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产业链监管,提高产品质量

时间:2022-09-12 03:10:51

加强产业链监管,提高产品质量

【摘要】“来伊份”毒蜜饯事件曝光后,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而此次毒蜜饯事件的根源则是企业对上游产品的质量监督力度不足。本文详细分析了以“来伊份”为代表的零食零售企业在食品供应产业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与优质企业的食品生产、销售途径相对比,为该行业在加强产业链生产效率、提高产品生产质量方面提供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产业链,食品安全,质量监督

2012年4月,央视《消费主张》节目曝光了“来伊份”等企业所销售的蜜饯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给蜜饯制造和销售行业蒙上了一层阴影。而超过50%的毛利率来自蜜饯产品的“来伊份”更是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也让以来伊份为代表的零食零售行业的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了当下讨论的热点。如何既保证相关产业的正常盈利,又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产品再次成为了值得深究的问题。

一、事件起因:对上游企业监管不利

“来伊份”的招股说明书中的有关内容显示,最近三年来伊份的违法违规记录中因食品添加剂含量较高或超标导致受罚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便是位于整个产业链上游的供货商。与传统的零售商经营方式略有不同,来伊份将发展重点放在产品研发和销售之上,其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都外包给其他供货商。由于本身并不参与具体的生产活动,理应格外关注上游供应商产品的质量情况,在产品的质量检测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

非常遗憾的是,来伊份并没有在蜜饯类产品的质量检测方面给予应有的重视。来伊份的蜜饯供应来源主要是一些中小城市的小型加工厂,当地相关部门对产品的生产监管本身就不到位。而来伊份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又不充足,没有对收购到的蜜饯产品进行充分的检查。加上来伊份不断降低进货成本,压榨上游供货商利润空间,逼迫部分供货商不得不重复使用原料,或者采用一些价格更为低廉的非法食品添加剂或者劣质水果,给终端所销售食品的安全造成了较大的隐患。

虽然来伊份的高层领导曾经表示,公司产品的生产、包装过程经过了严格的审查,但采取该途径将导致很高的成本,也会分散公司的业务核心。如果给本身利润空间不大的蜜饯进行昂贵的质量检测,将大大降低企业的利润率。为了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来伊份便采取了抽检的方式。但抽检的不完整性大大增加了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风险。即使来伊份对供应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质检部门的权力有限,再加上抽检的可暗箱操作性,仍然不能保证蜜饯质量的100%达标。再加上产品入库后对保管措施、储存环境的监管不到位,蜜饯的质量可谓是问题重重。

除了公司对食品质量的监管不够,来伊份近几年来的高速扩张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食品安全问题的集中爆发。三年的事件里,来伊份的连锁店数量连番三倍,但随着连锁店数量的增加,公司不得不加大对蜜饯原材料的采购数量,而对各方面的监管进一步放松,供货商更加鱼龙混杂,检测覆盖、执行能力也进一步减弱。

二、给食品加工销售行业的发展启示

(一)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

对于以零食零售为主业的来伊份等企业来说,由于其自身不参与蜜饯加工生产,对所售蜜饯的质量并没有较为清晰全面的直接了解,就格外需要加强对上游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进行监督检查,在质检工作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金,从而避免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给消费者和企业品牌带来损失。同时,对产品进入企业后的后续过程也应制定相关规定进行量化约束,如仓储、运输条件,以保证所售食品的安全性、卫生性、健康性。

(二)加强对上游企业的资格审查

要保证最终销售食品的安全性,对自身不从事生产的食品销售企业来说,选择信得过的上游供货商十分关键。因此,在零食零售类企业的未来发展过程中,应不断加强对上游企业的资格审查工作。在初期筛选供货商时应全面考察供货商的资格条件,除进行证件审查外,最好通过实地调研等形式了解供货商的实际生产状况,从而从源头上保证供应食品的安全。同时,还应对供应商的供货资格进行定期审查,对质量出现不合格的供应商应取消其供应资格,并在全行业内进行警示,促使供应商主动提供优质产品。

(三)提高监督和执行力度

监管部门的话语权不足,会使得出现的问题得不到正确的解决,从而造成更大的危害。因此,零食销售企业应进一步加强监管部门的监督力度,并对其监督结果加以足够的重视,真正做到有法必依,将质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一一解决,让质量检查真正起到应有的督促和把关作用,保证销售的食品的安全和健康,为企业赢得良好的商业信誉。

(四)合理制定原料采购价格

在来伊份事件曝光后,部分供应商透露致使他们使用劣质添加剂、变质水果,重复使用浸泡液的原因是下游收购商出价太低。零食从开始生产到最后的出售是一个完整、环环相扣的过程。如果下游的收购商过分压榨上游供应商的利益,必然导致上游厂商采取非法的降低成本的行为以维持其盈利水平。因此,对零食零售企业来说,应该主动调整发展策略,提高公司运营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从而保证能够以较为合理的价格采购到优质的产品。而对供货商来说,应时刻保持着较高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不能因要保持收入而采用存在质量问题的加工原料。若意识到采购商开出的条件对自身不利,应采取合理的手段与之协商,而不是将供应商和采购商之间的矛盾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这样既不利于最终产品出售的企业的发展,也断送了供应商自身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罗震,霍徐丽,“坚守质量与诚信打造食品安全产业链”,《肉类工业》,2011年第7期;

[2]栾汝朋,孟庆翔,张峻峰,赵金石,任丽萍,周振明,“牛肉产业链全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中国农学通报2012,28(06):252-256;

[3]张曼,陈春义“我国棉花产业链安全分析”,《天津工业大学学报》,第30卷第2期;

[4]“毒蜜饯致来伊份遇滑铁卢式打击祸起产业链外包”,人民网,,

[5]“来伊份事件给老字号扩张敲警钟”,人民网,,2012年5月30日阅读。

上一篇:SNA与MFS的比较与思考—基于金融工具分类 下一篇:企业“基准—样板”成本控制标准设置问题的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