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读写训练的思考

时间:2022-09-13 01:17:49

语文教学中的读写训练的思考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基本特点,语文课“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学习语文,主要为了掌握这个工具,即积累语言、积淀语感、凭借语感运用语言。掌握,首先得拥有,然后要会运用。掌握语文,是一个听、说、读、写有机地交织在一起的过程,即“拥有”和“运用”结合在一起的过程。大量读写;读写结合则是学习语文的规律,读和写是交叉在一起“滚动”发展的。

但我们有些语文教师却忽视语文课的特点及其学习规律,在语文教学中,偏重课本知识的讲解。对一篇课文,教师分析得深入透彻,讲得清楚明白,甚至于每段分几层,每层几句话,每句讲的什么,反映什么思想,都一一“汇报”给学生。让学生用笔记本记下来,用脑子背下来去应付考试。教师忙得不亦乐乎,学生如同看戏,并未深入到课堂教学,根本谈不到知识的迁移、运用。使语文课堂教学定位于教师先理解课文内容,再分析、讲解,使课文“土崩瓦解”,整体结构“支离破碎”,具体内容“碎尸万段”。教师把这些已被自己消化得透熟的“营养”零打碎敲摆在课堂教学的餐桌上。学生在课堂上则收拾这些残砖碎瓦,课下死记硬背让其“储备”在自己脑海里,考试时再取出拼凑到试卷上获取高分。

高分的语文试卷证明学生有高的素养吗?语文素养不仅表现有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和口语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再看我们的学生,一篇课文学后,不能流畅朗读的大有人在,字词不能识记的不乏其人,甚至有些同学就读不下来整篇文章,有些同学的字写出来让人不知所云,竟有同学握笔姿势都不正确。这些同学的语文能力得到培养、提高了吗?这样语文能力能有令人满意的语文素养吗?这样做,课文规范的书面语言能内化为学生的语言吗?学生能真正运用好语文这个工具进行社会交流吗?和别人进行交谈能做到清楚表达自己的意图吗?我们的学生不是一谈起作文就手足无措吗?这些问题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不能责怪我们的学生,只能说我们在品尝自己因教育方法不当而结出的苦果。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必有注重在丰富的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也就是?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以往我们有一种失之偏颇的认识,认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要靠系统讲授语文知识,要靠在严整体系指导下一步一步进行语文训练;而忽略了语言作为工具课程、实践课程的诸多特点。学习语文贵在应用,我们不能但靠传播知识、提示规律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而是要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感悟、获得乃至逐渐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要从阅读中学习阅读,从写作中学习写作,从口语交际中口语交际。一句话,语文教学应充分让学生去听、说、读、写,特别是读、写训练。

语文能力不是讲出来的,也不是分析出来的,“多读多练”是语文教学取得成效的重要途径。重视朗读、注重语文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重视写,注重在写中汲取语文丰富的文字内涵;在中体会语文的丰富性、多样性,加深对语文的理解运用。在读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教育和影响,促进语言的学习。在写的过程中,理解语言的运用,把课文规范的书面语言化为学生自己的语文。从而使对祖国优秀的语言的学习真正融入到学生的语文实践中,促进语言的掌握、运用。通过读写的强化训练,让学生读得懂文章,写得好汉字;通过读获取丰富的文化底蕴;通过写去体验语文的语言美,熟练运用美的语言。

语文教学中的读写就是“深挖洞”、“广积粮”,多读——深挖洞,读中挖掘语文的精髓;多写——广积粮,写中积累语言的应用精华。读是吸收,也是倾吐,也是伴随着倾吐的吸收;写是倾吐,也是吸收,是伴随着吸收的倾吐。读写结合的训练,着力培养了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促使学生提高自身语文素养。这样,我们就掌握了语言这个工具,能运用它进行生活交际。具备了较高的语文素养,说时能口吐莲花,写是能梦笔生花。

以上思考也许过于远离教学,但就读写训练来讲,的确应是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让学生获取较高水平的语文素养,完成语文教学的重任。

收稿日期:2013-06-29

上一篇:“激励自主学习,实现主动探究”教学策略研究 下一篇:浅谈如何在物理实例教学中使用知识的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