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阅读 提高素养

时间:2022-09-10 09:01:49

引导阅读 提高素养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它的意义广泛而深远。课外阅读可以巩固课内所学过的读写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课外阅读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陶冶情操,培养自学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同时,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气氛。

一、营造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首先要鼓动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兴趣,而能燃起学生阅读之火的,首当其冲要数阅读氛围了。对于阅读氛围的营造,我尝试了一些做法,效果明显。

1. 激情导趣,向往书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对书籍的兴趣,让他们主动积极地遨游书海呢?导入时,教师通过机智的语言,巧妙的设计,调动学生积极性,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对读物的探索兴趣。如在推荐《石头汤》这本优秀儿童文学时,我从题目入手出示“汤”的图片和学生一起交流,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导入:“对呀,鸡可以煮汤,鸭可以煮汤,冬瓜火腿、番茄和蛋可以煮汤,你们有没有喝过石头煮的汤呢?今天,我们读的这个故事就是说用石头煮汤。”通过简单愉悦聊汤方式轻松地步入故事的情节,体会名字的引人入目。特别的书名,激情的导入激发孩子对书籍内容的向往。

2. 美图引趣,遨游书海

图片是书籍的命脉,是关键。许多有趣的书籍从封面的插画就打动读者,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色彩艳丽的图片来打动孩子们的心田。如《猜猜我有多爱你》的封面上画着两个栗棕色的兔子,非常可爱。导入时,我先让学生静静地看看这幅图画,猜猜图上一大一小的兔子在干什么?学生描述后,教师归纳:“是呀,大兔子敞开两臂要抱小兔子,小兔子正无拘无束地看着它妈妈,它要干什么呢?原来它要大兔子猜猜它有多爱妈妈!它会怎样说?”美丽、有趣的图画揭示了故事的内容,也深深吸引了学生。

3. 游戏激趣,浸润书海

爱玩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阅读课前让孩子们动一动,玩一玩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会飞的抱抱》讲述了孙子小熊通过许多朋友的帮助,用寄信地方式给奶奶寄出了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一个很大很大拥抱的故事。教学开始,通过做“传话游戏”让学生了解话语可以通过诉说传达,游戏为后面理解含义“关爱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传递给亲人”,从而进一步体会小熊寄信方式的特别。当然,激发孩子阅读愿望还有多种方法,如故事激发,播放媒体等多种方法激发孩子们阅读愿望。教师要根据书籍不同选择合适的方法,其目的引起孩子兴趣。

二、选择读物,引导阅读方向

小学生年龄小,由于受自身年龄特点、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的影响,他们独立的分析鉴赏能力还比较差,对自己的课外读物很难全面地去考虑选择。作为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中,我有以下几点心得。

1. 选择书籍要适合学生年龄

小学生各方面都处在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无论是心理、大脑,还是神经系统,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和感知要求发生不同的阶段性变化。比如中年级的学生由于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实践经验,在学校也学习了一定量的知识,所以我向他们推荐一些比较适合的书籍,像童话作品《安徒生童话》,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等。

2. 选择书籍要适合学生个性特点

个性是作为个体的人所体现出来的全部心理特征的总合。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个性特点,并根据其个性特点推荐课外读物,以此来生发兴趣。如:性格内向的学生给他们推荐一些古今中外科学家成才的故事《爱因斯坦》、《李四光》等;性格外向天性好动的学生,向其推荐英雄保家卫国具有战斗场面的读物,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林海雪原》等。

3. 选择与现实生活比较贴近的书籍

小学生由于视野还不开阔,生活经验不足,对于离自己生活比较远的事物兴趣还比较淡薄,因此向学生推荐读物一定要与现实生活比较贴近。以使学生走近生活,从小培养把握时代脉搏,增强与时俱进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所以我为学生订阅《少年文摘》、《少年智力开发报》等。

三、教授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氛围营造了,兴趣激发了,也有书读了,这样去读书,仅是走马观花式的,学生根本不知道去积累、去运用,可以说阅读的收效甚微。要想让学生爱读、会读,读得有效,还需要科学的读书方法。阅读方法直接影响阅读质量。这也是阅读效果的有力保证。

1. 内知外用,做好迁移

读一本好书,犹如交上一个好朋友;反之,读书不加选择,去读一些不适合学生读的书,往往事与愿违,学生的阅读不仅不能收到好的效果,反而会带来不良影响。为此,我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来指导学生选择读物:一种是“拓展读”,即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指导学生读一些相关的课外读物,如在本学期学完《草船借箭》《负荆请罪》《完璧归赵》等一些节选自名著的课文后,让学生去读一读相关的名著,以便更好的理解课文和了解文章中的人物;另一种是“迁移读”,即在学习某课后,运用学习该课所掌握的方法去读类似的文章或作品,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如在学习了老舍《猫》后,我又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老舍的其它文章,如:《母鸡》,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老舍先生对动物生动描写的魅力。

2. 要指导学生学会做阅读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古人也教导我们“不动笔墨不读书”。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做阅读笔记是增长知识积累,储备语言积累和提高分析理解能力的好办法。那么,怎样做阅读笔记呢?我常常采用这样的方法:(1)让学生用笔记本摘抄所读文章的各种要点,内容包括:佳词、佳句、警句、精彩片断、重要段落等,摘抄后要注明文章的标题、作者及出处,还要有相关的解释或见解等。(2)让学生以适合自己需要和爱好为标准,把对自己有用的文章贴在特制的本子上,并注明出处。这种方法最便于剪贴报纸。在剪贴时可以适当归类,以防资料过多,搀杂不清。(3)鼓励学生自制规格相同的卡片,把文章的要点或精辟句、优美句、精彩段摘录在卡片上,采取单项形式,一张卡片记一个内容,储存信息,以便日后查找。通过做各种形式的阅读笔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

3. 要教给学生的阅读的方法

学生阅读,不能只注重过程,更要注重结果。走马观花式的阅读方法是不足取的。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深思,字得其训,句索其旨。”阅读与思考要紧密相联。深入领会文章语言的运用、内容主旨、布局谋篇等方面的精妙,从而把握文章的精髓。我教给学生的阅读方法通常有:(1)圈点符号法。阅读时,要把生字、新词、重要句子等用符号点出来,以便于考查和理解。圈点符号法,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需要选用,注意画的醒目、突出,便于鉴别。(2)批注法。在阅读中,对于某些语句,若有自己的一得之见,或对某些问题有异议,就不让灵感火花稍纵即逝,而应随手在文章的空白处写下批注,或发表意见,或提出质疑。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阅读,让学生掌握方法,学会阅读,真正做到如皮萨略夫所说的:“世界上有许多好书,但这些书是为那些会读书的人准备的。”

上一篇:教育,因过程而美丽――记广州市第75中学的华美... 下一篇: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学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