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多声部民歌逐渐消亡现状的思考

时间:2022-09-13 07:43:19

对我国多声部民歌逐渐消亡现状的思考

作者简介:杨石(1966-),男,汉族,湖北宜昌,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本科,职称:副教授,从事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

摘要:当新的文明产生总是会对旧的文明造成一定的冲击。旧的文明面对新的文明且是具有一定某种主导性的文明时总是以抗拒、整合、或者被消融而告终。目前我国声部民间歌曲正处在这样一个被新型工业文明冲击而逐渐消亡的尴尬境地,面对这样一个多声部民歌逐渐消亡的现状,我们从事音乐教育的工作者有义务有责任去研究和保护这一逐渐消失的宝贵音乐文化资源。帮助他们在尊重本民族音乐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转换功利的审美观念,建立属于他们自己真正的文化价值体系。很好地保存这即将消亡音乐文化资源。

关键词:引言 原因 对策

一、引言

居住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的56个民族。他们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斗争经验开拓疆土、发展经济、创造祖国的永久历史。同时也创造了更加光辉灿烂、绚丽多姿的优秀文化艺术。多声部民歌以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分布广泛、流传悠远,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见的一只奇葩。它是我国各族人民艺术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多声部民歌在我国的产生,最早可追溯到母系社会。在原始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以个人生产的方式难以生存,人们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与智慧来进行劳动和斗争。为了在集体劳动和斗争中协调动作、减轻疲劳、传递信息和表达内心情感,人们就会发出各种各样呼喊声。当大家发出同样的包含了语音、声调和音调的呼喊声时,就形成了最初自然形态的人声复合现象“大混唱”。它虽不能算是现在意义上的多声部民歌,但是这种原始的集体“大混唱”已具有了“多声”民歌演唱的因子,可以说是后来多声部民歌逐渐发展起来的萌芽和先导。由“大混唱”变为多声部民歌,主要是依赖于社会形态中人们特定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依赖于整个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和多声审美意识的形成。中国自古以来沿袭着农耕为主的农业生产社会形态,特别是集体进行的传统性社会活动如祭祀、劳动、拉纤、舂米、集体求偶等都为这些多声部民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我国目前现存的多声部民歌就其内容来讲主要分为劳动、祭祀、婚恋、风俗歌曲等。

二、我国多声部民歌消亡的原因

我国丰富多彩的多声部民间歌曲目前在很大程度上面临着逐渐消亡的现状,促成其消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首先生产劳动方式的改变促使民间多声部音乐生存的改变,如“舂米歌”是妇女在舂米劳动时演唱的一种多声部劳动歌曲。是伴随家庭舂米这项劳动必不可少的一项民间音乐形式,这种依附于生产劳动而产生的多声部重唱歌曲,在伴随着社会工业文明的发展,碾米机加入到舂米劳动中,传统集体舂米老动的消失,这种以功利实用价值的多声部歌曲,也就随之其所依附的集体生产劳动方式的消失而逐渐消忘了。其次是生活风俗的改变,多声部民歌中有一种“哭嫁歌”,它是产生在过去传统的“血表联姻”的婚姻制度基础上产生的,许多民族中都有女子在出嫁前要唱哭嫁歌的习俗。哭嫁歌的内容是答谢父母养育之恩、与亲友们互相嘱咐、祝愿等。也是哭诉旧的婚姻制度的不平等。随着新婚姻制度的普遍实施,这种哭嫁歌也因其赖以生存生活方式及习俗的改变而渐渐淡化了其原有的文化实用价值。最后是随之而来的审美情趣的改变,在现代化信息快速传播的环境下,使原来封闭或半封闭的民族生活状态逐渐发生了改变。新的文化深入到各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去,使很多民族原有的文化审美趣味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改变。他们已不再唱着传统的情歌去寻找伴侣,也不再从传统的风俗歌曲中去学习和传承本民族的文化知识,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社会生活信息和新的审美价值观。这些新文化被年轻人当做新时代的特征接受了。传统的多声部民歌也由此在各民族的文化被自动放弃并渐渐走向了消亡。人类文化历史的发展使这些实用性较强的传统多声部民间歌曲由于其赖以生存的社会活动的消失而消失,这种影响人类文化变迁的因素一是来自各民族自身的文化变化。二是来自外界新文化的影响。传统的多声部民间歌曲的实用价值的消失是外因,而人们审美价值观的改变则是内因。这两种因素是互为因果的,内因的影响则决定并加速了这种文化现象的发生和消失进程。多声部民间歌曲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传统的集体活动,它突出了这一音乐文化现象的实用功能性和目的性。人们演唱这些多声部歌曲的实用价值远胜甚于审美价值,歌唱的目的是主要的,演唱的好不好听则是次要的。再则多声部歌曲的传承完全依赖其所依附的社会集体活动。再则许多民族的音乐文化中对音乐的审美是模糊的、感性的、未成体系的认识,这种感性认识是以音乐的实际功用为基础的。它是处于功利与审美之间的模糊的“准审美”概念,这种“准审美”相伴的审美价值观也具有了很大的游移性。面对新的音乐文化迅速走进各民族生活中,这种缺乏理念指导的模糊的审美价值观则迅速指向了新的音乐文化。那些曾经被认为美妙绝伦的多声部民间歌曲,则在其审美价值生长的环境里被忽视而被冷落了。当音乐学家们在进行民间音乐研究时,呼吁保护并开始逐渐恢复提升这些非主导性的多声音乐文化在其民族文化中的地位。

三、面对多声部民歌消亡现状的对策

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那些风格各异、五彩缤纷的民族民间多声部歌曲为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历史增添了绚丽的色彩。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业文明开始逐渐渗入社会的个个领域,它使民族的传统生产方式发生着改变,依附于这些生产方式的文化也在发生着改变。目前我国多声部民间歌曲正处在这样一个被新型工业文明冲击而逐渐消亡的尴尬境地,面对这样一个多声部民歌逐渐消亡的现状,我们从事音乐教育的工作者有义务有责任去研究和保护这一逐渐消失的宝贵音乐文化资源。并且要在尊重本民间音乐传统和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很好地保存这即将消亡音乐文化资源。不能用个人的研究习惯去扭曲那些原生的多声部音乐的原貌。比如用自己熟悉的记谱法来记录要收集的音乐对象,用自己受化了的格式去格式非己感觉的对象,造成对这种特定音乐的曲解。使演唱的与记谱天差地别面目全非。可以采用多种现代记录音乐的科技手段和工具。尽可能地保留多声部音乐的原貌。但是要想让一个民族真正认识维护并发扬本民族音乐文化并不容易。汉民族音乐也是在经历了对西方音乐的崇拜、模仿、理论改装之后,才提出要重新认识本民族的音乐文化价值。这种悖离回归的规律,不应该让每一个民族都去经历,我们可以帮助他们转换这一功利的审美观,建立属于他们民族自己的文化价值体系。将发掘出来的民族审美价值送回本民族群体之中,将其本民族多声部民歌的实用价值认识转换到审美价值认识上来,让这种多声部民歌被它的民族重新接受,只有这样多声部民歌才能得到维护、保存和发扬。(作者单位:1.新疆农业大学思政部,2.新疆教育学院音乐分院)

参考文献:

[1]樊祖荫.中国多声部民歌概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

[2]费孝通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 989:1 ~2.

[3]朱耀娟.浅谈“原生态民歌”保护的现实意义[J].艺术教育,2008,(1 ).

[4]石惟正.走出对民族声乐认识的误区——中国民族声乐的本体结构及其审美[J].人民音乐,2008,(7)

[5]樊祖荫.由“原生态民歌”引发的思考[J].黄钟- 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1 ).

[6]胡郁青.论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J],中国音乐,2007,(4).

上一篇:浅谈唐代诗赋中的西域乐舞 下一篇:浅论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