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并购的福利权衡分析

时间:2022-06-24 01:57:06

【摘要】横向并购一方面会使企业扩大生产规模,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易于形成规模经济;另一方面会使生产集中,为生产者行使市场势力提供机会,易于形成垄断,导致福利损...

横向并购的福利权衡分析

[摘要] 横向并购已成为企业迅速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份额,增强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捷径。本文从横向并购的福利问题入手,运用威廉姆森的福利权衡模型得出了一般性的结论。并将威廉姆森模型推广到现实中,提出横向并购不仅可以提高生产者福利,也可以提高消费者福利的思想,得出并购后的价格若低于并购前的价格,则并购无条件地增加了社会福利的结论。为跨国公司横向并购我国企业的行为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横向并购威廉姆森模型福利分析

一、引言

并购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横向并购是最基本的并购类型,这种并购实质上是资本在同一产业和部门内的集中,它是企业迅速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份额,增强企业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捷径。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经历了5次大的并购浪潮,其中,第一次企业并购浪潮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世纪之交,即市场经济从自由竞争时期走向垄断时期的过渡阶段。这次企业并购浪潮以横向并购为主要特征,结果是大大提高了产业的市场集中度,促进了国内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形成。第五次企业并购的浪潮始于1994年,一直持续至今。这次企业并购包括了所有的并购类型,但仍然以横向并购为主。相对于第一次并购浪潮中的“小并小”式的并购,这次并购浪潮中的“强强联合”式的横向并购,成为企业争夺国际市场和世界垄断地位的主要手段。

横向并购一方面会使企业扩大生产规模,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易于形成规模经济;另一方面会使生产集中,为生产者行使市场势力提供机会,易于形成垄断,导致福利损失。本文在以往很多并购现象研究的基础上,首先运用威廉姆森(Williamson)福利权衡模型,采用社会净福利标准判断横向并购的优劣。然后将威廉姆森模型推广,说明横向并购不仅可以增加生产者福利,而且可以增加消费者福利。以期对跨国公司横向并购我国企业的行为有一定的帮助。

二、模型

1.模型的有关假定

横向并购下的福利权衡模型基于以下的关键性假设:

假设1:并购后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D是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

假设2:并购前的平均成本等于边际成本且等于常数C1(MC1=

AC1=C1);

假设3:在并购前企业没有市场势力,即在并购前商品的价格是设定在平均成本水平(P1=AC1);

假设4:并购后企业存在规模经济效益,使企业的成本下降为C2(C2

假设5:消费者福利和生产者福利之和为总社会福利,当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时总社会福利最大。

2.基本模型

威廉姆森的福利权衡模型的基本原理如图1。并购后由于规模效益的增加,使企业的成本下降到C2,但同时,由于并购使得竞争者的个数减少,形成一定程度的垄断,从而引起产品的价格上涨。图中P2代表并购后的价格水平,D代表需求曲线。由于价格上升会导致消费者的购买量由并购前的Q1下降到Q2。图中阴影部分A1表示并购后由于价格上升导致消费者的福利损失,阴影部分A2表示并购后规模效益给企业所带来到的生产总成本的节约,即福利收益。所以,A2-A1就是净社会福利收益。若A2-A1>0,可得出并购的福利影响是正的,否则为负。

公式⑤即为判断并购是否存在正的福利影响。若公式⑤成立,则意味着并购后的社会净福利为正,反之则为负。若A1=A2,则并购的影响为中性。

三、模型分析

1.成本节约率估计值

威廉姆森模型的主要结论是建立在需求弹性(η)和价格上涨值(p/p1)的理性假设之上,成本下降的福利收益很容易抵消价格上涨给消费者带来的福利损失。且一般情况下,前者大于后者,即社会净福利损失为正。公式⑤中的C/c1即为抵消福利损失的成本节约率。表1即为威廉姆森列出的若干成本节约率。

注:表中数据转引于干春晖:《并购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年 P46

当η=1时,若并购使价格上涨了10%,那么至少需要节约0.55%的成本才能抵消价格上涨所带来的福利损失;当η=2时,若并购使价格上涨20%,那么至少需要节约5.76%的成本才能抵消价格上涨所带来的福利损失;与前者相比上涨了10倍。

可见,随着η值的增大和P/P1的增加,为抵消价格上涨所带来的福利损失所必需的成本节约率随之增大。

2.最优选择和次优选择问题

并购前商品的价格是设定在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即P1=C1)的水平上,并购后的最优状况是价格等于并购后的边际成本(即P2=C2)。并购前企业的市场势力小,没有效率的增进;并购后企业的市场势力大,且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使得成本下降;对比并购前后的状况,就是一个次优的选择问题。当并购后的价格P2=C2时,成本节约达到最大,社会总福利亦达到最大,并且所增加的福利均归消费者享有,这时不存在市场势力,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状态,这种状况在实际中是不存在的。

3.模型的推广

威廉姆森福利权衡模型分析了并购由于导致垄断而带来的价格上涨时对福利的影响,其结论是:并购后在一定的效率优势下,成本节约给生产者带来的福利增加大于价格上涨给消费者带来的福利损失,从而并购也会增进社会福利。

而现实中并非所有的横向并购都必然使其产品的价格上涨,对于那些产品需求弹性很大,且市场上有很多替代品时,企业通过横向并购后不会很明显的增强市场势力,同时由于规模经济会使企业降低成本,这时的横向并购很可能使企业的产品价格下降。

并购后价格下降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如图2所示。D代表需求曲线,C1代表并购前企业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C2代表并购后企业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P1代表并购前的价格水平,P2代表并购后的价格水平,且P2< P1。按照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可知,并购后最理想的状态是:价格P2= C2,由此确定的产量为Q3,此时消费者福利达到最大,生产者福利为零,社会总福利亦达到最大。但这只是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理论分析,现实中未必能够实现。因此,图2除满足前述威廉姆森模型的基本假定外,还假定并购后的产品价格P2满足:C2

并购后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使得平均成本下降到C2,企业数目减少,但价格却低于并购前的水平(即P2Q1), 图中阴影部分B1即为价格下降给消费者带来的福利增加;图中阴影部B2即为规模效益给企业带来的成节约,即生产者福利增加。由于B1=1/2(Q2-Q1)(P1-P2)>0,B2=Q1(P2-C2)>0,所以B1+B2>0,即社会总福利增加。实际上,并购后企业制定价格P2有两种倾向,其一,以短期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生产者,则会把价格P2定在仅比并购前的价格P1稍低一点的水平上,尽管如此,由于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大,产量仍会有较大的增加,图2中仍有B1>0,且与前述威廉姆森模型中A1 A1,消费者福利增加;其二,以扩大市场份额为目标的企业生产者,会把价格P2定在仅比并购后的成本C2稍高的水平上,此时消费者的福利增加更多。

可见,只要并购后企业的产品价格下降,则不仅会增加生产者的福利,亦会增加消费者的福利,社会总福利恒增加,并且满足威廉姆森模型中社会总福利增加的结论,但不需要其假定的存在一定的效率优势。

四、结论

威廉姆森应用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局部均衡福利理论,并在哈伯格(Harberger)的长期垄断福利损失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了福利权衡模型来分析横向并购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威认为,并购一方面易于形成规模经济,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社会福利;另一方面,并购减少企业数目,易于形成市场势力,减少社会福利。判断一个横向并购的“优”“劣”,取决于横向并购给社会带来的总福利是增加还是减少。

本文通过对威廉姆森模型的分析得出了一般性结论。笔者假定企业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大,市场上有较多的替代品,将威廉姆森模型推广得出的具体结论是:若并购后的产品价格下降,则并购不仅可以带来生产者的福利增加,也可以给消费者带来福利增加,这种并购无条件地增加了社会总福利。而现实中由于各国反垄断法的限制,并购后价格上涨得情况很少见,相反通过并购取得规模经济效益,从而降低并购后的产品价格则更为常见。

本文的福利分析仅是在假定并购前企业不存在市场势力,并且在封闭的经济条件下进行的,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由于市场容量的增加,市场集中度明显降低。即使某个企业在国内处于垄断地位,在国际市场上也只是众多竞争者中的一员。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横向并购是跨国公司对我国投资的主要形势,那么如何衡量跨国公司的横向并购给社会福利带来的“损失”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徐波:第五次企业购并浪朝及对我国经济影响的研究[M].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4年 P5,P88~125

[2]干春晖:并购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P43~46

[3]田明君:横向并购的产业组织理论与反垄断政策[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第6期

[4]张亚斌黄平:跨国并购影响东道国市场结构的福利效应分析[J].求索,2006年第4期

[5]孔文:企业购并的产业组织理论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第8期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研究 下一篇:解析跨文化商务交往中的时间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