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要删繁就简

时间:2022-09-13 03:33:42

语文课堂要删繁就简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只有删繁就简,才能充满活力。删繁就简,要求教师以学生终身的语文素养的提升为目的,深入解读教材品味语文,浅出地设计教学过程,精炼教学方法。

关键词:新课改;语文教学;简约;有效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曾感慨地说:“快五十年了才明白,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学生识字、写字、读书、作文。就是读读写写、写写读读。”他认为语文课要上得简约一些。

其实,小学课本中选编的大部分文章,就各年级段的学生来说是浅显易懂的。也就是说,让孩子们“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一部分教师总是“好心”地将文章从头至尾地“分析”,抓住左词右句地“赏析”,拿腔拿调地“朗读”……这样下来,在费时费力地“折腾”中,一篇或优美雅致或温情感人的文章,已被 “大卸八块”“反复咀嚼”――索然无味了。

小学语文课堂只有删繁就简,才能充满活力!删繁就简,要求教师以学生终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为目的,深入解读教材品味语文,浅出地设计教学过程,精炼教学方法。

我认为小学阅读教学,尤其是中高年级的课文宜读不宜讲;宜整体感知不宜“折部分件”;宜学生领悟,不宜教师喋喋不休。毕竟,孩子语言系统的生成是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不是一篇课文、一堂语文课就能催化;孩子言语能力的成长是在长期的兴趣阅读中得以熏陶、逐步模仿,不是喋喋分析、作势朗读就能“早熟”的。

笔者认为,一篇课文在孩子已读通读顺的基础上,只从三个方面引导:①就内容方面:从文章中你了解到了什么?(或什么还不懂?)②就情感方面:读了文章你想说些什么?(并写下来)③就写法方面:从这篇文章中你学到了什么?

譬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组有一篇略读课文《将心比心》,这是一篇主题朴素、语言朴实的好课文。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揭示了发人深省的道理。内容浅显,孩子们一读即懂,所以教材确定为略读课文。笔者认为,教师大可不“讲”,但可以适当地引导。(以下是此课课堂实录片段)

在学生自由读几遍课文后,师问:读了这篇文章,你了解到了什么?

生甲:我从文中了解到两件很温暖的小故事:一件是一位阿姨等奶奶跟上来才松开推着沉重大门的手;另一件是母亲鼓励扎针很不熟练的实习护士。生乙:我了解到课文第一件事是说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第二件事是说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生丙:从这两个小故事中,我想到一句古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过,今天这话得倒过来说:老人之老,得(dé)老吾老;幼人之幼,获幼吾幼。(全班响起掌声)

师:你们不仅能巧妙地运用文中总结段的句子,还能借用孟子的名言,来表达你们的认识,活学活用,老师得拜你们为师啊!(生笑)师接着问:你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将心比心”的温暖,请勾画,并暖暖地读给你的伙伴听。学生默读、勾画、并有感情地读给同桌或前后座的同学。师问:你在生活中听到、看到或做过这“将心比心”的小事吗?请你与我们分享。

(学生思考片刻)

生甲:每天,我都要乘坐144路公交车放学回家。有一天,在公交车上,一个跟我差不多大小的学生给司机解释说他的公交卡落在学校了,又没带钱,在他一脸尴尬之时,我帮他付了车钱,他忙连声道谢。我当时就在想,也许我也有落东西的时候,希望在我窘困时,也有人解我“燃眉之急”!

生乙: 汶川大地震时,不少志愿者、人民子弟兵、医护工作者面临余震不断的危险,坚持奋战在第一线。全国人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汶川的灾民渡过了难关,我想,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正是因为咱们中国人“将心比心”的传统美德!

……

师:是啊,这就是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的“将心比心”的温暖啊!孩子们,请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读了这篇简短的文章,你又学到了什么呢?

(生默读思考)

生甲:我学到了当我们遇事待人将心比心,会得到更多的真诚与宽容!生乙: 我们以前学的大部分文章都在详细地讲一个故事,而这篇文章作者却用两件不同的小事讲述了同一个道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生丙:作者在讲述小事时,能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及心理活动来写,显得很生动。尤其是人物的语言,读来令人感动,我的写作中总是忽略这些。

……

师: 孩子们,请你们联系自己的见闻经历,模仿作者的写法为文章再增加一个“将心比心”的小故事吧!

(学生静静地写小故事)

以上的教学在读写结合中进行,读中既有对文章思想内涵的品悟与内化,又有对文章遣词造句的欣赏与积累。读为写做准备,写使读更深入切实。这样“读读写写、写写读读”的教学过程简约而有效。是的,小学语文课要删繁就简,教学过程要简洁明晰,教学问题要整合精当。学生在简约而不简单的课堂活动中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真正达到以简胜繁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耿家庄小学)

上一篇:小班化开启特色教育之门 下一篇:激发个体见解碰撞,彰显课堂教学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