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时间:2022-09-12 02:21:35

多媒体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课堂在空间上由教室扩展到了天涯海角,在时间上延伸到了上下五千年。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了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增加了教材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大大缩短了学生的认知过程。借助形、声、色的神奇配合,不仅为教师提供了高效率的教学手段,也同样为营造快乐课堂提供了有效途径。

一、超越时空,诱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求知识、探究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写景的课文很多,语言优美,描写生动,可学生由于受生活经验的限制,缺乏时空的概念,很多景点没有身临其境,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手段很难让学生与文字产生共鸣,学生也就难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巧妙地运用多种多媒体手段超越时空,把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转换为鲜艳的色彩、鲜活的画面展现给学生,就形成听觉、视觉的冲击,真正领略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美景,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五彩池》一文,五彩池不仅形奇,还色奇。尽管课文描述的景色非常美,笔者也用充满激情的语言诱导学生,学生也反复诵读优美的语言文字,但体会五彩池的自然景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还是比较抽象的,不能激发学习兴趣。这时,笔者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美丽的五彩池的风光, 再配上优美的音乐及恰当的解说,学生顿时被深深地吸引,高兴得直拍手,他们深有感触地说:“哇!五彩池真神奇呀!今年假期一定去看看!”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学起课文来也劲头十足,学习兴趣顿时提高了。

二、视听并茂,趣化课堂氛围

小学课文文质兼美,渗透一定的科学道理。多媒体课件视听并茂,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化难为易。如《小壁虎借尾巴》是围绕一个“借”字而展开叙述的童话故事。教学重点之一是让学生了解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和动物尾巴的用途。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大自然中,观看体会各种动物的尾巴的不同用处,动物们的形象声音让孩子沉醉其中。这时趁势提出:这里有一个特殊的动物,它长着特殊的尾巴,你们想认识它吗?这样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对动物尾巴的作用特别感兴趣,马上自觉投入到学习中,对探索壁虎尾巴的特殊性特别感兴趣。在读题质疑后让学生观看小壁虎借尾巴全过程的课件演示,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真正做到了在乐中学,学中乐。

三、创设意境,丰富审美感受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语文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审美素材,但由于学生对大多数内容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因而影响了审美情操。多媒体技术能冲击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制造课堂的小高潮环节,形成一个动静和谐场景,有效地使学生审美意识发散、提炼、升华。如教学《鸟的天堂》这篇课文时,笔者先播放鸟的天堂的录像片。动听的音乐、优美的画面,不仅让学生了解欣赏了鸟的天堂美丽、神奇的景象,而且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得到了美的陶冶。

四、拓宽视野,激发创造潜力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定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多媒体电教手段从不同的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形成学生大脑皮层多个兴奋点,达到了多方位激发学生创造潜力的效果。

1.再现情境,培养想像力

如教《惊弓之鸟》一课,学生对更羸只拉弓不射击就把大雁射下来不理解。学生初读课文后,运用多媒体演示大雁落下的过程,大雁的嘶叫声及拉弓声响彻教室,学生的观察思考也聚集在这响声。学生对雁落的情况进行了创造性地想象和合理的推测。这样,生观察动画,自己领悟,找寻到了答案,不仅突破了重点,还焕发了学生的想象力,领略到了造创的愉快。

2.提出质疑,发展求异思维

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须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借助多媒体的形象性,引导学生多思考,是一种思维技能的训练。如教《乌鸦喝水》中,学完了课文后抛出:这真是一只聪明而又有耐心的乌鸦啊!会想出好办法,自己喝到水。大家动脑筋想一想,你能有其他的办法让乌鸦喝到水吗?接着,演示课件,荧屏上出现一只乌鸦,满脸愁容。这有趣的画面,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并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中,把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激发出来了。

总之,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只有合理、适时、巧妙地使用这片绿叶,才能使教学有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才能增强语文内涵的深刻感染力,才能真正让学生置身于愉快的学习氛围中。

上一篇:有法 有趣 有效 下一篇:小学生语文课外学习指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