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和认识

时间:2022-09-14 02:01:28

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和认识

【摘 要】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吃透教材成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和谐的氛围是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创造学习的摇篮,更是学生能力不断提高的催化剂。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反思;认识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学习、实践了几年新课改之后,笔者深切的感受到课堂教学是应该有生命的。下面谈谈本人对课堂教学的一点反思和认识。

一、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反思

反思一:备课投入不足

目前,教师的日常备课不充分,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想怎么讲就怎么讲,形成上课的随意性。本节课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是什么,教学的重点难点是什么,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等等,这些都是教师课前备课时要充分考虑的问题,如果考虑不全,教学效率、教学效果都会受到影响。

反思二:教学方法不灵活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是源于教学的需要,因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师个体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反思三:忽视了学生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让我们去干一件不感兴趣的事情,即使去做了,也不一定能做好。同样,如果学生对你的课堂教学没有兴趣,那学生一定学不好。学生缺乏愉快的学习心境作支持,应该多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反思四:缺乏课后反思的习惯

名师是在不断的课堂教学反思中成长起来的。当前,多数教师还没有对教学反思引起足够重视,无形之中限制了自己的专业化成长。因此,倡导并注重教学反思,改进教学工作,获得教学专业成长,在反思中学习教与学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反思教与学经验或教训,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方式,实际是促进自身成长的最有效的途径。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谁在努力分析自己的课的优点和缺点,分析自己跟学生的相互关系中的问题,那他就已经取得了一半的成功”。

二、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认识

认识一:吃透教材

首先,要吃透新课程的理念,新课程理念倡导“以生为本”的思想,就是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下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其次,领悟教材意图。新课标要求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必须经过再加工重新创造,使教材“新鲜出炉”,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态度、能力的过程之中。

认识二: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

首先,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要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也就是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所以应该合理安排一节课的信息量。其次,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也要有所区分,这种从学生的认识差异出发来没什么差异化的教学目标,能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

认识三:改进教学手段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合理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内容变得新颖有趣,给学生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比如:在教学统计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水果雨”的场景――让不同类的水果以下雨的形式呈现在屏幕上。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出现了哪几种水果?各出现了几个?谁有好的方法来帮助大家记清楚?”接着就很顺利的引入了统计的内容,一方面教学内容更形象直观了,另一方面学生也会觉得课堂更有情趣,从而提高了他的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认识四:注重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的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学习。比如:在教五年级《应用题的练习》时,要求学生四人小组自主分工:一是把应用题拼组完整;二是读题;三是写出算式;四是说出解题思路。他们动手能力强的拼,朗读水平高的读,书写能力强的写,条理清晰的说。在反馈过程中,证明小组合作的实效性得以彰显,使大家都得到了锻炼,并发挥了自身的长处。

认识五:营造和谐氛围

和谐的氛围是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创造学习的摇篮,更是学生能力不断提高的催化剂。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安全、自由,心理愉快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

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在新一轮课改中,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提高业务水平,敢于创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那么数学课堂教学就一定能有效性实施。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

[2]刘晓玫.《小学数学教学研究》.首都师范大学

上一篇:对分层教学的思考和实践 下一篇:如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