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点滴体会

时间:2022-09-13 04:04:44

数学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点滴体会

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合格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实施创新教育是现时代教育的主旋律,它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数学学科主要是培养学生具有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以及基本活动经验,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在数学教育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呢?

一、调动潜在的主体能量

尽管数学教学改革力度较大,但目前实际数学教育中“重知轻能,教师把着讲”的现象

仍十分突出。这种状态下,学生难产生创造激情,更不能形成创造能力所必备的素质。学生是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者和成功者,只有使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突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注重学生参与意识和协同精神的培养,才能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创造氛围,提供条件。

(一)培养、激发创造性思维的需要和动机

创造需要是自我实现潜能和价值的需要。教学中首要的问题是,教师要把学生当成认识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要千方百计把数学学习从学生的间接需要变成直接需要,形成强烈的内部动机,引起兴趣。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特点,努力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于点拨时启迪思维,迁移练习时促进思维,复习巩固中深化思维,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创造欲望。

(二)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民主、尊重、理解的人际,使学生身心愉悦,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健康的心理,学生的思维才可能敏捷,他们会自主学习,才可能去探索、去创造。

(三)培养参与意识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把自己视为教学的主导者,而不是主宰者,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其次,教师要利用学科特点注意提供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不断激发和引导学习需要,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

(四)培养协同精神

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不能局限于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活动;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中思维的碰撞,新信息的获取。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采取你会教我,我会教你,教师巡视释疑,使师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评价、反馈、倾听、激发、激励,大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二、开拓知识领域

开拓学生知识领域,使学生的知识面广,就便于知识之间的联系,受到启示,触发联想,产生迁移,形成新的观念和理论。学生知识领域的开拓,首先必须建立在牢固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课堂上要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善于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加强学生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应用意识。

三、重视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一个人自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将来的发展。所以,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方法和习惯,激发学生强烈的进取心与求知欲。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学好数学基础知识,更要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学会学习,这样,就能唤起学生潜在的创造智能,进行自学探索活动,深化和充实已获取的知识,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奠定基础。

四、鼓励探索求异,拓展灵活地创造性思维

长期以来,我们都在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固然是重要的,然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却更不可忽视。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他们敢于标新立异,别出心裁,敢于想象猜测。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经常换个角度看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探索求异。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广泛联想,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通过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广泛性、深刻性、逻辑性、灵活性和独立性,鼓励自由思考,甚至异想天开;加强一题多解、一解多题训练。再一方面,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发现新问题。把分散在各课堂中的知识点系统地进行归纳、总结,进而形成知识网,让每个知识点,像一张网一样,交错有序,又有各自的体系,以便学生从知识之间的联系中探索新问题。

五、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

数学兴趣小组活动是课内教学的补充,二者互补互助。它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营养及良好的情绪和环境。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可以不受教材和教师的束缚,独立、自主地发展。因此,应开展数学的探究、实地教学、数学竞赛、充当小老师等活动,尽可能让学生动脑、动口、动眼、动手,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才能。

总之,创造性思维能力不是单纯的智力品质,而是一种重要的性格特征,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没有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主体能力,就没有学生真正的发展,也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日喀则市第二中学)

(责任编校:合欢)

上一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探索 下一篇:刍议中专语文课堂问题法教学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