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息通讯投资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时间:2022-09-10 07:51:19

我国信息通讯投资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摘要]本文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分析了信息通讯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给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信息通讯投资及该行业的就业人数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印证了信息通讯投资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其结论可以从信息通讯投资的角度较客观地预测未来的经济发展,为研究我国信息通讯投资、积极的财政政策等提供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从而补充了评估经济增长的方法,使探讨经济增长的方法更加完善。

[关键词] 信息通讯投资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一、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对信息产业投资的比重增长较快,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而信息通讯投资作为信息产业投资的一部分,它对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同样值得我们关注。

那么,什么是信息通讯投资呢?不同的研究者定义的方式会不同,本文在参照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以及我国信息产业部对相关概念定义的基础上,将信息通讯投资定位在邮电通信业的投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投资、信息咨询服务业与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的投资。

二、 信息通讯投资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1.指标的选取与说明。分析信息通讯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时,经济增长的快慢用人均GDP刻画,即选取人均GDP为被解释变量,关于信息通讯投资,本文用邮电通讯业的投资额(简记为TTE)、信息、咨询服务业的投资额与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的投资额之和(简记为FTE)、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投资额(简记为ZTE)来刻画,同时,为了说明信息通讯投资对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引入上面三个行业的总就业人数(简记为RS)作为其中的一个变量。故本文共引入四个解释变量。

考虑到宏观经济的实际发展状况,数据采用改革开放以来即1985年至2004年的数据。数据来源于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本文中的数据均采用价格指数进行换算。

2.信息通讯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模型的建立。现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将人均GDP作为被解释变量,TTE、FTE、ZTE、RS作为解释变量建立回归模型时,结果如下:

调整后的R的平方=0.965 杜宾-瓦尔森检验值=1.04

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FTE的P值为0.9170,说明该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显著为零,产生上述现象的可能原因有三点:该变量对GDP没有解释作用,这不太符合经济规律;从1985年~1992年,在改革开放的头几年,计算机应用服务业还是个新兴的领域,投资额很少,对国民经济不会有显著影响。另外,在中国统计年鉴中无法查到这期间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的投资额,也就是说,在当时国家对这部分还没有作具体的统计,建立上面模型时,采取将1985年~1992年的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的投资额忽略不计的方式,数据不准确是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解释变量之间总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多重共线性 。

由于上述原因,故将信息咨询服务投资额与计算机应用服务业投资额之和FTE从解释变量中剔除,剔除后 ,将余下的邮电通信业投资额TTE、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投资额ZTE、信息通讯业就业人数RS作为解释变量,与GDP之间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调整后的R的平方=0.9589 杜宾-瓦尔森检验值=1.05

F-检验值=148.721 (P值=0.000)

可以看到,模型的其它回归系数及模型总体均通过了检验,但是TTE的系数的P值仍有些偏大,而且杜宾-瓦尔森检验值=1.05。在显著水平为5%时,查表得:dL=1.00,dU=1.68;在显著水平为2.5%时,得dL=0.89,dU=1.55;无论上述哪个显著水平,均有dL<杜宾-瓦尔森检验值

又考虑将1985年~1992年的FTE忽略不计确实有些不妥,故根据经济增长率,将这几年的计算机应用服务业投资额做了估算,重新建立模型如下:

该模型的回归系数及模型总体均通过检验,并且也通过了异方差检验。虽然在显著水平为5%或2.5%时,杜宾-瓦尔森检验值仍然落入非决策区域,无法判断误差项是否存在自相关,但杜宾-瓦尔森检验值有所提高。在建立该模型时,对个别数据作了估算,虽然不十分准确,但对分析信息通讯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仍有帮助作用。由于没有2005和2006年的解释变量的数据,故无法进行相应的预测,这是本文的一处缺憾。对该模型做了异方差检验,结论是不存在异方差。

三、结论分析

由回归模型GDP=1.59588TTE+11.49903ZTE+1.049006FTE+1.730643RS+527.8255可看出,邮政通信业投资额、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投资额、信息咨询服务投资额与计算机应用服务业投资额之和、信息通讯业就业人数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都呈正相关,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投资额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最大,信息咨询服务业的投资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却较小。这个结论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投资额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最大是因为在1985年~2004年间,我国的信息通讯业正经历了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方面的投资比重较大,因此相对其他因素,它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必然较大。

总之,通过模型可印证如下结论:信息通讯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利伯曼罗伯特.霍尔著:经济学导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王维国主编:计量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深圳市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正确判断公允价值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转换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