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内部控制体系解析

时间:2022-09-10 04:23:16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内部控制体系解析

[摘 要] 随着中间业务量的上升,中间业务风险逐渐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一项主要风险,而中间业务内部控制是中间业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中间业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可以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实施提供现实性的理论指导,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内部控制效率。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中间业务 内部控制

一、中间业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意义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与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中间业务以其成本低、效益高、风险低的特点为银行带来巨大的利润。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分为如下几类:(1)支付结算类,指由商业银行为客户办理因债权债务关系引起的与货币支付、资金划拨有关的收费业务;(2)银行卡,指由经授权的金融机构(主要指商业银行)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3)类,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委托、代为办理客户指定的经济事务、提供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的业务;(4)担保类,指商业银行为客户债务清偿能力提供担保、承担客户违约风险的业务;(5)承诺类,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事前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信用的业务;(6)交易类,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保值或自身风险管理等方面的需要,利用各种金融工具进行的资金交易活动。另外,基金托管、咨询等业务也是商业银行常见的中间业务。

近年来,我国各商业银行为加强市场竞争,纷纷大力实施中间业务,中间业务量在银行业务总量中的比重逐年上升,从而也导致中间业务风险的同步上升,给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强中间业务的内部控制将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一项重要性内容,而中间业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是有效地实施中间业务内部控制活动的基础性前提。

二、中间业务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与检验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内部控制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准入,指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金融监管规章的有关规定;(2)支付结算类业务控制,指商业银行办理支付结算业务,应当根据有关法规、规章制度要求,对持票人提交的票据或结算凭证进行审查,并确认委托人付款指令的正确性和有效性;(3)业务控制,指商业银行办理业务,应当设立专户核算资金,完善资金的拨付、回收、核对等手续,防止资金被挤占挪用,保证专款专用;(4)银行卡业务控制,指商业银行发放贷记卡,应当在全国统一的授信管理原则下,建立客户信用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申请人相关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进行严格的审查和核实,确定客户的信用额度,严格执行授权审批制度;(5)保管箱业务控制,指商业银行开办保管箱业务,应当在场地、设备及 处理软件等方面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此外,基金托管业务控制、咨询顾问业务控制也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

根据以上分析,本研究构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内部控制体系如下表所示:

本研究采用七点量表制对12个观察指标进行行业调查,在全国范围内商业银行独立核算单位中选择样本201份,调查对象全部为各单位的高层管理人员。这些样本分布于京、津、沪、陕、豫、渝、皖、甘、新、滇、川、粤、苏、浙、湘、蒙等16个省市自治区,可以认定在地域上能够有效地代表我国商业银行总体的分布情况。本研究采用SPSS11.5和LISREL8.7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固定方差法),得模型拟合指数列表如下表所示:

三、研究意义

根据拟合指数列表可知,本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内部控制的现实性,揭示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内部控制的实践性机理,不仅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内部控制的绩效测评提供了有效的工具,而且为中间业务内部控制的实施指明了明确的方向,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中间业务内部控制的运行效率,最终降低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所面临的风险。

上一篇:VPN技术在企业网构建中的应用 下一篇:经济增长的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