销声匿迹的现实,深深震撼了观众的心灵。这部生态纪录片在叙事策略方面曲折感人,其真实性和色彩渲染方面传递出环保者的心声,所以这部影片堪称生态电影的代表作。

美国生态电影和关乎生态问题的纪录片,在思维层面和精神层面欠缺了整体感及立体感,在表现方式上更侧重于感官视觉的震撼力,视觉上的冲击也深深震撼了观众的心。娱乐性大于对生态的记录,电影技术制作的自然生态画面远远超出观众的审美能力范围,眩目的3D效果,音乐的穿透力过于夸张,结果可能导致观众对拯救生态危机的措施和手段方面知识的匮乏,或者只停留在电影夸张的表现手法所展现的虚拟性层面。其次,在美国生态电影中,从选题到制作明显地更侧重于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的考量,而这些因素中或多或少地欠缺了人文关怀,虽然美国生态电影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国家形象和国家意识形态传播的文化氛围,并进而影响世界的生态格局,但人类生态系统的终极利益的实现不应以这种文化霸权主义为手段。

四、跨文化视角下的美国生态文学电影

这里提到的电影主要指经生态文学改编而成的电影,此类电影剧本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知名导演的青睐,因为文学作品写实性强,画面感丰富,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而文学作品借助电影的表现手法使文字更富有张力,所以文学与电影的关系是相得益彰的。正如上文提到的《狼图腾》,就是在这部小说问世很久,得到众多读者青睐之后,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在尊重原作品的基础上拍摄而成的。首先,这部影片最大的看点,就是观众的认知程度高,因为这部文学作品先于电影若干年,虽然它已经拥有强大的读者群,读者对作品的细节充满了各种想象,但这种想象是否能与影片契合,影片是否能满足读者的期待,读者是否能变成观众,这些因素都是这部电影的看点。而导演让雅克・阿诺也是不负众望,使用红外摄影、航拍等各种方式进行拍摄,真实地还原了文学作品中的影像,让观众也真实地感受到了狼群的狼性,文字在影像中得到印证,增加了观影者对影像的认同,这也正是这部影片突破10亿票房的原因。

由导演伊纳里多执导的《荒野猎人》是根据美国作家迈克尔・彭克的生态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故事讲述的是19世纪一名皮草猎人格拉斯在森林中被熊所伤,同行的船长把他救了下来,并雇了菲茨杰拉德和布里杰来照顾他,而

菲茨杰拉德根本无心照顾格拉斯,一心只想将其财产占为己有。于是他残忍地杀害了格拉斯的儿子,并说服布里杰将格拉斯抛弃在荒野之中。在幽森静寂的荒野中经历了重重困难的猎人生存了下来,继而开始了复仇计划。影片情节扣人心弦,画面感强,在描述广袤的野生丛林的同时也传递着生态信号,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猎人的复仇计划中失衡了。这部美国生态电影,也体现了美国式的个人英雄主义情节,彰显了美国式的国家意识,孤胆英雄是美国电影尤其是好莱坞影片的主要基调。在美国人心中,美国肩负着拯救全人类的责任,美国人的主要任务是向人类传递民主和自由的信号。以救世主自居,凌驾于其他种族之上的使命感使美国生态电影越来越充斥着民族主义情节。

五、结语

纵观美国生态文学作品,经历了最初不成熟的纪实文学到生态文学作品的进化,继而被众多著名的导演慧眼识中,经改编后形成电影剧本,中外生态电影都向世人传递了一个宗旨,那就是自然与人是休戚相关的,人类对自然无休止地掠夺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反而会加重人类的灾难,所以在全球范围内创建生态意识,倡导生态文明是中外文学家和电影制作人的共同使命。

[基金项目] 本文系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跨文化视野下20世纪美国华裔女性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6YYB06);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十九世纪美国生态散文汉译语料库研究”(项目编号:15YYD05)。

[参考文献]

[1] 杭东.美国生态电影思考[J].中外影业比较,2014(01).

[2] 孙培娜.中国生态电影的美学解读[D].济南:山东大学,2013.

[3] 安圆圆.论西方生态电影对文学的影响[J].电影文学,2015(12).

[4] 马阿婷.跨文化改编视角下文学与电影的对话[J].电影文学,2014(04).

[5] 马阿婷.跨文化传播视角下好莱坞电影的文化自觉[J].电影文学,2014(08).

[6] 高芳艳.《狼图腾》:生态电影的一次华丽转身[J].青年记者,2015(06).

[7] 常如瑜.生态电影的批评空间[J].电影新作,2013(03).

[8] 朱鹏杰.论生态电影的人文内涵和社会效应[J].电影新作, 2013(03).

[9] 李江秀.新时期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研究[J].大众文艺,2015(11).

[作者简介] 马阿婷(1977―),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哈尔滨师范大学公共英语教研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学、英美文学。

上一篇:孤独症儿童的家庭教育探析 下一篇:《美食、祈祷和恋爱》电影改编策略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