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学习的过程就是体验成功

时间:2022-09-12 07:24:51

体验学习的过程就是体验成功

摘要 数学教学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在探究中解决问题,在摸索中主动接受知识。教师以挑战性问题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好胜心理,必然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从而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关键词 计算教学 教学反思 计算圆周长

片段一

师:圆是一个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我无法用直尺测量它的长度,你们有办法吗(学生或自己动手自主探究,或自由组合,合作探究)?

生1:我用纸条在杯口围一圈,剪去多余的,测量纸条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生2:我在硬币上作个记号,硬币在直尺边上滚一圈,直尺上的刻度就是硬币的周长。生5:我用线在圆珠笔上绕5圈,测量出线的长度,再除以5就得到圆的周长。生4:我们的方法最简单,我们把胶带上正好截下一圈,测量这段胶带的长,就是圆的周长。

师:很好,大家用各自的方法测量出了自己的圆的周长,方法都很好,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那么要测量黑板上这个圆的周长(师画一个圆),怎么办呢?猜一猜,圆的周长可能与什么有关?

生5:直径。生6:半径。(为什么)因为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师:那么圆的周长和直径、半径究竟存在什么关系呢?用你们量出周长的圆,再量出它的直径、半径,让我们自己在实验中寻找答案吧。

反思

数学学习的探究动力,首先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内在需要,探究内容也应具有挑战性,从测量圆形实物的周长中积累了一定的操作基础,而在动手操作中,学生全部动起来,全部参加到学习体验中,尝试努力,以获得成功。在此基础上,教师以挑战性问题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好胜心理,必然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从而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片段二

交流一下,直径分别是多少?你认为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学生汇报数据,师板书:

师:观察这些数据,它们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想的?

生:直径变长,周长也变长,但周长都大约是直径的j倍。

师:是这样吗?我们来看看(逐个检查)……还真是这样的,那么3倍多到底应该是多少呢?我们把周长和直径的比的比值求一下看看,除不尽的结果保留两住小数(学生用计数器计算,师板书比值)。这些比值都不是完全相同的,为什么?周长和直径的比值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你们是怎样想的?

生1:我看了课本,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的比值叫圆周率,约等于3.14。生2:我们组给这些比值求平均数,等于3.15211428,所以我们猜这个比值大约是3.15。

反思

数学教学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在探究中解决问题,在摸索中主动接受知识。在教学中,让学生先测量,并对关系作出大胆的猜测。然后再让学生用计数器计算,验证猜测,而以所得的比值不完全为契机,再次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学生能得到测量不准确的直接原因和用求平均数方法来解决问题的策略,也有人从课本上找到了答案,让学生真正经历了学习活动的过程。

片段三

师: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早在2000多年前就算出了圆周率的周长是直径的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这个倍数精确到六位小数的人。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在电子计算机的帮助下,圆周率已经算到小数点后面2000多亿位,但仍然没有算完,这证明这个倍数是个小数。填写空格,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生1: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生2:也就是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

反思

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无限不循环小数,这是我国古代数学家漫长而艰苦探索的结果。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从阅读有关圆周率的数学资料中体会到科学探索的艰辛,数学家们崇高的理想、不懈追求的精神和我们祖国灿烂的文明,以此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

片段四

师:黑板上还有一个圆,你知道它的周长是多少吗?怎么求呢?小组讨论一下,并说出理由。

生1:我测量它的直径。(用直尺量得20厘米)圆的直径是20厘米,而它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均等于3.14,也就是说周长大约是直径的3.14倍,所以圆的周长大约是20×3.14=62.8(厘米)。生2:我来测量它的半径。(测量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圆的半径是10厘米,所以直径是10×2=20(厘米),周长是20×3.14=62.8(厘米)。生3:有些圆不好测量,只要知道圆的直径或半径,就可以计算出圆的周长,不用再测量了。

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并强调培养学生的数感,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感受数学,自觉地从数学的角度和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观察,理解和解释实际问题。新的教学理念对计算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需要不断思考,重新认识计算教学的功能,切实改革计算教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促进数学思考,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计算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不用计算也能解决的问题也就没有必要列式计算了。而在实际需要的刺激下,学生又从直观形象的测量操作到抽象概括的计算,实现了数学学习质的转变,在学习中体验了数学知识的形成到发展,在挑战中增强了信心,体验了成功,也感受到了艰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端正了学习态度。

上一篇:优化教学思路,倡导轻松学习 下一篇:“眼手协调”训练让游戏活动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