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输血护理确保输血治疗安全有效

时间:2022-09-14 07:30:31

规范输血护理确保输血治疗安全有效

【摘要】 输血作为临床治疗手段已有百年历史,随着医学技术的提高,临床用血量日益增多,安全输血已经成为输血领域重要课题。护理工作者是临床输血的具体执行者,输血护理质量不仅影响临床治疗效果,还关系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只有做好输血护理工作,才能提高输血的疗效,减少输血风险,保证安全输血。 【关键词】 安全输血; 护理; 管理 自1900年Landsteiner发现ABO血型系统以来,输血作为临床治疗手段已有百年历史,随着医学技术的提高,临床用血量日益增多,安全输血已经成为输血领域的重要课题。护理工作者是临床输血的具体执行者,临床输血护理是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有效的关键环节之一。如何熟练掌握应用输血护理技术,加强输血理论学习,掌握各种成分血的输注方法,了解输血各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处理,做好输血护理工作,是提高输血的疗效,减少输血风险,保证安全输血的关键。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医院《护士执行输血管理制度》执行的情况,讨论规范输血护理,确保输血治疗安全有效。 1 培训和胜任评估 1.1 加强输血医学继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 对输血过程所涉及的所有临床护理人员,组织其经常学习有关输血的法律法规,定期举行对输血新技术、新观念理论的培训,使护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对常用的各种成分血应熟练掌握输注方法及不良反应的处理技能,了解成分输血的原理及效果,提高医院输血技术的整体水平。 1.2 加强学习效果评价,严格评估胜任 只有完成了与其岗位职责相适应的继续教育内容,通过了与输血工作风险水平相适应的胜任评估考核并注册的专业护理人员才可参与临床输血过程。 2 规范输血护理,确保输血治疗安全有效 2.1 强化输血护士技术操作规范,严格遵守输血查对制度 2.1.1 患者身份核对 护士在采集配血标本时,必须由两名医护人员当面核查准备接受输血的患者身份,患者必须佩戴身份腕带,患者身份信息必须与患者身份腕带上的信息完全一致。 2.1.2 血液标本采集 患者血液标本采集和标本的贴签,应在患者身边连续完成,不宜中断。采集标本时要求有两名医护人员在场,按一人一次一管的原则逐个完成,认真查对,避免混淆。采集标本时不允许直接从输液管或正在输液的一侧肢体采集血液以免血液稀释,降低抗体滴度,引起配血错误,右旋糖酐、脂肪乳和肝素等可干扰配血结果,应在输注前抽取血标本或标识备用。采血者必须在采血管上签名。 2.1.3 血液标本运送 血液标本的运送必须由经过培训和胜任评估的工作人员承担,标本送达后和实验室人员认真核对标识信息并确认,同时做好标本交接登记,严防采错、送错、漏送配血标本。同时对患者身份标识信息修改或补充,应对此“零宽容”。对输血差错的原因分析发现,输错血液事件主要是人为差错所致[1]。 2.2 加强责任、质量意识,确保输血安全有效 2.2.1 血液成分领取 护士到输血科取血时,双方应认真执行“三查八对一确认制度”[2],不能流于形式。一名医护人员一次只能取一名患者的血液,一次最多提取800 ml血液(抢救大出血患者除外),同时记录取血日期和时间及取血人员身份标识信息。 2.2.2 血液成分运送 血液制品的运送要稳、轻,避免剧烈震荡,气候寒冷时要注意保温运送,以防红细胞破裂发生溶血。 2.2.3 血液成分输注 输注前双人在床边再次对接受输血的患者身份进行全面核查,无误后,呼唤患者的姓名以确认受血者,如果患者处于昏迷、意识障碍、小儿或语言障碍者,应由其父母或陪护者证实患者身份,并将其与患者身份腕带进行核对,护理人员应了解成分输血的原理及效果,熟练掌握各种成分血的输注操作方法、适应证、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处理。输注时应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若无不良反应,可根据病情需要和患者年龄调整输血速度。血液应在离开温度控制的储血冰箱后4 h内输注完毕。如果取血后患者不能及时输注,血液制品不得存放在病房或家用冰箱,且血液成分的领取、运送、接收,都必须有明确的审核跟踪记录。 2.2.4 加强输血过程中的护理监护 临床输血护理工作应严格管理,加强监护,规范临床护理操作,保证临床输血治疗安全有效。护理工作者应主动加强学习掌握各类输血反应的临床特征及其处理原则和常规。输血前应告知患者及陪护者,如输血过程中患者出现任何不适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护理人员应加强整个输血过程中的巡视,在开始输血前60 min,开始输注后15 min,输血结束后60 min内测量并记录患者的一般表现、脉搏、血压、体温、呼吸频率、排尿情况、皮肤黏膜情况,注意倾听患者主诉,手术患者要注意刀口渗血情况,在随后24 h内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迟发性输血反应。尤其最初的20 min,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甚至可以挽救患者生命。 2.3 完善临床输血护理文书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与输血直接相关的条文明确了“无过错输血造成不良后果的”属非医疗事故范畴[3],但必须有完善的输血医疗文书作保证[4]。如何证明输血过程中的每个工作环节安全无差错,完整规范的输血病历记录了整个输血过程,可证实特定标准已被采用,是安全输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织部分。 3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 3.1 建立良好的就医环境 护理人员要耐心解答患者的提问,使患者保持最佳心理状态。用娴熟的技术、和蔼热情的态度,让患者感到舒心、安心,使患者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从而更好的配合输血治疗。 3.2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需要,因人施护 针对每一位患者的不同心理需要实施不同心理护理,消除患者恐惧、紧张心理,解除患者焦虑对抗心理和依赖心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有效达到输血治疗的目的。 3.3 加强输血宣教工作,普及输血知识 输血是一把双刃剑,即可以治病救人,又可以传染疾病和发生输血不良反应,患者输血前应了解输血风险的客观存在,获得知情权和选择权,明确了治疗的同时患者应承担的输血风险。 输血护理的质量不仅影响临床治疗效果,还关系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医院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护士是输血实施过程中最开始和最后一步的具体执行者,只有做好输血护理工作,才能提高输血的疗效,减少输血风险,保证安全输血。 参 考 文 献 [1] 郭永建,褚晓凌.英国血液成分输注指南及其对我国输血安全的启示[上].中国输血杂志,2010,23(11):990-996. [2] 郭永建,王洪燕.持续规范开展临床审核是改进临床输血质量的关键.中国输血杂志,2010,23(4):326-330. [3] 邱艳,张评,高国静.安全输血保障的策略.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8):921-923. [4] 林武存.更新输血观念,确保输血安全.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25(1):8. (收稿日期:2011-05-23) (本文编辑:郎威)

上一篇: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临床状态改善的作用 下一篇:疼痛管理在骨科常见疼痛护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