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时间:2022-09-14 06:58:14

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摘要:建设新农村人才是关键。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是广大农民。由于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科学文化知识比较匮乏,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要建设新农村,就要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队伍,为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关键词:培养;新型农民;素质;建设;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阶段“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发展和升华。它集中代表和反映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一个村庄的面貌如何取决于生活在当地的村民。从新农村建设的起始,到新农村建设任务的基本完成,不是靠政府建设,也不是靠城市人建设,而是靠农村的主人-农民自己去建设。然而传统的农民无法完成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使命,要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就必须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队伍,为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新农村建设不是简单的生活环境改造和物质生活的提升。这一战略目标远大、内容丰富。必须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为指导,全面推进农村的各项建设。“发展生产”和“生活宽裕”是物质文明建设,“乡风文明”是精神文明建设,“村容整洁”是生态文明建设,“管理民主”是政治文明建设。围绕“四个文明”建设,要实现“三个转变”:即推进农村生产方式转变,农村生活方式转变,农村管理方式转变,最终建设成现代农业、现代化农村。所以,缺乏文化的传统的农民是难以完成新农村建设这一战略任务。

农民素质的高低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新型农民,使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为实现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战略任务的实现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就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正因为如此,总理明确指出,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已经成为建设新农村的主要障碍。具体表现在:一是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所占比例较大,发展极不平衡。有关资料表明,全国4.97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2%,而小学及以下的占40%。全国92%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二是农村劳动者科技素质较之文化素质更差。资料显示:农村劳动力中,农民缺少现代劳动技能。掌握实用技术或有一技之长的人数仅占调查劳动力总数的16.4%,而缺乏实用技术和一技之长及未经培训的人数比例高达83.6%,多数农民只能从事简单的传统农业耕作或只有传统农业的经验和技能,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普遍较低。又因为农业第一线劳动力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低,知识结构单一,对运用农业新科学、新技术、新品种等更加难以接受。造成农产品科技含量普遍较低,限制了农业科技贡献率的提高。而这种生产方式,很难使农民脱贫致富。三是市场意识、商品意识薄弱,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对市场经济还停留在粗浅、模糊的认识水平上,对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缺乏必要的思想和物质准备。在农民中,特别是具有初中、高中文化程度的青年农民,绝大多数未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在少数农业科技人员与亿万农民之间出现严重的“断层”。由此可见,农村劳动力现有的科技文化素质与新农村建设任务的完成是远远不能相适应的。

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为了推动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激励政策、调控政策、支持政策和财政保障政策,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良好开局。但不容回避的是,当前农村发展仍存在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农业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对此,一号文件用三个“依然”作了概括:“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民稳定增收依然困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依然滞后。”由此决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在实现这个发展战略过程中,如果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不能培育出一大批有文化、善经营、会技术、懂法律的新型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即使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将是一个不全面不完善的农村。

面对农民自身素质远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和中央为加速新农村建设不断出台的支农惠农政策,如果没有一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中央再好的支农惠农政策也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新农村建设就会落空。 这种矛盾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地解决,将直接影响现代农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因此,提高农民素质,培养一代新型农民,应成为各级政府加强“三农”建设的重中之重。只有农民的素质增强了,科技文化水平提高了,增收才有保障,致富才有基础,生活才能提高,农业才能发展,新农村建设才能稳步推进。

如何采取有效手段,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新型农民,当前要重点把握以下二个环节:

1.大量的资金投入

既要调动农民的智慧和力量,也要靠国家、省、市、县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政府及相关部门必须在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中扮演积极的角色,清除有关的制度障碍,综合运用市场和行政手段,促使教育卫生等公共资源适当向农村倾斜,把广大的农民变成人才资源,而不是人口负担。?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农民培训的经费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四两拨千斤” 的杠杆作用和导向作用。同时,引入市场机制,鼓励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民办培训机构参与农民培训工作,建立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投资体制,从而解决农民教育培训经费不足的问题。

2.采用多种有效和针对性强的培训形式

(1)要加快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培训。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是增强农民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要继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全面落实免除农村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的规定,进一步加大“两免一补”的政策资助力度,切实减轻群众的教育负担,为农村中小学生上学提供更好的条件,使农村中小学生享受真正的免费义务教育。困难家庭学生继续在书本费和住宿费方面享有政府补助,坚决防止新的文盲和半文盲产生。还要努力扫除农村青壮年文盲和半文盲。开办农村各类文化夜校和文化培训班,分期分批分阶段对农村的青壮年文盲、半文盲进行培训。要区分层次,区分对象,明确目标,制定计划,选定优秀教师,采取积极措施,优化教学方法,努力实现文化知识培训“内容、人员、时间”三落实。通过培训,力争使农民的文化程度达到初中毕业水平。

(2)要加快农村职业教育、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建设工程。①绿色证书工程。按照农业生产岗位规范要求,加大绿色证书培训力度,培养更多的农民技术骨干。②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重点对农村优秀青年进行以科技为主的综合性培训,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建设新农村的中坚力量。③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选拔能开展规模化生产和具有创业能力的优秀学员,通过政策引导、信息服务、创业资金扶持和技术支持,培植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经营的农业大户和农民企业家。④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阳光工程”。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前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开发和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潜力,增进农民转产转业的信心和技能,提升在二、三产业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3)要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加快创新人才培养。要着力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农民技术员、骨干农民、农民企业家和能工巧匠队伍,使他们成为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骨干力量,为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提供人才支持。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在42%左右,比发达国家低30-40个百分点。实际情况是:我国每年取得农业科技成果有3万多项,仅有20%左右转化并批量生产,只有5%的成果形成产业。影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物化成果相对较少等因素外,主要原因是农村劳动者科技素质较低,不能自主开发与运用新技术、新成果。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影响着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如果没有一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再好的科学技术也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只有把农民培养成掌握和运用现代科技的新型农民,才能使农业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更好地实现“三增”目标。只有培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形成持续推动建设新农村的力量源泉。

(4)要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进一步按照“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等远程教育培训手段的优势,邀请一部分专家教授举办专题讲座,讲授农业专业技能。要充分利用城市的教育资源,积极动员城市农业大专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到农村讲学、代职、实习,扩大高等教育资源向农村的覆盖面。通过实施农民教育培训“三进村”行动,探索建立新型农民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大范围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大规模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大幅度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增收致富能力,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建设新农村需要新农民,新农民才能建设新农村,培养一代新型农民就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通过政府政策支持、社会各界提供帮助,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培养一支新型的、高素质的农民队伍,从而保证新农村建设这一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作者单位: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社科部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www.news.省略/politics/2006-02/21/content_4207811.htm ,2006-2-21

[2]《中共中央关于制“十一五”规划的建议》. 〔EB/OL〕 www.news.省略/politics/2005-10/18/content_3641362.htm ,2005-10-18

上一篇: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社会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