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的定位及教学改革

时间:2022-09-12 11:55:19

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的定位及教学改革

〔关键词〕 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现状;

就业能力;核心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3—0017—02

一、 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现状

1. 教材方面。目前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包括技校、中专和职业高中等。这些不同类别的学校使用的文化基础课教材不尽相同,即便是同类学校所采用的文化课教材也有不同,如,有采用国家教育部中等职教国家规划教材,也有采用劳动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材,还有为了针对升学直接选用的普通高中教材。教材的不统一,给教学质量评价带来诸多困难。由于在“文化基础课为专业课铺路”的思想作用下,教学有效课时一再缩减,现实的状况是文化基础课教师拿到教材后,根据授课的不同专业简单地对教材做删减,这种不太严谨的内容安排的做法,使得中职文化基础课的教学随意性很大。

2. 教师和学生方面。中职文化课的教学目的很长一段时间被单纯地定义为为专业课的学习打基础,贯彻“适用、够用”的教学原则。本着这样的原则,教师在教授文化基础课的教学中模式陈旧无创新,基本还是以传授基础知识为主的理论讲授为主导。学生本身文化基础底子薄,对文化基础课的学习心存畏惧,只有少数有继续深造打算的学生才会将文化基础课重视起来,但又由于学的缘故,通常处于“吃不饱”的状态。

3. 课程评价方面。现行的中职文化基础课评价方式单一,以期末考试作为终结性评价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效。这样的评价方式给予了文化基础课的教与学以片面导向,不能很好地反映教与学的过程和体现课程评价的激励功能。在中等教育的普教领域, 有全国或全省统一的高考、会考,终极评价客观性强、力度大, 起到了有效的导向作用,但在中等职教领域, 鲜有针对文化课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

二、以培养就业能力为目标的中职文化课定位再认识

1. 基础性。一方面,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是学好专业课的基础。离开这些基础知识,专业课的学习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有些专业需求更是有赖于文化基础知识。例如,《护理英语》《工程力学》和《数控应用数学》等,只有在宽厚的文化基础之上,才能培养扎实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文化基础课是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基础。文化素质是公民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和理解以及融入社会的基础。单一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难以提升人的全面素质。任何一个职业角色,首先应该是一个完整人的社会角色,其次才是具有特殊性的职业角色。

2. 工具性。文化基础课是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工具,如,语文的文化价值和德育价值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工作责任心、吃苦耐劳的品质以及环保节能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经济意识等方面的社会能力。再如,英语、物理、计算机等基础文化课同样有着应用学科本身的价值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工具性作用。

3. 服务性。中职生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中,处于中、低端层次,要使自身职业生涯得到发展可以通过提高学历、短期或长期职业培训、继续教育和自学等途径来实现。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可以帮助中职生通过上述途径来实现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另外,职业不稳定性的客观存在,要求中职生要有转岗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程度的文化水平、学习能力,是从根本上解决转岗、及时更新知识和适应职业演变需要的有力保障,是劳动者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基础。

三、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应当注意的三个方面

1. 教材内容改革。以岗位标准为依据,将岗位所需能力进行分解,把文化基础课程内容模块化设置,建立知识模块体系。即将学科知识按照岗位能力要求进行归类、重组,形成以行动为导向的横向综合的课程结构。例如,将语文课程内容编排成听、说、读、写四个能力模块,在训练标准上结合行业或岗位所需,评价侧重实际能力;英语可以分成听、说、译、写等几种能力模块;数学可分为基础知识模块、技能训练模块及能力培养模块。在实际教学中,按照专业或岗位所需将文化基础课知识模块搭建组合。

2. 教学方法改革。(1)组织文化基础课教师了解中职学校主要专业设置,加强与专业课教师的沟通,了解专业课对文化基础课的需求。(2)文化课教学过程需要注重实践环节,例如,在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实践演练,组织学生模拟招聘面试。通过模拟招聘训练,可以让学生现场找到自身能力的缺口,从而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3)加强校企合作,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安排学生到企业一线岗位进行实践,不仅锻炼实际的专业技能,而且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应变能力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锻炼,使学生快速实现向社会角色的转变,这是岗位实践活动以外任何教学形式都无法完成的。

3. 课程评价体系改革。(1)将考核评价分布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多次获得评价的机会。考核评价不仅仅包括试卷成绩的考核,还应包括教学中各模块实践演练成绩等,以综合成绩作为学生考核评价的结果。(2)在校企合作中将企业评价纳入课程评价体系。学生在企业实习和就业阶段,学校可以组织指导教师通过问卷等方式获取企业对学生的反馈评价,包括岗位所需的语言能力、沟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等,作为评价的考核依据,借此完成对文化基础课的企业评价。(3)文化基础课的考核也可以借鉴专业课的考核方法,引入社会认可评价方式,把考取社会认可的资格证书引进评价体系中。例如,鼓励学生参加英语、普通话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等,毕业生就业安置时参考证书获取情况,优先推荐,实现文化基础课评价与就业相结合。

中职文化基础课肩负着加强劳动者文化修养、培养学习能力、保障技能水平和提高职业素养的重任,同时也是中职生未来知识更新、技能提高和继续学习的重要基础。只有将文化基础课科学定位、将其内容优化完善、改进其评价体系,才能更好地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现代中职教育目标。

上一篇: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童工”急需救“心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