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研究

时间:2022-09-11 05:24:24

中国文化研究

1."勤苦乐迷",毕生精力献清史——戴逸先生访谈录 迟云飞

2.传播中国文化打造期刊品牌 龙协涛

3.跨世纪的梦想和追求 阎纯德

4.以了解之同情,寻众妙之门径 韩经太

5.坚持高品位,接续传统与当代 周思源

6.突出北京特色拓展胡同文化研究 彭庆生

7."文律运周,日新其业" 袁济喜

8.走在路的中间 方铭

9."和":如何实现从"天下"向现代政治国家的转移? 韩德民

10.中国古代美学中的儒道互补 张文勋,Zhang Wenxun

11.论泰州学派美学中的"下"范畴 邵晓舟,Shao Xiaozhou

12.先秦君子风范与《曹风·(尸鸟)鸠》篇的解读 姚小鸥,陈潇,Yao Xiao'ou,Chen Xiao

13."传统"中的"现代性"——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审父"意识 段江丽,Duan Jiangli

14.楚辞在文章骈俪化过程中的地位和影响 于景祥,Yu Jingyang

15.宋代题"访戴图"诗说 钟巧灵,Zhong Qiaoling

16.三圣慧然的禅学思想 杜寒风,Du Hanfeng

17.敦煌遗书中的早期《华严经》及其相关文献 李海峰,Li Haifeng

18.从文学革命、文腔革命到文字革命——瞿秋白文化革命路线图诠解 胡明,Hu Ming

19.清代汉学流派研究的历史考察及其评析 黄爱平,Huang Aiping

20.戎夏同源说——黄河文明探源之二 周及徐,Zhou Jixu

21.先秦两汉时期长城地带经济开发得失探究 马利清,Ma Liqing

22.释殷墟甲骨文中的"鹰"字 黄天树,Huang Tianshu

23.试论汉语名词句产生发展的语言及文化原因 黄南津,Huang Nanjin

24.晋东南成汤崇拜的巫觋文化意蕴考论 段友文,刘彦,Du Youwen,Liu Yan

25.敦煌写卷S.526考 张秀清,Zhang Xiuqing

26.南朝作家谢惠连、刘令娴考论二题 王人恩,Wang Ren'en

27.孔子和儒学在波希米亚和斯洛伐克的接受 [斯洛伐克]马力安·高利克(Marián Gálik),赵俊生

28.如何阐释和表述传统文论范畴——评刘方喜《声情说——诗学思想之中国表述》 党圣元,Dang Shengyuan

29.方以智,圆而神——读卢盛江《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 冷卫国,杨娟,Leng Weiguo,Yang Juan

30.引导中华文化的创新性阐释,推动中西文化的深层交流——"《中国文化研究》创刊15周年高层论坛暨‘胡同与北京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刁文慧

31."纪念徐霞客诞辰4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李方

32."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外汉学家眼中的中国文化"国际汉学研讨会综述 张书杰

1.关于近代思想史上的自由主义 耿云志,Geng Yunzhi

2.严复自由观再探讨 郭汉民,Guo Hanmin

3.晚清"自由"语词的生成考略 胡其柱,Hu Qizhu

4.民族危机下的中国自由主义——以20世纪30年代天津《益世报》为中心 禹江,Yu Jiang

5.顾嗣立的元诗研究 蒋寅,Jiang Yin

6.明代六经论的历史变迁及其学术意义 张德建,Zhang Dejian

7.论《儿女英雄传》与明清儒学的平民化 王昕,Wang Xin

8.诗性智慧与象山心学的诗学精神 石明庆,Shi Mingqing

9.大众窥视、规则建构与模写真实——从"八卦"的角度看《莺莺传》 李思涯,Li Siya

10."剿闯"系列小说版本及版本演变考 成敏,Cheng Min

11.论散体大赋生成于汉景帝时期的梁国 王增文,Wang Zengwen

12.道教科仪中的公牍文体略论 成娟阳,Cheng Juanyang

13."心"的传播——《碧岩录》公案"顿悟"策略探 李志峰,Li Zhifeng

14.儒家思想中的超越观 张华,Zhang Hua

15."观物之乐"与"天地境界"——邵雍三"乐"与冯友兰四"境界"之比较 程刚,Cheng Gang

16.明代博学思潮发生论 吕斌,Lü Bin

17.唐甄的省官思想 闫周秦,程华,Yan Zhouqin,Chenghua

18.鸟篆与东周南方文化 罗卫东,Luo Weidong

19.近代西学输入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赵旻,Zhao Min

20.试论中国凤文化的"历史素地"及其在文化类型学上的深层涵义 何丹,He Dan

21.太阳崇拜的历史演变及在郊祀仪式中的文学再现舷 张树国,Zhang Shuguo

22.读书不统观首尾,不可妄下批评——读《周代乡乐考论》札记 吕友仁,Lü Youren

23.高举"统观"旗帜,理应自省、自勉——与吕友仁先生商兑 李婷婷,Li Tingting

24.周代诸乐名义条辨——兼述礼书经注用辞通例 顾涛,Gu Tao

1.解史——论史学意识 栾栋

2.论上古礼制与文体的生成及《尚书》的性质 叶修成

3.从《仪礼》乐制的变通看周代乐礼的文化属性 漆子扬

4.关于中国回族"700年战斗历史"的文化反思 晁天义

5.顾准史学思想蠡见 解洪兴

6.《论语》中的"论辩"与孔子对言的态度 伍晓明

7."阴阳五行"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许树安

8.整合与开新——黄老政治伦理衍进的理论向度与学术趋势 王健

9.才性论与魏晋思潮 黄雁鸿

10.从上博简《诗论》看《关雎》的主旨 晁福林

11.辛弃疾与吕氏家族交游考二题 黄灵庚

12.元初书家题画诗论——以赵孟頫、邓文原、鲜于枢为例 王韶华

13.吴伟业札丛 朱则杰,刘崎岷

14.论当代女性小说中的流产叙事 乔以钢,何宇温

15.从《新青年》到《妇女杂志》——五四时期男性知识分子所关注的妇女问题 刘慧英

16.超越怨恨——论张爱玲创作中的主体间性思维 李玲

17.戏梦人生——论张爱玲《色·戒》与李安《色·戒》 陈戎女

18.中韩"批答"文书比较 沈载权,陈龙

19.论明季中国人的欧洲认识 钱婉约

20.论李渔小说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特点 何敏

21."潇湘八景"的诗情画意——兼论中国绘画对日本的影响 周阅

22.幽兰浥露异域红——贾斯汀·希尔《天堂过客》中的中国文化因素 张喜华

23.满族与"京腔京韵" 关纪新

24.论大足石刻半身佛和半身菩萨造像 龙红

25.浅谈秦兵马俑的审美特点 周韵曦

26.对古文论深层意蕴的有益探索——简评袁济喜的《中国古代文论精神》 陈传才

27.返回源始:中国美学研究的新态势——读邹华新著《中国美学原点解析》 冯畟

28.引领学术潮流建设精神家园——"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与《中国文化研究》发展"座谈会综述 孙海燕

1.博雅教育与文明互动 袁济喜

2."博雅":一种人文追求 张晶

3.博雅教育的内涵 左东岭

4.博雅文化与留学生教育 张德建

5.博雅教育与宗教研究 张华

6.后儒学的文化面向 高柏园,Gao Baiyuan

7."新儒学"、"后新儒学"、"现代"与"后现代"——最近十余年来的省察与思考之一斑 林安梧,Lin Anwu

8.儒家整体主义话语的后现代反思 黄卓越,Huang Zhuoyue

9.略论唐律的"不孝罪" 孙家红,龚汝富,Sun Jiahong,Gong Rufu

10.唐初史臣的近代史观析论 臧清,Zang Qing

11.论律赋的文体特征 郭建勋,毛锦群,Guo Jianxun,Mao Jinqun

12.关于少数民族文学经典进入"中国文学史"问题 刘志友,Liu Zhiyou

13.《风》《骚》诗脉与唐诗精神 李金坤,Li Jinkun

14.喻义及表现——古茶诗中茶的显喻一探 柯昌文,Ke Changwen

15.古代戏曲中的宗教剧及其特点 郑传寅,Zheng Chuanyin

16.论《大唐西域记》所载佛说《毗摩罗诘经》遗址 孙尚勇,Sun Shangyong

17.秦简牍书与西周文字的传承关系 孙鹤,曾广开,Sun He,Zeng Guangkai

18.《音声纪元》的版本叙说——兼谈研究简况与研究价值 娄育,Lou Yu

19.孔门弟子对文艺抒情本质的发现——"七十子后学散文"系列研究之五 陈桐生,Chen Tongsheng

20.乐教之为"六艺"先 夏静,Xia Jing

21.简论朱彝尊词论中的"清"美范畴——以《静志居诗话》为中心 陈晓红,Cheng Xiaohong

22.先进文化对文学的培育与变革 燕世超,Yan Shichao

23.评彭林教授的《评《周代乡乐考论》》 李婷婷,Li Tingting

24.关于《周代乡乐考论》和彭林先生的批评 罗艺峰,Luo Yifeng

25.高教社增订版《中国文化史概要》指瑕 于年河,Yu Nianhe

26.叶嘉莹对传统诗学研究的贡献 徐志啸,Xu Zhixiao

27.从个案通向整体,由精深臻于博通——《傅璇琮学术评传》、《傅璇琮学术评论》读后 李德辉,Li Dehui

28.吴伟斌《元稹考论》序 傅璇琮,Fu Xuancong

29."明清之际的中外关系史"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贾建飞

30.中国屈原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2007年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王孝强,徐辉

上一篇:史学集刊 下一篇:军事史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