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使初中物理课堂更靓丽

时间:2022-09-12 02:30:45

多媒体使初中物理课堂更靓丽

摘要:多媒体教学给物理教学增添了新的活力, 且多媒体手段具有生动形象的直观性,不受时空限制的再现性和模拟性,运用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内容丰富的感性材料,展现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过程,从而突出和强化了初中物理教学的观察与实验机制,从而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运用多媒体将自然界、生产生活中的各种物理现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感知,另一方面增强了教学气氛,活泼有趣的课堂气氛可以刺激学生的积极思维,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关键词:变难为易;直观形象;化静为动;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6-0134-02

多媒体在物理课堂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变难为易,提高学习兴趣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能模拟信真,化抽象为形象,它不仅能展示文字、图片、图像声音于一体,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多感官接受刺激,发展思维能力,还能拓展学生的空间概念,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认识难度,变难为易。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顺利得地过渡到抽象思维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多媒体教学还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延伸和拓宽教学时空,通过图像、声音、色彩和动画,传递教学信息,解决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造成的教学难点。例如:演示古代的水轮机、铀核的裂变、日食、月食的形成过程等。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培养并发展了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用多媒体展示物理过程,透视物理规律

有些物理概念的建立和物理规律的掌握,不能用实验或模拟实验来达到预期的效果时,可以借助电教媒体来展示物理过程,它可以变间断为连续,变静态为动态,而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人为的运用电教媒体设置一些物理情景和演示过程,这样可让学生心领神会,从而达到预期目的。如在讲授眼睛受骗这一内容时,大多数学生对“从池底的一点A射向空气的光线,……池底升高了,池水变浅了。”这段文字难以理解,就是因为人虽能看到物体,感受到物体的存在,但不能看到光线,更看不到光线在水面是如何折射的。如果使用电教媒体把光路用动画的形式一一展示出来,学生就容易接受了;如:模拟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液体分子的扩散中分子的运动情况、演示弹性势能、动能、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篮球的压缩和恢复等使学生清晰的了解物理过程和微观物理的现象。

三、化静为动,调动学习兴趣

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注意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多媒体能为教学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难免枯燥无味。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克服了这一缺陷,静止的文本可以按指定轨迹运动,可以像拉窗帘一样呈现出多彩的教学信息;静态的图画可以像动画一样变化移动,可以像流水般呈现一幅幅变幻的图像,色彩可以变化,速度可以控制,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起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演示惯性的例子使课本上的静态画面变的运动起来。测试表明,多媒体教学还明显地缩小了学生学习成效的差距。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为学生设置诱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学习时如身临其境,从而激起学生积极思维,探索物理现象的兴趣。高峡之水,一泻千里,不可遏制。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师中的普及应用,学生的创造性能力被极大地激发出来。

总之,多媒体教学不仅信息量大,而且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静为动,把平时教师说不清道不明,学生不易掌握和理解的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多媒体的交互性特征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极大地提 高了学生的兴趣,可以最大限度的优化课堂教学。强化了师生的双边活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上一篇: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下一篇:让学生带着兴趣学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