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管理在骨科常见疼痛护理中的作用

时间:2022-09-15 05:49:33

疼痛管理在骨科常见疼痛护理中的作用

【摘要】 目的 探讨疼痛管理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及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本科收治的并需要手术治疗的8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疼痛管理组(实验组)和传统对照组(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疼痛管理模式治疗术后疼痛,对照组按传统疼痛管理模式护理。采用长海疼痛评分标准对照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对照分析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住院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评估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无明显增加。结论 实施疼痛管理模式护理,能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关键词】 疼痛; 手术后; 术后护理 疼痛是现存或潜在的组织受损所产生的不愉快的感觉情绪的体验[1]。骨科患者术后剧烈的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还严重影响术后康复,甚至造成手术失败。因此,如何更好的术后镇痛一直是困扰骨科广大医护人员的一个重要问题。尽管采用镇痛药物,仍有74%患者经历不同程度的疼痛[2]。本研究尝试采用疼痛管理护理模式应用于骨科术后患者的镇痛中,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08年8月~2009年8月在本院骨科住院的单纯股骨骨折、胫腓骨闭合性骨折并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男58例,女22例;年龄18~65岁,平均(38.5±16.8)岁;致伤原因均为外伤,无病理性因素,其中车祸46例,砸伤18例,摔伤12例,高处坠落4例;股骨骨折21例,胫腓骨骨折59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疼痛管理组(实验组)和传统对照组(对照组),各40例。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组患者给予以术前健康教育,术后疼痛评估以及疼痛控制为主要内容的疼痛管理。(1)术前健康教育包括:纠正患者自我认为必须承受术后剧痛的错误思想,让患者明白疼痛不仅是一种严重的不能忍受的感觉,而且不利于术后康复,良好的术后镇痛可以促进术后康复,而且麻醉止痛药引起成瘾的发生率极小,不会延缓切口愈合。(2)术后疼痛评估:每位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并不一样,笔者采用长海痛尺标准评分。①无痛(无不良感觉);②轻度疼痛(可忍受,能正常生活和睡眠);③中度疼痛(可影响睡眠,需用止痛药);④重度疼痛(影响睡眠,需用麻醉止痛药);⑤剧烈疼痛(影响睡眠较重,伴有其他症状);⑥无法忍受(严重影响睡眠,伴有其他症状或被动)。手术后当患者主诉切口疼痛时,护士加强对患者疼痛感受的主动询问,先根据患者的主观感受,进行长海痛尺标准评分,然后进行疼痛综合评估,标准如下。①患者的主管感受评分;②所测血压、脉搏、呼吸数值;③患者的面部表情、躯体姿势和肌紧张度等。根据综合评估情况及长海痛尺评分标准将疼痛分为:轻度疼痛1~3分;中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7~10分。(3)术后疼痛控制:根据疼痛分类,对中度疼痛患者(疼痛程度≤5分),护士指导其采取以下非药物疗法减轻疼痛。①呼吸止痛法。疼痛时深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呼出,而后慢吸慢呼,呼吸时双目闭合,想象新鲜空气缓慢进入肺内。②松弛止痛法。松弛肌肉如叹气、打哈欠、深呼吸、闭目冥思等方法能减轻或阻断疼痛反应,起到止痛作用。③音乐止痛法。通过欣赏自己喜欢的音乐缓解疼痛,既可以边听边唱,也可以闭目静听,并伴手脚节拍轻动。④转移止痛法。可通过多种形式分散患者的注意力起到减轻疼痛的作用,如看电视、讲故事、创造欢乐的气氛、与亲近的家属、朋友相互交谈等。若非药物疗法无效或重度疼痛(疼痛程度≥6分)时,护士报告医生,并根据医嘱使用有效的镇痛药,并配合使用上述非药物镇痛疗法。 1.2.2 对照组患者按传统疼痛管理模式 将患者主观感受简单汇报给医生,由医生开出镇痛医嘱,护士只是机械的执行医嘱,不采用术前健康教育及非药物镇痛疗法。采用同样的方法及同样的评分标准(长海痛尺标准)进行镇痛效果综合评估,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及有无术后并发症,并对照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有无差异。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用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将两组患者镇痛效果综合评估得分行统计学分析,方法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术后康复情况 两组患者术后均康复出院,无术后感染、二次骨折、内固定物松脱断裂等术后并发症。 2.2 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及住院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效果,采用相同的镇痛评分标准。结果显示,术后6 h即麻醉完全清醒时,患者疼痛评估得分最高,即疼痛感最明显。实验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效果及住院情况的比较(x±s) 3 讨论 术后疼痛是骨科手术患者不可避免的问题,如何有效的镇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4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5生命体征[3]。严重的术后疼痛常常导致患者睡眠不足,造成情绪低落,妨碍组织康复。因此迅速有效地控制疼痛,是护理的基本要求,有利于术后患者的康复。除了医疗镇痛药物以外,解除术后疼痛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采用疼痛管理模式联合传统药物镇痛的方法,取得了不错的镇痛效果及社会效益,现总结如下。(1)改变患者的镇痛观念:一部分患者认为,只有在疼痛难以忍耐时才可以实施镇痛,并且只能使用1次,连续使用即可成瘾或影响伤口愈合[4];通过术前健康教育,让患者认识到其本身具有享受镇痛的权利,正规使用镇痛药物,其成瘾性极低。(2)改变护理人员的镇痛观念:以往相当多的护理人员不相信患者对疼痛的诉说,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工作中经常“我认为”,不知道疼痛的评估标准。通过本研究,护理人员了解到疼痛评估及镇痛的重要性,变被动为主动,改变了过去机械执行医嘱的镇痛模式,取得了更好的镇痛效果。(3)良好医患和(或)医护关系的形成,社会效益的升华。疼痛常常影响情绪,导致极坏的心情,容易出现医患冲突及医护冲突,良好的镇痛效果往往产生愉悦的心情,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及医护关系,在不增加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的基础上,产生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总之,通过本研究证实,在传统术后镇痛疗法的基础上,结合良好的疼痛管理模式具有更好的镇痛效果,具有极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参 考 文 献 [1] 陈伟鹏.临床症状护理.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1281. [2] 李漓,刘雪琴.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中华护理学杂志, 2004, 39 (8): 632-634. [3] Stanik2Hutt JA. Pain management in the critically ill. Crit. Care Nurse, 2003, 23 (2): 992103. [4] 郭晓燕,张俊华.术后 疼痛护理误区探讨.护理研究,2003, 17(4):385-386. (收稿日期:2011-05-25) (本文编辑:车艳)

上一篇:规范输血护理确保输血治疗安全有效 下一篇:跟骨骨折外固定术46例及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