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奥秘

时间:2022-09-11 11:59:44

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奥秘

心理描写是展示人物性情的一种重要方法,它能直接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向读者展示人物丰富多彩的思想性格。因此,要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丰满鲜活,心理描写是必不可少的。心理描写有多种方法,笔者这里为你例谈几种个性化的心理描写方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利用景物或衣着折射

人物的性格与情绪往往可以通过衣着或景物得到体现。从衣着上看,高兴时,穿着的红色衣服也许就像一团跳跃的火焰,人物喜悦、活泼的心理自然也溢于其中了;反之,失意时,穿着的黑色衣服也许就像一张沉重的网,人物失落、痛苦的内心也会不言而喻。“一切景语皆情语。”景能寄情,也能表达人的心理。用景物衬托人物内心的写法自古以来就常为人所用。古诗中就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伤感,这种景因情生、情随景到的笔墨,能够收到“壮难写之景于眼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表达效果。

都德在《最后一课》中这样写到:“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和后文“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作者要表达课前的小弗朗士贪玩、幼稚的心理,所以写了这些“有趣”的景物;后面小弗朗士已经逐渐成熟、懂事,内心激荡着爱国之情,所以写了“谁都不注意”的景物。

中考满分作文《茵草坪上的故事》中的这段景物描写便是成功的典范;“一场春雨之后,坪里的小草长得愈发茂盛了,那一大片的翠绿简直就是一块碧玉,绿得发疯,绿得逼你的眼睛。在楚文眼中,泥土里滋生的根本就不是一种植物,而是一种叫‘幸福’的种子。”这是反映主人公在学习取得成功后内心感受的一段景物描写。文章没有直接说出主人公内心的喜悦与幸福,但笔下的这些独特景物,却将人物的感受巧妙地洋溢于字里行间了。这种刻画心理的方法,含蓄典雅,情感浓郁。又如《聆听互动的心音》一文中描绘了这样的景象:“一棵棵脆弱的小树被无情地砍掉了,他们的样子很可怜:有的被拦腰砍断,有的被从顶部劈开,有的则被砍掉了很多枝干……”这段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小树被糟蹋的惨状,流露出作者心中的愤怒:“为什么要如此破坏大自然!”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环保意识。

二、通过梦境或幻觉寄托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思之越切,梦之越真。在作文中需要表达人物的渴望、恐惧、困惑、压抑等内心活动时,人们常常运用梦境或幻觉手段进行描写,这样就可以直接、清晰地表达复杂多变的人物内心。

朱自清说:“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幻觉看见了父亲的背影,是因为作者心里想着“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学生习作《反梦》中写了这样一件事:“我”梦到妈妈因与爸爸感情不和,不顾“我”的劝说,狠心离开了家,“我”哭得很伤心。哭醒了之后,“我”心里很害怕,可是又一想,都说梦是与现实相反的,也就是说,现实中妈妈是不会走的。想到这里,“我”禁不住又笑了。这个梦境寄托了孩子对妈妈的依恋,也流露出孩子隐约的担忧。又如,一位同学在写他第一次获得打工报酬后想到能为家人解忧,为了表现那种欣喜和安慰,就很好地运用了幻觉手段:“我拿着薄薄的一叠钱站在窗前,玻璃上突然显现出我的家:妈妈收到了我的汇款,眼角因为高兴而泛起了皱纹,弟弟为能买新球鞋而欢呼,小狗也不知所以然地摇起了尾巴……好想拥有一双翅膀现在就飞回去。”这一幻觉与现实相契合,虚实相生,新奇有力地突出了我那份兴奋愉悦的心情。

三、透过表情或言行揣摩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言为心声”,契诃夫曾说过这样的话:“应当尽力使得人物的精神状态从他的行动中表现明白”。可见,人物的内心感触,往往能够从不经意的言行表情中展露出来。高兴时也许会眉开眼笑,失落时则是泣涕涟涟,得意时也许会手舞足蹈,尴尬时则是手足无措。我们要善于从人物外露的脸部表情、言行举止中分析其变化,洞察其内心,揣摩人物的思想情绪,凸现人物的鲜明个性。

请看习作《哦,原来如此》:“我凝视着执于掌心的纸条,一会儿又轻轻闭上眼睛,最后还是决定打开它……手颤巍巍的,动作缓缓的,心里总想着:千万别是写着一些神秘字眼的东西,我是没有时间去招架的。”这是收到女生传递的纸条后情绪上的种种异常波动,生动逼真地表现了少男少女们那特有的情感世界,当主人公读完这张纸条后,才发现这位女同学只是想通过写纸条的方式要回借给自己的一支钢笔。于是一场误解之后,他“直觉得热血往上涌,脸上一阵发黑”。作者透过人物言行的细微变化,窥探到了内心深处翻江倒海般的感受,内容也风趣生辉。又如,某同学在作文中描写即将外出打工的爸爸临行前的情景,他这样写道:“这时,你来到我的床前,我装作不知。你摸了摸我的头,又掖了掖我的被角,还把我桌上的文具和书本收拾到书包里。然后,你站在我的床前,好久好久……”透过爸爸这一系列动作,我们看到了一位慈父的内心:疼爱孩子,舍不得离开孩子,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快快成长,人物强烈的思想感情得到了很好的流露。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南洋中学)

上一篇:浅析如何营建初中英语和谐课堂 下一篇:初中语文现代散文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