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向的高职会计教育改革

时间:2022-09-13 08:46:15

目标导向的高职会计教育改革

[摘要]近年来,高职会计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效果显著,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我们认为要以培养目标为中心,以课程体系、教材、师资力量、教学方法为切入点,深化高职会计教育改革,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目标导向 高职会计教育 改革

具有从事财会职业资格的、能运用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型会计及财务管理专门人才是高职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目前,之所以大部分高职会计学生就业徘徊在低薪水平,是因为高职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没有实现。课程体系是目标实现的关键,教材是目标实现的工具,师资是目标实现的保证,教学方法是目标实现的手段。因此,要以培养目标为中心,以课程体系、教材、师资力量、教学方法为切入点,深化高职会计教育改革,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一、课程体系的改革

关于高职会计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现实和理论截然不同。现实中,高职会计教育沿袭了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虽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但背离了高职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使得学生既学而不精,又缺乏一技之长,在就业市场上不具备竞争能力。理论上,部分学者和高职会计教育工作者认为应当放弃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强调专业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要什么知识与能力,就上什么课程。这种观点值得商榷,高职会计教育不是专项培训,会计作为一门学科有自身的学科体系,如果没有系统的学习,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目标导向的课程体系的改革应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完善理论课程,确保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高职会计教育应当设置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会计软件应用。基础会计,顾名思义是会计学科的基础;财务会计是高职会计教育的核心;财务管理与财务会计相辅相成,管理会计使得会计与管理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成本会计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提供资料;审计理论与实务从监督的视角帮助学生体会账务处理务必真实、公允;会计软件应用是把电子计算机和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以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因此,以上课程为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提供理论基础,具有开设的必要性。

(二)严抓校内模拟实习,突出专业技能的培养

实习是职业教育的特色。实习分为校内模拟实习和校外顶岗实习。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扩大,即便是企业办学,也无法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校外顶岗实习的机会。如果是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实习的质量也具有很大的不可控性。因此,高职会计教育应该更加重视校内模拟实习。从实习资料、时间长短到实习的监督与评价都要认真对待,杜绝形式主义。只有严抓实习才能使得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取得一席之地。

(三)拓展实习内容,衔接好理论课程与实习安排

目前,近乎全部的高职会计教育都安排了实习,但实习的内容和实习的时间安排有待改善。在实习内容方面,有的学校仅安排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的实习,这是不合理的。成本会计、会计软件应用等课程也必须安排实习。在实习时间安排方面,有的学校实行“1+1+1”办学模式,的,即学生在三年学习期间,第一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第二年在校内实训基地实习,第三年在校外企业顶岗实习。这种实习模式值得商榷,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理论课程不可能在一年之内学完,一年的校内实训基地实习又过于枯燥,我们建议在开始理论课程的同一学期进行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软件应用等课程的实习,在所有课程开设完后,进行综合实习,这样既可以趁热打铁,又不过于枯燥。

二、教材的改革

教材是目标实现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职会计教材不仅仅是在本科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删减,要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高职学生的能力相适应。目前,高职会计教育使用的教材多数是“对口教材”,但这些教材名不符其实,理论有余,实用不足。高职会计教育可以参考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以确保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高职会计的教材应当体现实用性。已有的研究文献中,几乎成一边倒的趋势,认为应当打破学科体系,整合高职会计教材。前已述及,每一门主干课程都有存在的必要性,打破学科体系,整合教材有着明显的缺陷,以岗定需只能是饮鸩止渴。目标导向的教材改革应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编写教材,简化理论、突出实用

与本科生相比,高职学生对理论知识和抽象概念的需求要低,理解能力也较差。高职会计教育的教材完全由学者来编写,难免学术味道太浓,完全由实务工作者来编写也不现实,虽然突出了实用性,但教材内容的书面化需要一定的文字功底和理论基础。因此,高职会计教材的编写应该由学者和执业的注册会计师、企业的财务总监等实务工作者一起完成,这样的教材理论适度,应用性强,既满足了本学科知识的连贯性,又突出了专业技能的培养。

(二)理顺课程间的关系,防止重复教学

高职教育的学制是三年,加之又有较长的实习期,与本科教育相比,理论课程的教学时间要短很多,因此,有必要理顺课程间的关系,防止过多的重复教学以节省时间。以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为例,基础会计中的经济业务核算和财务报告章节在财务会计中也会讲解,并且更为详细,因此,有必要将这部分内容整合到财务会计中,基础会计主要讲解基础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的操作技能及方法,为学习其他会计课程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三、师资力量的改革

拥有一定数量的专任教师和一定比例的“双师”教师是高职会计教育目标实现的保证。现实中,高职院校中无论专任教师的数量还是“双师”教师的比例都存在一些不足。在数量方面,由于会计就业面比较广,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这增加了对会计专任教师的需求,而高职院校提供的薪酬比企业或银行低,比民办本科院校也低,导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不愿意选择去高职院校任教,这样以来高职会计专任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多数教师承担着大量的教学任务,成了上课机器,这是无法保证教学质量的。在结构方面,大部分教师是从学校走向学校,由于缺乏经验,授课时偏重理论讲解,讲授专业理论课程还勉强可以,如果指导实训课程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双师”教师比例偏低。目标导向的专业教师改革应该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资源共享,增加专任教师数量

高职院校年年招聘教师,年年落空,如前所述,一个重要原因是薪酬不具备竞争力,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另辟蹊径,与当地本科院校资源共享。目前,有高职办学的地方一般都有本科院校,本科院校的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相对较少,有一定的空闲时间,可以充分利用这部分教师资源,聘请为兼职教师,这些教师不仅教学经验丰富而且只需支付一定的课时费。这样以来,增加了专任教师的数量,缓解了教学压力,也降低了学校的教学成本。另外,也可以聘请本科院校已经退休的教师,继续发挥他们的余热。当然,要注意考核兼职教师的能力,并对其教学质量进行监督。

(二)以内培为主,外引为辅,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

聘任兼职教师可以缓解理论课程的教学压力,但没有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无法满足实训课程的需要。目前,既有学历又有经验的会计人才对薪酬的要求更高,一般不愿意选择去高职院校担任专职教师,因此“双师型”教师应该以高职院校自己培养为主,外引为辅。关于内培模式,目前通用的做法是“顶岗实习”,这种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以实习的身份去任何单位都可能做不到真正的顶岗,这样也就无法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因此,可以考虑让教师以求职者的身份去应聘工作岗位,锻炼一至两年,然后再回到教学岗位,锻炼期间学校可以考虑给予一定的补贴,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有能力的学校自办会计咨询公司或记账公司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这样可以培养更多的“双师型”教师,也为学校带来更多的收入。

四、教学方法的改革

实训课程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校内模拟实习和校外顶岗实习两种,无可争议,只要严把质量关,杜绝形式主义,可以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针对理论课程。在教学模式层面,填鸭式教学是传统的教学模式,高职会计理论课程的教育也不例外,对于这种教学方法可谓是口诛笔伐,认为应当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教学等等。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自身的局限性,没有哪一种教学模式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在教学工具层面,部分学者和高职教育者认为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擦成为过去时,应该以计算机、投影仪为辅助工具,运用多媒体教学,让课堂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但信息量大、速度快,学生不能身临其境是多媒体教学的短板。目标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应该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启发式、讨论式、案例教学为辅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全面推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不现实,应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启发式、讨论式、案例教学为辅,以提升教学效果。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复杂的业务的分析处理等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讲解。同时,对一些问题设障立疑并进行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或者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 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亦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另外,有些课程还可以结合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可使学生通过实际资料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也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多媒体教学和板书有机结合

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传递更多的信息,特别是在会计教学中可以展示一些常用的账、证、表,一改传统教学方法的枯燥乏味,活跃了课堂气氛,但也有其弊端,授课速度太快,信息量过多,特别是涉及到推导、分析或复杂的业务处理如果仅用课件演示,学生难以理解。板书虽然费时费力,但老师一边讲解,一边动手书写,能够使学生身临其境,感知教学内容。因此,我们建议多媒体教学和板书有机结合,对于一般的知识点,可以事先做好电子课件,以节约时间,涉及到推导、分析或复杂的业务处理等内容需要辅以板书讲解。

参考文献:

[1] 戴 波. 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05,(5)

[2] 关致尧. 课堂教学改革的探讨[J]. 教育发展研究,2005,(7)

[3] 李立新. 财务会计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实践[J]. 职教论谈,2004,(2)

[4] 施 新.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思考[J]. 职教论坛,2006,(11)

[5] 赵居礼,王艳芳. 完善高职教材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J]. 职业技术教育,2003,(10)

上一篇:浅议材料调差业务的产生及会计处理探讨 下一篇:从会计信息出发浅议提高资本市场有效性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