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导互动为中心的多元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观察

时间:2022-09-11 09:49:16

以学导互动为中心的多元教学模式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以学导互动为中心的多元教学方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外科护理学的教学效果。方法以本校护理专业2010级中专两个班的各6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为3班的同学,采用常规多媒体教学,观察组为4班的同学,采用学导互动为中心的多元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通过在学期末对学生进行该学科的考试和问卷调查进行综合分析评价,评定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①笔试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学导互动;多元教学;外科护理学;应用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学导互动”意味着传统教学方式策略的改革,已经逐渐被引入课堂的教学中,被广大师生喜爱和接受。所谓“学导互动”,就是指教学的主体为学生,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教学过程,特征主要为课堂讲授、讨论,通过参与特定形式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1]。当前中职护理教育中“外科护理学”普遍存在许多缺陷,例如教学内容多、课时时间紧、学生人数众多和常规多媒体教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职学校应当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综合型护理人才,就应该将以往的教学方法加以改变,在教学中应用互动的学习方法,将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达到最佳的效果[2]。为了使外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提高,我们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实行了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采取以学导互动为中心的多元教学方案,系统有机的结合多种教学元素,综合评价该教学方案的效果,以观察该方案的可行性,现将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以我校三年制中专护理专业2010级学生为研究对象。3班的60名同学采用常规多媒体教学为对照组,4班的60名同学采用学导互动为中心的多元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为观察组。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入学成绩、健康状况及学习态度等方面比较均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以全国卫生职业院校规划、科学出版社《外科护理学》第2版为教材,以相同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案及教学计划按照教育部的统一规定,由相同的老师对两个班的同学进行授课。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将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及备课内容进行讲授,学生听课并做笔记。观察组采用以学导互动为中心的多元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主要内容如下:老师将要在课堂中讲授的内容提前告诉学生,并提出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思考题,在课前学生自学课堂讲授内容并将相关思考题的答案找出,以便在课堂中进行互动教学;根据学生通过自学后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老师主要详细讲解和指导一些重难点问题及在学生中较多关注和突出的问题,同时结合课程设置情况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型等进行多元教学。比较两组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及分析调查问卷的情况。

1.3效果评价教学干预完成后,在学期末对两组学生通过书面考试、问卷调查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

3讨论

3.1常规的传统教学模式存在有很多的弊端,被称作“灌输式”、“被动接受式”教学。学导互动多元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近年来被提出来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种种局限性被这种模式打破,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得到极大的重视,教学中的主体分别由学生和教师共同担任。该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①能够使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得到全面的培养、提高,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使教学功能由教给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转变。②这种教学法采取的是双向沟通的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听教师授课,而且还能提出自己的见解、观点,与教师、同学共同探索知识,使课堂教学由原来的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探索知识的过程,让学生由以前单纯的受教育者转变为课堂真正的主人。③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空洞说教,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组织教学方案;教学中的难点、疑点问题教师不能再回避或者绕开不讲,相反,教师必须大胆而积极地面对学生的困惑和难点展开分析讨论,还要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问题,学生的疑难问题在思考的过程中得以解决。传统的讨论式教学法虽然在本质上是一种互动式教学法,但互动的形式和深度都有所欠缺,有待于拓展,需要用更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来加以创新。而学导互动教学法则是传统的讨论式教学法的进一步发展。学导互动教学法的主要内容是:教师将每堂课的内容分为几个主题,课堂上围绕这些主题内容教师与学生展开双向信息交流;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教师通过讲授、示范和指导,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到主导作用,学生则通过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来学习和探索知识,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3]。

3.2李明珠等[4]在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中对3个专业的学生采用了“学生主体性引导互动教学法”,包括中医学专业、中医学专业针灸推拿方向、中医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发现60%的学生认为“学生主体性引导互动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的学习成绩良好,无60分以下的学生。张卫红等[5]在症状学理论的教学中采用了提问式互动教学法,该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其他研究者[6]采用双主互动教学模式进行急诊医学教学,结果显示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研究者[7]对60名护理中专生的《外科护理学》采取了学导互动多元教学模式,结果显示与常规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采用学导互动多元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学生考试成绩、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明显优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上一篇:医院管理中统计信息的重要作用 下一篇:前白蛋白和胆汁酸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