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野中的影像

时间:2022-09-12 09:00:34

跨文化视野中的影像

[摘要]2002年上映的港产影片《无间道》与2006年上映的好莱坞电影《无间行者》,是影像跨文化传播的一个比较成功的范例,两部影片虽然源于同一剧情,却演绎出了各自不同的文化内涵与风格特征。港版《无间道》与美版《无间行者》,既为华语电影参与国际化合作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和电影原创剧本的输出提供了良好示范,同时也为影像跨文化传播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照对象。本文即尝试在跨文化的视野中,对两部影片的叙事要素与结构做出简要对照分析。

[关键词]影像;跨文化;《无间道》;《无间行者》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6-0053-03

2003年,当《无间道》三部曲以前所未有之势在香港创下1亿港元的票房奇迹之后,却没有就此退出历史舞台,而是凭借其耐人寻味的原创剧本吸引到了好莱坞片商的注意。著名影星布拉德·皮特创办的“B计划”电影制作公司率先与寰亚电影公司接洽了购买剧本改编版权的事宜,2004年,华纳兄弟电影公司与“B计划”展开合作,最终以170多万①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并开始着手进行影片的翻拍。《无间行者》虽然是一部翻拍片,在故事情节上与《无间道》同出一辙,但却并非是一次简单的照搬照抄,马丁·斯科塞斯担任导演,使得《无间行者》在原版的基础上融入了不少新的内涵。可以说,两版影片在不同的期待视野中,从不同的侧重点出发,演绎出了各自的文化特色。本文将就两部影片的叙事要素与叙事结构进行简要的对照分析。

一、电影文本的叙事要素

首先,从人物设置上来说,《无间行者》与《无间道》有着较明显的出入,而这又正是影响和辅助影片叙事向不同方向深入的要素之一。如下表所示:

《无间道》与《无间行者》两部影片在几组主要人物数量的编排与设计上即存在着差异,其一是在警方知情人方面,在《无间道》中警方知道陈永仁真实身份的只有黄志诚警司一人②,而在《无间行者》中设置了奎恩和迪克曼两个人物,奎恩与黄志诚的角色相对应,迪克曼则在影片结尾枪杀了黑社会在警察内部的卧底科林·苏利文,从而造成了两版影片结局上的最大区别;二是女性角色方面,《无间道》中的女性角色主要有三个,分别是心理医生李心儿、刘建明的未婚妻Mary以及陈永仁的前女友May,而《无间行者》中则“合而为一”,只设置了心理医生玛蒂莲一个角色,她既是科林的女友,又与比利情感纠葛。此外,关于陈永仁和刘建明、比利和科林两对卧底的家族背景,《无间行者》也做了更多的交代,比利出生在南波士顿满是罪犯的不良记录家庭,虽然考取警校,却还是被派往黑帮做了一名卧底,而科林则正是因身家清白,才被弗兰克选中,成为了安插在警局内部的一个“内鬼”。相对应的角色,在《无间道》中,陈永仁与刘建明的家庭背景如何,则几乎完全没有提及。③另外,对于黑帮头目的角色,《无间道》中的韩琛只有一个身份,而《无间行者》中弗兰克在身为黑帮老大的同时还是向联邦调查局提供情报的线人。

其次,从对结局的处理而言,《无间道》与《无间行者》在警方卧底最终决定铲除黑社会老大的动机上,也存在不同的解释,《无间道》中刘建明因警匪两种身份产生的矛盾处境而痛苦不堪,渐渐偏向于销毁自己的卧底证据,“做回好人”,所以才会在影片结局处与陈永仁合作,抓住韩琛的犯罪证据并将其击毙。而《无间行者》对这一情节的处理,则是起因于科林得知弗兰克是联邦调查局线人,担心自己被出卖,才痛下杀手。

再次,从时间与空间的编排来看:时间上,《无间道》中剧情展开的时间就是拍摄影片的2002年前后,电影中出现过明确的年份和日期指示;《无间行者》则模糊了这一方面,只在开篇表明故事发生在几年前的波士顿,没有具体的年月。空间上,《无间道》中主要展现的场景是香港繁华的街道与高楼大厦,剧中人的形象设计也多是干净光鲜、西服革履,像是影片中的“天台戏”,高大建筑物上的玻璃幕墙映照出天空中的云彩,人影绰绰之际,透露出一种都市镜像之感;《无间行者》则取景于波士顿爱尔兰裔移民聚居的旧街区,“穷街陋巷”中处处是斑驳的墙面,凌乱的街景,人物形象上也是破衣蓬头、脏话不断,渲染出一种旧工业城市的氛围。

由此可见,《无间道》与《无间行者》虽然剧情相似,但在人物设置、结局处理与时空编排等叙事要素方面又都存在着较大的不同,这些不同为两版影片的创作风格所服务,发挥的效果各有优劣。以两版影片中对于主要角色的背景介绍来看,《无间行者》中比利与科林因为各自的家族背景,被选择地成为卧底,他们的社会身份并不全然是他们的真实身份,而一切倒错的由来,只是因为出身而决定,这样的角色背景铺垫,很好地将人物融入到当时的历史环境当中,反映出了美国社会中的问题与阴暗面。《无间道》中则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角色存在的背景,而是用较多的时间与篇幅,描写了警司黄志诚与卧底陈永仁之间的私交,虽然没能体现出对于社会问题的关照,然而在人物情感关系的铺垫与宣泄上却是更胜一筹。

二、电影文本的叙事结构

《无间行者》根据《无间道》的剧本改编而成,但并非是一次简单的重复,两版影片有着同一的情节发展主线,然而,如果从叙事语法来看,则又有着各自不同的文本结构。在本节中,笔者将首先尝试以当代电影理论中的格雷玛斯符号矩阵模型为依据,对影片《无间道》做出分析,然后再由此出发转入《无间行者》的文本之中,与其三角形文本结构进行对比,以期把握两部影片在叙事侧重上的不同文化侧重。

格雷玛斯的符号矩阵模型④如下图所示:

由此,因为《无间道》当中,一对主要的对立范畴是正义与邪恶,而代表正邪双方的正是影片中的两位主人公,陈永仁与刘建明,如果将陈永仁规定为矩阵模型中的S项,则矩阵模型呈现以下结构样式:

可见,同为卧底的陈永仁与刘建明分别处在正义与邪恶的一方,相互对立,黄志诚作为陈永仁的上司,处于与刘建明矛盾但不直接对立的位置并与陈永仁一同构成警察一方。同样,韩琛控制着刘建明,处于与陈永仁矛盾但不直接对立的位置并与刘建明一同构成黑社会势力一方。而且,被派往黑帮做卧底之后,陈永仁自然成为了韩琛的手下,而刘建明当上警察,则又与黄志诚构成了同事关系,也就是说,矩阵当中四个节点上的人物彼此之间全部发生关系,推动着剧情的发展。然而,与一般警匪片不同,《无间道》中陈永仁与刘建明均有双重身份,陈永仁虽说是警察做了卧底,但十多年黑帮生活,身不由己地参与犯罪,已经使得他难于脱离黑帮成员的社会身份。刘建明是黑帮植入警局的“内鬼”,但光明正大的生活,前途平坦的仕途以及和女朋友之间温馨的情感,都使得他想抹去自己的历史,警察的社会身份在他的身上也已生根。从这个层面来说,陈永仁与刘建明的关系是否能够保持完全的对立,能否以如此的形式纳入到矩阵模型当中,就成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克·杰姆逊是以符号矩阵进行具体理论实践的杰出代表,他的批评实践常被当作经典范式出现于各种著述中。其中他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一书中对《聊斋志异·鸲鹆篇》的分析以及他运用符号矩阵对《吉姆爷》(康拉德)的解读等都十分知名。⑤因而,笔者借鉴了杰姆逊的一些符号矩阵分析方法,对以上《无间道》的矩阵模型做出调整,从而得出以下图示:

从上图中不难看出,正义与邪恶是影片中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如果将这两个概念置于矩阵之中的S与反S两方,相对来说,则比陈永仁与刘建明两个人的对立更加稳固。由此推导,矩阵中非反S与非S两个节点,则分别为非邪恶与非正义。对应人物来说,处于非邪恶与非正义组合中的是刘建明,正义与非邪恶组合中的是黄志诚,邪恶与非正义组合中的是韩琛,而正义与邪恶组合中的则是陈永仁。这样一来,人物成为了两个构成性符号素的复合与交叉,陈永仁与刘建明角色身份的复杂性也从而更加明晰。

如前所述,《无间行者》对于《无间道》的改编并非机械性的重复,而是一次跨文化的再创造,这样的创造融入了不折不扣的美国文化与社会现实,从而使得影片具有了较高的艺术价值。从影片中的主要角色设置来说,《无间行者》与《无间道》的最大不同在于,《无间道》中拥有卧底身份的是陈永仁与刘建明二人,而《无间行者》中,除了比利与科林,黑帮头目弗兰克也被设计成了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线人。这样一来,原本故事中的对应关系被打破,如果仍用S、反S、非反S与非S的符号矩阵来分析影片的话,则无法显示出弗兰克身为卧底的这条线索。所以,为了更好地说明电影的文本结构,笔者尝试以一三角形图示来进行解释说明。在几何学的观点看来,三角形是一个真正稳固的图形,同时,三角形的叙事亦是一种古老的文本建构方式,很多文艺作品中,都可以看到这样的三角形结构,当今理论界,三角形图示常常被应用于文学、戏剧以及电影的文本分析之中。由此,《无间行者》的三角形文本结构如下:

如图所示,如果将比利、科林以及弗兰克分别置于三个节点之上,构成一个三角图形结构的话,那么影片的文本结构就会生成如下图解:其一,从通常意义上代表正义的一方来看,警察与联邦调查局所属的国家权力机构分别与三人发生联系,比利是特别调查组派往黑帮的一名卧底,他既与警察一方是共事的关系,同时也是弗兰克的手下。科林作为一名黑帮成员,是弗兰克的手下,但进入警局工作之后,他又与警察成为同事。而弗兰克为联邦调查局提供情报,则构成了全片的第三条线索。所以,如果从立体上来看,就会形成一个三棱锥形。其二,如果从通常意义上代表邪恶的一方来看,黑帮组织与比利、科林、弗兰克也都构成联系。由此,比利、科林、弗兰克与警方四个关节点所组成的三棱锥形,同处于美国社会的球形整体之中,成为了既相互倾轧又相互制约的关系链条。可以看出,这样的文本结构揭示出了美国警匪之间难于截然分界的社会现实,几组三角图形的组合,既使影片叙事趋于严谨,同时又为剧情的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变的可能性。从《无间道》的矩阵模型到《无间行者》的三角形图示的转化,是马丁·斯科塞斯对剧本改编二次创作的结果。

综上所述,从对《无间道》与《无间行者》的影片综述中可以看出,两版影片具有以下特点:其一,《无间行者》是根据《无间道》的原创剧本翻拍而来,这在中美电影史中尚属首例,然而,两部影片虽然剧情基本一致,但又并非原样照搬,两部电影中都分别融入了创作者不尽相同的文化表述;其二,《无间道》与《无间行者》在各自的国家和地区都取得了较好的票房成绩,并得到各大电影节的认可,在本国或本地区以外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些特点使得两部影片在跨文化传播的视野中具有了比较研究的意义,因为在《无间道》与《无间行者》两版影片的影像传播中,相异文化间的理解沟通并非只是单向的编码解码,而是更加偏重于双向的交流与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跨文化传播得以实现。然而,《无间道》与《无间行者》两版电影所带出的跨文化传播现象,并不仅仅体现在表面上的一些商业或是电影节奖项上的成功,影片文本中拥有怎样的文化内涵,而这些内涵又是通过怎样的技巧得以有效传播的,才是两版影片在影像跨文化传播中的重点。

[注 释]

①张燕、唐宁采访/整理:《聚焦香港寰亚电影有限公司:访寰亚娱乐副主席兼执行董事庄澄》,《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②警校校长叶Sir也是知情人之一,但电影开篇不久就已殉职。

③总警司梁Sir在高尔夫球场谈到要拔擢刘建明到内务部时,曾说刘的档案最干净,在情报科破案又多,但也只是一语带过,除此之外,关于刘建明的社会、家庭背景,则无从得知。

④A.J.格雷马斯著,吴泓缈、冯学俊译:《轮意见》,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⑤杰姆逊著,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上一篇:符号文本内外 下一篇:论北魏冯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