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之我见

时间:2022-09-12 09:09:52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之我见

摘 要: 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一个教师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培养起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并使之能长久地保持下去。兴趣是可以培养起来的,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着重谈一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 数学 学习兴趣 培养方式

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是求知欲望的基础。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才能激发学习动机。只有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得以充分调动,才能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本文从激疑与引趣、一题多解巧妙引导、把握课堂教学气氛等五方面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应善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此谈几点体会。

一、精心设计导语,诱发学生兴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开头开得好,就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就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渴望追求新知识的强烈欲望。因此,一节课中有个好的开头是至关重要的。要想开头开得好,必须精心设计课前导语,好的导语应做到生动、新颖、富有特色,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就告诉学生:“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只要你们随便说出一个数,不管是几位数,我不用计算就能很快地说出它能不能被2、3、5整除。”经过几次试验,学生都被老师的“法术”深深吸引,最后有一个同学报出一个很大的数,想难住我,当我准确而又迅速地做出判断后,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纷纷想知道老师有什么妙法,从而诱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于是我就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导入新课。由于同学们求知心切,因此这节课就学得特别认真,知识掌握得较扎实,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目的,小学生不但生性好奇、图新鲜,而且好动。因此,可以通过让学生摆一摆、数一数、折一折、说一说等给学生提供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动手中练做,在动口中练说,在动脑中练思,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实践中产生兴趣。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要求学生把圆纸片平均分成2份。这时我直接告诉学生,每一份不能用前面学习的整数表示,应用“”表示,接下来让学生自己动手将长方形分别折成三份、四份、五份。在动手折的过程,让他们说一说、想一想每份是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并数一数,整个图形中有几个这样的几分之几?这样在学生充分动手、动脑、动口的同时,使学生对“几分之一”具体含义的理解不只停留在抽象的说理上,而是在直观的教学中得以巩固。这样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印象深刻。

又如,在认识长方体的教学中,我不只让学生记住它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相对棱、相对面的关系,还让学生自己动手数一数,亲手量一量各棱长度,算一算相对面的面积,让他们自己得出结论。这样,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了长方体的特征,激发了学习兴趣。

三、进行启发提问,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来激起学生探索思维的浪花,来唤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几个”和“第几个”这一课时,不妨先在课前讲个故事,小明问妈妈:“2大还是3大?”妈妈说:“当然3大了,3个苹果比2个苹果多,3米比2米长。”小明不明白了:那为什么二姨比三姨大?这实际上是基数与序数的关系。通过这个小故事,学生激发起探求根源的兴趣,就会积极地去寻求答案,从而提高思考问题的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四、通过体验数学,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要让全体学生参与和经历知识发现、探索的过程。对于想要探究的问题,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大胆地提出猜想,并进行验证,得出结论;还要对自己的证明方法进行反思。例如,学习三角形的面积时,让学生猜想三角形的面积可能是怎么计算的,之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并讨论,接着动手操作,通过拼一拼、摆一摆、算一算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这样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在探索中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这样的数学教学不仅让学生获得了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让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利于探究、发现知识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让学生享受到解决问题的喜悦,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五、通过让学生尽情地说,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注意教给学生说话的方法。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说起来。开始可学着说、试着说,然后自己小声说、同桌互相说,最后达到抢着说、我要说,以期营造出一个你来我往、互相争辩的欢乐的氛围。如在教学中,我曾出过这样一个判断题:“圆的面积和半径成正比例。”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是对的,这时班里有个同学站起来说是错的,一石激起千层浪。顿时教室像炸开了锅。我就让学生在小组中展开讨论,并适时地加以指导。此时的教室变成了辩论赛场。最后这道题目在学生的相互质疑、互相辩论中得以顺利解决。

六、利用多媒体,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网络的进一步普及,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也就成为必然。新课改也大力提倡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比如可以在统计学习中利用计算机等快捷地对收集的数据行整理、分析,并将这些数据用统计图在屏幕上直观展示出来,体现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高效等优点,以此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应精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做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建设者,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的质量。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下一篇: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