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该怎样跟她们谈

时间:2022-09-10 11:30:46

因大二班班长怀孕了,新学期我被升格为班长,而原来的班员H老师和保育员W老师也进行了岗位互换。开学后,我们三个都干劲十足,很快投入到班级工作中,这让我们班在开学初的各项工作都完成得迅速而高效,我暗自欢喜。

可一段时间以后,W老师愁眉苦脸地来找我,她觉得自己带班时总是乱哄哄的,和保育员H老师之间的配合总显得不那么默契,许多本该由自己做的事情,却是H老师冲在前面,有时弄得自己不知所措。比如开饭前的过渡环节,W老师组织孩子玩手头玩具,H老师一边做着保育员工作,一边给孩子提收放玩具的要求;孩子洗手、如厕时,H老师也在旁边提醒着,W老师好像没机会插嘴。最关键的是,有时两个人的要求又不完全一致,孩子们不知道到底该听谁的。W老师很想跟H老师沟通一下这个问题,可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心里非常苦恼。

作为班长,我想我应该去找H老师谈一谈。于是,在孩子们离园后的消毒时间,我与H老师聊起了孩子们近期的表现,顺便提到了W老师组织的几次教育活动。我说:“最近怎么感觉W老师没有以前自信了,H老师,你发现了吗?”H老师说:“她的状态是不如上学期好。以前我带班时她只是跟着,可能形成习惯了,现在她带班,好像不是那么主动,孩子们挺乱的,有时候,我做着保育工作,还得照顾着孩子们,确实有点忙乱啊。”听H老师这么一说,我觉得出现这个情况还真不是某个人的问题,而是两个人都需要进行调整。

首先我分析了问题的主要原因:两人的角色还没有完全转换过来。环境没变,孩子没变,搭班老师没变,所有的一切都没变,只是两位老师的角色变了,而这个转变应该自己心里意识到:我是教师,我是保育员。其次,要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让角色转换在完成工作内容的同时实现。分析清楚问题的症结所在,我决定“干预”她们的工作。

一、一个往前走走,一个往后退退

我找她们分别进行了沟通,沟通的要点是:请W老师回忆,自己当保育员时,带班老师怎样提要求自己就知道如何去配合,并就一日生活的几个环节列出几条。之后我鼓励W老师要学着自己拿主意,果断地处理问题,要相信自己的能力,要多往前冲。与H老师沟通时,我们约定,因为W老师毕业两年,去年做保育员,今年是第一年当老师,需要有一个过渡阶段,所以,建议H老师要学习控制自己,学会给W老师“断奶”,遇事等一等、缓一缓,给W老师留出足够的自我调整的时间,自己要学会往后退退。

二、制定“责任明确书”

为了让两位老师从意识到行为实现角色的转换,我带领她们两个一起制定了“责任明确书”。如,两人都觉得进餐准备环节是最混乱的,经过协商讨论后,明确各自分管事项:保育员消毒,指导值日生做擦桌子、发盘子筷子等工作,然后取饭、分菜;教师则组织孩子玩手头玩具,待保育员分完菜发主食时,引导幼儿陆续如厕、洗手,等所有孩子都坐下后,教师要整理盥洗室地面等。此外,餐后的整理、午睡准备、散步等环节,我们都一一进行了梳理,如此明确责任后,两位老师不仅分工合理、明确,工作起来舒心,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大大受益。

回想整个事件,虽然最终解决了问题,但我仍然觉得有些不够。作为班长,不仅没有预见两位老师互换岗位后可能会发生的冲突,而且没能主动关注和及时发现她们带班过程中的问题。试想,如果W老师没有找我谈,可能这样的情况会一直持续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这也恰恰说明,我在刚刚担任班长时,没能很好地实现角色转换,没能全面考虑班级管理工作,尤其是人员关系协调。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第二幼儿园)

上一篇:某儿童医院住院患者饮食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下一篇:在细节中把握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