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语文的“梦香”送给每一个孩子

时间:2022-06-27 04:35:48

【前言】把语文的“梦香”送给每一个孩子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潘塘中学在借鉴杜郎口教学的基础上,在中央教科所韩立福博士的指导下,尝试着让学生“在游泳中学游泳”,让老师和学生共同在语文学习中游泳,基本做到了两个转换:①老师的转换。以前老师课前就是看看教案,课文有时没有吃透就备课很轻松。所以上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把语文的“梦香”送给每一个孩子

李吉林说:“我爱小池,也爱溪流,那是因为我爱它们的‘清’和‘远’。”“我不是农民,却是一个播种者;我不把谷子撒进泥土,却把另一种金色的种子播在孩子的心田上——那是一块奇异的土地,播上理想的种子,便会获得令人惊奇的收获。”那么,如何借助语文课堂把学习与生活的激情和梦想送给每一个孩子,让他们的童年和少年梦想永远留芳唇间、留芳心地呢?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谈谈做法。

一、做一个游戏型的语文老师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孙欢教授指出:在当代的教育问题中,非常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却往往忽略了教师本身也需要主观能动性。但在社会现实中,在现实教育中,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被压抑了。所以我们应该给予教师一些体谅、一些自由;作为教师,应该争取成为“游戏”型教师、反思型教师、创造型教师、多元型教师,要提倡让教师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也被充分地激活起来。

那么,什么是“游戏”型教师呢?而所谓“游戏”型教师,指的是教师在阅读和写作中应带着游戏的精神,抱着超功利的心态,真诚地投入到语文活动之中去。“无论他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学生,他都能从语文中发现美好的东西”、从课文中挖掘美好、从课堂中发现美好、从生活中发现美好、从自我中丰富美好,使语文课堂和作文真正荡漾起浓浓的春意。

二、转换教师与学生上课的角色

潘塘中学在借鉴杜郎口教学的基础上,在中央教科所韩立福博士的指导下,尝试着让学生“在游泳中学游泳”,让老师和学生共同在语文学习中游泳,基本做到了两个转换:①老师的转换。以前老师课前就是看看教案,课文有时没有吃透就备课很轻松。所以上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经常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没有听懂。当老师再重复时,优生就觉得索然无味,差生还迷迷糊糊。考试肯定就不尽人意。有位教育家成说过,“课本知识如果没有经过教师心灵世界的加温,课本知识传授得越多,你的学生就越冷漠无知。但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必须读十遍课文,吃透教材,才能整合资料,才能备出导读单,以及教案。所以上课时老师讲得少,学生说得多。真正起到了老师“引”学生“主”的作用。②学生角色的转换:以前学生课前很少读书,更不会提出问题,上课就是听老师讲,就像老鸟喂小鸟一般学习知识,那完全是老师为“主”学生为“辅”,学生很少得到锻炼。现在完全不同,学生通过读,不仅要自己提出问题,还要解决一部分知识,还可以得到小组同学的帮助,这些只有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才能解决。课堂上学生自我合作解决问题,怎过课堂活跃着学生讨论声,老师只是个别点拨。格局完全不同,自信心增强了,而且都有信心考好!

三、带领学生走进“曲径通幽”的语文生活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教师是学生“通幽”的导师和“参禅”的引领者,教师要善于点燃学生的语文体验激情,和他们一起“追求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从课文中学会与人相处,从阅读中懂得人情练达即文章,从习作观察中学会与人为善,从阅读和写作中懂得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这样的语文学习情境和学习状态中用心去体验生活,去感受生活的点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自然而然地就会改变学生空洞的内心、麻木的思维和固定不变的审美习惯,让自己的心灵充满灵性,充满对美的渴求。

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笔者和学生一起阅读《孩子,我爱你》、《父爱如山》、《怨可以爱》等富有诗情哲思的优美散文,和他们一起体味父爱的真正滋味。又与学生共读共写《读懂,渐老的父亲》,让他们学会去如何理解父爱,如何去感悟父爱,如何去体验父爱的深刻与深厚。

四、用心创造语文世界的芳香,营造一个充满梦香的语文世界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充满梦香的语文世界需要教师平时用心去发现,日积月累地去营造。在不断的积累中,就会逐渐形成一种美好的心境、美好的情境来。这种美好情境的建立,不仅有利于语文学习的想象驰骋,更有利于他们语文情感的培养,也往往会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充满热情和激情,活泼向上,富有朝气”,进而身临其境,享受语文学习的美好,产生无穷的文学艺术的创造欲望。

在充满梦香的语文世界经营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心理暗示效应和蝴蝶效应,充分借助教育者本身意识、思维、行为语言等方面的诗意暗示,借助被教育者审美个性的形成性影响,达到对语文文本阅读环境整体诗意化审美情境营造的目的。因此,无论是主导与主体间的暗示,还是自我暗示,教育者首先要创设形成能够导致暗示心理的必要的审美基础,包括阅读和写作的审美环境、审美意识、自然而美好的言语、行为等。其次,教师善于要运用积极的诗意美的体态言语暗示学生自觉进行阅读和写作的自我调节。“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抚慰、一句鼓励、一个体态……不用多讲,就足以让一个学生甚至学生感受到语文老师对他们阅读和写作的殷切期待和关心”,感受到一种阅读和写作的创造美的渴望与鼓励。最后,作为充满梦香的语文世界的创造者更要不断地自然补充和提升自身审美的内涵与境界,激发学生潜在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这样才会使学生的语文审美和语文学习之梦因为有“源头活水”而始终“清如许”。

五、学会多角度欣赏学生的语文素养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辩证地去看待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目的、过程和结果,语文的学习效果就很可能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从而呈现出一种意想不到的审美价值和意义。因此,在阅读和写作的审美激情激发中,一定要注意审美思维的拓展和引导,这样才可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平淡的行为关系中的自然美和特殊美。

首先,要学会引导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阅读和写作。引导学生用一颗平常的心去评价作者和文本中的人物;要学会蹲下身来阅读和写作,不能仅仅用自己的好恶来代替客观评价标准,不能仅从文章和事件的某一结果来看待整体。其次,要学会引导学生站在读者的角度看作品,学会设身处地,宽容谅解。香港大学心理学博士岳晓东说:“学会倾听,才能学会理解与尊重。”学会运用心理学理论,去推断行为背后所蕴含的意识和信念,去剖析作品人物行为中所包含的信念,以更好的理解、尊重和宽容作品。

语文学习“需要我们对现状永不满足,需要我们创造奇迹。心中对于完美无法抑制的渴望,促使我们不断地追求卓越,不断挑战极限。”对于学生也是如此。在语文学习中,作为语文教师只有在不断发现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地改变、提高和完善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平,才能使我们心向着孩子,使我们的孩子富有童心童趣、使我们的孩子心灵更加纯洁善良、文学梦想更加斑斓和美丽,也才能使他们的语文学习更加芳香四溢。

参考文献:

[1]韩亚歌.教育者要善于点燃激情[J].徐州市教育学会,2008,(4).

[2]刘小枫.诗化哲学[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7,(2).

[3]刘小枫.诗化哲学[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7,(2).

[4]王强.新东方文化[M].北京: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2003,(1).

[5]李百珍.青少年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D].北京师范大学,1999,(3).

[6]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M].上海:华东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

[7]阿红.诗的诞生[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7,(5).

[8]马克思,范梅南.教育的智慧[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0).

上一篇:浅析聆听在音乐欣赏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