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思想教育工作的好帮手――理性情绪疗法

时间:2022-09-12 08:48:24

辅导员思想教育工作的好帮手――理性情绪疗法

摘 要: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承担者,理性情绪疗法作为当代认知行为疗法的主要代表,通过区分引绪的事件和个体的非理性信念,并结合反驳等操作性强的后续步骤,易学易用,可以作为辅导员日常工作的好帮手。本文对这一方法的核心内容和操作步骤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辅导员 思想教育 理性情绪疗法

课 题:2014年度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项目号:CIT&TCD201404063,项目负责人:袁莉敏。

辅导员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力量,也是学生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最经常求助的对象。辅导员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但是在帮助学生增强承受能力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比如,初入大学,面对新参照群体,感受多元评价体系,很多学生会因小成功而变得张扬自负,也会因小挫折变得自怨自艾、情绪低落。面对这样的学生,很多辅导员觉得除了讲道理、安慰和鼓励之外,没有更好的方法能够深入学生内心,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接纳挫折,调整情绪。

理性情绪疗法(RET)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作为认知行为主义学派最具影响力的治疗方法之一,其理论简洁清晰,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浓厚的教育色彩,是辅导员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好办法。

一、理性情绪疗法简介

人们产生情绪的过程中有三个重要的因素,诱绪的事件(Activating events)、信念(Beliefs)、结果(Consequences)。人们往往认为,事件发生后会产生相应的情绪,事件是情绪产生的原因,即A(事件)引起C(情绪)。理性情绪疗法认为事件并不是引绪的直接原因,由事件所激活的个体的信念(B)才是情绪产生的真正原因。也就是说,A(事件)激活了B(信念),导致C(情绪)出现,A只是C的间接原因,B才是C的直接原因。

例如:一个学生向异性表白遭到了拒绝,他感到很沮丧,很抑郁。人们通常认为因为被拒绝,所以沮丧抑郁。但并非遭到拒绝一定会引起抑郁,而是这个学生头脑中的信念――例如认为被拒绝意味着自己没用,没人会喜欢自己,在同学面前一定很丢面子等等――导致了消极情绪的产生。很多遭遇同样事件的人却出现非常不同的反应也是由于这一原因。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基于自身的生活经验逐步内化形成了一系列信念,并自动激活影响个体情绪。这些信念中不合理的成分越多,个体就越容易感受到沮丧、自责、抑郁等消极情绪。理性情绪疗法强调以理性信念替代非理性信念,达到调整情绪,增强幸福感的作用。比如,在上述例子中,如果学生能够用更合理的信念――我被拒绝意味着我们不合适,同学们也许也有被异性拒绝的经历等替代非理性信念,则消极情绪自然能够得到纾解。

二、识别非理性信念

既然非理性信念在消极情绪的产生过程中有如此重要的影响,那么首要问题是如何分辨非理性信念,了解非理性信念具有什么特点。

心理学家通过观察和分析,概括出非理性信念的核心特征:绝对化、概括化、灾难化。

1.绝对化

常常表现为“必须”“一定”“应该”的内容。例如:“真正相爱的人应该心有灵犀,他就应该理解并满足我的需求”,“人生道路不能选择失误,每个重要的时刻,都必须做出最恰当的选择”。

2.概括化

一种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就像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其内容的好坏一样,个体会因对某个行为的判断扩大到整个人的判断。例如:“他答应我的这件事情没有做到,他是个不负责任的人,不值得信任”,“我专业排名这么靠后,真是一无是处”。

3.灾难化

认为不好的事情发生的话,结果将会是一场灾难,可怕至极,糟糕至极!例如:“明天有重要的考试,今天晚上不睡好的话,一定完了”。

我们可以发现,在那些经历消极情绪的学生内心,常常可以发现具有这些特征的信念。那些因某次考试失败而焦虑抑郁的学生,常常认为“我必须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非常优秀”,“如果考不好,就证明我无能”,“考试不好,我就完了”。在一时没有找到理想工作的同学身上,也往往存在诸如“开始工作的职位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我必须要找到一个完全适合的工作”,“我现在所找到的工作不如其他人找到的工作”等信念。正是由于这些非理性信念的普遍存在,才使很多学生在看似普通的日常生活事件中,常常处于紧张、焦虑、压抑、郁闷的负面情

绪中。

三、处理非理性信念

找到了学生内心所具有的导致他们产生消极情绪的非理性信念后,具体要怎么做才能帮助他们减少非理性信念,消除消极情绪呢?理性情绪疗法的实施步骤给我们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指导。

使用理性情绪疗法帮助学生处理消极情绪包括四个步骤:

第一步:向学生介绍ABC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使学生了解并认可信念在消极情绪产生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步: 使学生了解,他们自身的不合理信念导致了自己的消极情绪,他们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信念来调节情绪。

第三步:和学生一起找到他们信念中的不合理成分,即识别非理性信念。

第四步:通过与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让学生意识到他们信念的不合理之处,并能够用新的合理信念来代替原有不合理信念。与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的方法主要有两种,质疑法和夸张法。质疑是直接问学生有关信念的不合理之处是否正确、是否是事实。夸张则是让学生想象如果按照自己不合理信念的逻辑,现实情况会变得多么可笑或不可能,也就是通过放大不合理之处帮助学生认识到其不合理性。

例如:小夏(化名)从偏远山区农村家庭考入笔者所在的学校。她发现,与同宿舍来自其他大城市的同学相比,自己的知识面非常窄,没有什么擅长的才艺,一直引以为豪的英语水平与同学们更是相差悬殊,尤其在听力与口语方面,同学们表演的英文戏剧片段自己听得似懂非懂,上课从来都是缩在教室后排,唯恐老师提问。经过与小夏谈话,辅导员老师发现,小夏存在着很多不合理信念。例如:她认为自己不够优秀,肯定没有人会接纳和喜欢她(绝对化),如果不能得到周围所有人的喜欢,人生就完了(灾难化),像自己这样,将来找工作时肯定得不到面试官的接纳和喜欢(概括化),那肯定找不到工作,自己辜负了家人的希望,怎么回报他们辛辛苦苦送自己到北京读书?

经过与小夏的耐心沟通,辅导员老师帮助小夏一起用质疑或夸张的方式与她自身的非理性信念进行辩论:“一定要优秀才能得到别人的接纳和喜欢吗?”“你喜欢什么样的人?你愿意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如果身边所有人都喜欢你,是不是超级明星都做不到?受人欢迎的人也会有人不喜欢。”等等。经过对非理性信念的识别和辩论,小夏逐步认识到自己信念的不合理之处,并能够提醒自己用合理信念逐步代替不合理信念,充分看到自己在偏远山区缺乏和其他同学一样的资源的情况下,能够考到北京的高校这一事实所说明的自身潜力,开始相信自己的勤奋、正直能够得到周围人的尊重和喜欢,几个月后,小夏逐步融入了新环境,恢复了努力奋斗、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辅导员在日常思想教育工作中,恰当使用理性情绪疗法,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全面、积极、独立地看待问题,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既能看到缺点,也能看到优点;既能看到消极的一面,也能看到积极的一面;既能看到当前的情况,也能对未来有谨慎乐观的预期,从而保持良好心态,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王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袁莉敏,北京工业大学)

上一篇:论经济政治与社会课对学生政治素质的培养 下一篇:享桨声灯影 载一船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