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困生转化探析

时间:2022-09-13 12:16:26

高校学困生转化探析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中的每一个个体,越来越重视教育质量整体的提高。文章分析了高校学困生的现状及产生原因,并对学困生转化提出了几点思考。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people are increasingly concerning about the each individual in education, pay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improv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edu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tuation and causes of college learning difficulti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thoughts on how to change them.

关键词:高校;学困生;转化

Key words: college;students difficult to learn;change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9-0254-02

0引言

朱永新教授在《我的教育理想》中说:“教育: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富贵的还是贫贱的,聪慧的还是笨拙的;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一切—无论是品德的还是人格的,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智力的还是情感的。” 这“一切的人”包括学困生。大学是我国教育的重要阶段,关注并改善高校“学困生”教育,对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1学困生概念界定

由于学困生本身的复杂性,有关学困生的说法在各个时期、各个理论派别中众说纷纭。本文把学困生定义为:在同种环境下,学习同样的知识,学生所得的分数常常低于平均分数,他们可能是在某些技能或能力,如:听、说、读、写方面有缺陷,但这些能力的缺陷并不是由于生理或身体上的缺陷造成的。他们智力正常,但要达到一般学习(及格水平)需要额外的辅导,甚至需要特殊教育。

2学困生现状

2.1 自信心不足学困生常常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认为自己不是学习的材料,事事不如其他同学,考试应付了事,及不及格无所谓,他们总认为自己很差,再怎么努力也赶不上别人。这些学生自控能力差,意志薄弱,缺少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学习遇到困难时采取逃避的消极方式解决。

2.2 学习困难科目多大多数学困生学习数学、英语公共课程以及部分专业课困难,原因是“上课听不懂,课后又不复习,最后干脆就不学了。”,这些学生只有一门课程学不会,其他的课程也厌学。

2.3 学习态度不端正及学习方法不当学困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对自己学习目的没有清晰认识,比其他学生缺乏耐心,易受困扰,遇到问题易冲动,思考不积极,不善于动脑筋,经常回避那些比较用脑的问题,学习不主动,怕困难,学习对于他们是很痛苦的事情。他们的学习方法不当也是导致学习成绩长期低于同等学习条件下的其他同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学困生没有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学是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且经常不做作业。

3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分析

俗话说:“知人才能善教,善教须先知人。”要转化学困生,首先要了解学困生,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人际关系、成长历史等方面。以下从学困生自身和外部因素两方面分析:

3.1 自身方面

3.1.1 身心不成熟大学生身体发展虽趋向成熟,但成熟度较低,自我约束力和意志力弱,容易受外界的干扰,对客观事物难以形成正确的认知,易受感情迁移。

3.1.2 基础学习能力的欠缺基础学习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能力。部分学困生因某种原因形成了听说、阅读、写作等方面障碍,严重影响了学业成绩的提高,而长时间较低的学业成绩对其心理产生较强的负面影响,常常怀疑自我能力,对学习失去信心,进而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

3.2 外部因素

3.2.1 学校方面的原因

3.2.1.1 教师自身素质不高目前,部分教师职业道德与业务素质的状况令人担忧。他们把教学当作谋生的手段,只教书不育人,学生成长中出现问题时缺乏耐心和责任心;对暂时后进的学生进行挖苦、讽刺,致使学生丧失了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厌学情绪滋生,逐渐对课堂和学校失去了兴趣;教育教学不民主,影响了学困生的进步。

3.2.1.2 低效教学的存在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实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仍脱离现实生活,缺乏学生的内在需要,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使原本充满求知欲的学生彻底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

3.2.2 家庭方面

3.2.2.1 父母文化背景父母文化素质的高低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是最直接、最重要的。父母是孩子人生路上的第一位老师,家长思想中存在的“读书无用论”将直接导致学生弃学从农、弃学从商;而家长过高的期望,要求过严都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对孩子成长不利。

3.2.2.2 父母教育不当第一,溺爱型。 家长对孩子无原则地溺爱和袒护,百依百顺。家长的精力都放在孩子吃、穿、用上,对学习却很少关心。即使孩子在外面做错了事,有些父母也不以为然,甚至辩解包庇,不与学校配合,使得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脱节。第二,放任型。 采用暴力教育,孩子稍有差错,轻则骂,重则打,加上父母的挖苦讽刺,孩子常常感受不到家庭温暖,产生厌学情绪。

3.2.2.3 从小的家庭教育缺陷近年来,随着离婚率上升,许多孩子在单亲家庭长大。家庭不和睦给孩子成长带来多方面消极影响。而且由于经济结构的改变,农村学生父母外出打工的现象不断增多,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儿童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更缺乏家长引导。

3.2.3 “读书无用论”观念的影响市场经济是“双刃剑”,在创造高度发达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滋生了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人们在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追求之间出现了失衡。家长供孩子读书目的非常明确:大学毕业后能找好工作,赚大钱。但是现今大学生就业难,甚至出现读书致贫现象。“读书无用论”思想动摇了家长供孩子读书的积极性,学生也失去学习兴趣。

4对高校学困生转化的思考

4.1 树立自信心,搭建平台自信犹如催化剂,能将人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是转化关键。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班会开展“我为自己找闪光点”活动,鼓励学生大胆找出自己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长,搭建展示特长舞台,只要有机会就多给锻炼。让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发挥特长和优势,发展自治、自理能力,优化人格品质,在活动中体验成功,找回自信。对于学困生的进步,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肯定与表扬,引导他们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上一篇:体能训练中“科学训练”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工科院校数学教学的分类别\分层次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