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的人性根源思考

时间:2022-09-12 07:59:47

犯罪的人性根源思考

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的社会现象。犯罪发生的原因有层次之分,可分为犯罪产生的直接原因、深层次原因和犯罪的根源。这里的犯罪根源是犯罪发生的最终原因。综合来看关于犯罪根源的理论学说,我们发现很多学者对犯罪根源的解读侧重于社会本位,强调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制度对犯罪的决定性作用。这种研究方法是从社会本位的角度出发,较少或根本没涉猎从个人本位的角度来解读犯罪的根源,忽视了对人和人性的研究。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同样会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人与社会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人和人性更具有动态性。“对犯罪根源的研究,只有建立在对人性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才具有本质上的合理性。”因此,要研究犯罪的根源问题,必然就要涉及到具有终极意义的人性问题。

一、关于人性善恶的解读

人性是什么?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在形形的关于人性的理论中。主要有:性善论、性恶论、有善有恶论、无善无恶论。各种观点的支持者们,通过对人性的解读来阐述犯罪的原因。从而来解释犯罪行为发生的原因。

(一)性善论

孟子是性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此说认为,人性是善的而不是恶的,人性天生就有为善的趋向,人们能努力的培养它,就能发展它;不能努力的培养它,则会丧失它。“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是区别人与其他物种的关键所在。性善论者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但性善只是人性的开端,并不是说人就一生为善,强调社会环境对人的道德品质重塑的作用。人们之所以犯罪,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使人们沾染了污垢之气,才为犯罪。

(二)性恶论

性恶论者认为,人从生下来开始就具有了邪恶的本性。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认为,“人性恶,其善者伪也。性恶者,以为人生皆得恶性也;伪者,长大之后,勉使为善也。”西方的学者们也大多赞同性恶论。加尔文“信奉人的完全堕落”,并认为堕落的人“倘若不被管束,那么在残忍凶暴方面,他就会远胜过所有的凶禽猛兽。”性恶论者主张,人生来就具有贪财、自私、好色的生理本能,若不对这种恶进行规制。就会产生犯罪的结果。

(三)有善有恶论

战国时期的世硕主张人性有善有恶论,认为人性之中善与恶是两种生而有之的因素,如果养善,就能为善人;如果养恶,则会成为恶人。西汉末年的杨雄提出了性善恶混论,认为“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有善有恶论者认为,恶是人性的组成部分。但这种恶可以通过教育、规制而被克制或导向善。人们之所以犯罪,便是人性之中的恶没有得到有效的规制,而被激发出来。

(四)无善无恶论

道家推崇人性无善无恶论,即人性自然论。老子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即人的本性犹如婴儿刚出生时的那般清纯朴真。所谓“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因此人性本身不是犯罪产生的原因,反倒是后天的统治者的统治而导致人性的丧失,导致人们多为恶行多为犯罪。在无善无恶论的支持者看来,“无为”、“自然”才能维护人本来天真纯朴的人性,也才能塑造一个无犯罪的社会。

二、犯罪的人性基础思考

上述对人性善恶的思考都在假设的基础上去现实中寻找人性表现来加以印证,所以对人性善恶的认识非常的困难。我们无法通过实证的研究来进行系统的论证。但我们可以从经验的层面上来进行实证的研究。从经验的层面上我们可以看出,作为人性外化的行为非常的复杂,有时表现了人性善,有时又表现了人性恶。但人性之中的善恶并不是均势的,人性之恶表现的更为普遍一些。人类自私为恶的可能性远比为善的可能性要大,尤其是在有利益冲突的时候,人性之恶表现的更为突出。总的来说,人性的恶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私

人都具有利己的本性,都具有趋利避害的天性和自我保存的本能。在原始社会。人们会为了占有有限的猎物而相互厮杀;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会为了占有某种有利的资源而展开相互竞争。人的这种自私是天生的,有学者指出基因自私是人性自私的自然之根。人类的自私性决定了其行为往往具有利己和排他的特性。在进行利益竞争时,人们往往会争先恐后,利用各种手段满足自己的利益。甚至不惜损害他人的和公共的利益。

(二)攻击

人的攻击性是给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包括殴打谩骂他人、争吵、毁坏他人财物等。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攻击是对挫折的一种普遍或不可避免的反应。是一种原始的本能的冲动。正如马克思曾说过的,“人来源于动物的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可能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的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和人性的差异。”攻击性一开始是一种原始的裸的兽性。随着文明的进步。这种原始的兽性相对被剥离出来,开始带有了文明的色彩。但正如马克思论述过的,人永远不可能摆脱兽性,也就不能摆脱攻击性。

(三)嫉妒

嫉妒是指,与他人作比较,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比如名誉、地位、钱财、权势,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怨恨、愤怒和失落感。嫉妒的本质是对某种精神追求的缺失,是个人对未来缺乏自信的产物。心理学者研究表明,嫉妒的根源与潜意识的情绪有关,不是意识的自我能完全控制的。嫉妒感强烈时,会使人对被嫉妒者疏远、贬低或者攻击,严重时。会使人的精神系统严重失控,从而产生不可预知的严重后果。

(四)

欲望是人性的组成部分,是人生来具有的。这也是人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心理因素。欲望可分为利欲、权欲和。弗洛伊德指出,“本能是历史地被决定的”。欲望作为本能的一种表现,它不可能超出历史的结构。历史条件的变化也就决定了欲望的有效性和必要性是有限度的,人们对欲望的满足不是绝对的。但人的欲望偏生具有不知满足的特性。人们通常会对自己所得的利益、权力和性不满意。从而采取各种手段去追求更大的更多的利益、权力和性,甚至不惜铤而走险。

三、人性之恶在犯罪根源中的地位和对其的控制

根据马克思的内外因原理,我们可以得知人性之恶是犯罪产生的内因,是犯罪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和根本原因;而不良的社会因素是外因,是犯罪得以产生的环境和土壤。相较之下,内因,即人性之恶在犯罪的产生过程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一)人性之恶是犯罪的心理动因和原始动力

自私、攻击、嫉妒和等人性之恶深深的植根于人性之中。人性之恶的相互激化是构成一切犯罪的内因。自私使人做事以利己为目标而排斥他人:攻击性使人在特定时候危险性大增,甚至有暴力犯罪;嫉妒使人的心理严重失衡,精神系统失控,使人的报复性被激发出来:会使人不择手段去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惜危害社会。然而人性原恶不必是人性恶本身,原恶是可能为恶的某些状态,是人与生俱来即有作恶的潜在心理因素或动机。是思想意识层面的恶因。恶是已经证实了的对人类或他人的危害行为。

(二)对人性之恶的控制

人性之恶存在于所有人的生命过程之中,但是并非所有的人性之恶最终都会演变为犯罪,潜在于人身上的恶性通常手到两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方面受到内在的、自觉的因素的制约。即人们接受文明的教导,或者对自身条件的充分估量。有意识的抑制人性之恶:另一方面受到外在的、强制的因素的制约,最主要的是受社会规范的规制。社会通过制度各种社会规范来指引和控制人们的行为,利导人性为善而弃恶,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虽然关于人性的问题,至今仍没有一个定论、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忽视从人性的角度对犯罪根源的探究。笔者通过研究,得出如下观点:犯罪有其内在的人性之恶的基础,人性之恶是犯罪产生的心理动因和原始动力。人类社会要取得不断的发展,必须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规制人性之恶,这对于我们预防犯罪提出了新的要求,规制人性之恶的道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上一篇:社会服务项目管理对社会工作实习的作用探讨 下一篇:试论民用建筑中结构节能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