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语文是学生主体机制重构的落脚点

时间:2022-09-10 01:57:03

高职语文是学生主体机制重构的落脚点

自高职教育诞生以来,一直要求我们培养新技术、高技能人才,通过健全创造力与主体机制,促进知识建构隐性发展。因为高职教育有着明朗的教学目标,所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完善主体机制更多的在于人文培养。从日本、新加坡、韩国成功发展的原因来看,很大程度是哪个与人文素养和传统文化影响有着很大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抓好主体机制重构工作,从各方面推动高职语文教学。

一、高职语文教学现状与原因

1.高职语文教学现状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力度加强,高职语文明显下滑,甚至处在边缘区域,也引发了社会大众与教育人员对高职语文定位、教改、课时设置的研究。不管从哪个方面进行研究,高职语文都存在以下问题:

在高职语文定位中,它更注重人文素养,以培养职业道德进行语文教学,这样高职语文就成了文化工具,在教学中必须突出语文教学的高等性与职业性。从高职语文教改来看:大量师生表示课改后的高职语文教材比较混乱,更像初等语文,甚至被戏称“高四语文”,而高职老师自编的教材又良莠不齐,只注重教材选文,难以更改高职语文考评体系。在高职语文课程设置上,由于开课时间较长,急需构建新的体系和高职其他课程生成具有层次、整体、创新的整体框架;在创设活动时,通过创办朗读、鉴赏、写作、阅读等活动,活用传媒与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创作中。从高职语文师资力量来看:数量萎靡、缺乏质量是其普遍现象。对此,除了要培养师资队伍,还必须拉近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关系,在科学、文学、哲学、艺术、文化相互诠释的过程中,改善教学方法与工具。

2.高职语文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虽然近年来针对高职教学进行了很多改革,但是高职语文依然处在尴尬的位置,没有实质性改动,很难实现全面发展。尽管高职院校也积极改善层次、拓展规模、调整专业,增强“双师”建设,表面呈现出繁忙的迹象,但是事实上发展后劲明显不足。虽然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不是很低,但是功利色彩突出;很多学生压力大、消沉、浮躁、缺乏健全的人格,这样很难保障学生有健全的职业操守和乐观的发展前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在管理层面,缺乏成本投入,欠缺法规法律,基础建设缺乏,缺乏有效的经验;在社会层面,受社会需求、地位、价值观影响严重;在教育层面,受教学方法、新课改影响;从学生情况来看,学生素质、压力、成长环境各不相同。这些因素都制约着高校对教学环境、条件的改善,在高职语文边缘化的双重影响下,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

二、推动高职语文教学发展的方法

1.注重老师的主导作用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一直要求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老师的主导地位没有完全发挥作用,相反感觉压力降低,更加放松。例如:在讨论课、启发课中,很多老师在不备课的情形下,没有立场、重点、体系地指点学生,如此很难让学生集中精力。对此,老师必须提前做好细节、问题与各个环节的讨论与推算工作,如:什么问题从什么角度进行讨论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而临场发挥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在给学生更多的尊重的同时,将自身观点科学的贯穿到学生思维中,避免学生的排斥与反感心理。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必须先投入知识点中,通过放下架子与学生交流,更好地体现主导作用。

如:鲁迅先生的《祥林嫂》,从文中描述的语句来看,祥林嫂的年龄并不大,却被社会击垮。也有学者表示:越是美丽的事物被摧毁越能激发观众的反思。利用这种设想引导学生认识祥林嫂,或者使用“下水概念”,让自己站在学生的角度领会自己的教学,这样就能缩短师生距离,深化教育意图。

2.完善审美过程

美作为一切生物追求的方向,任何教材与知识点都有独特的审美,只是是否有发现美的眼睛。为了让学生在高职语文学习中,培养自信心、快乐与包容,在教学中,老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审美理念,杜绝随意肢解造成的不良影响。

3.强化写作教学,增强独立思维能力

写作作为深化学生主体机制重构的重要方法,它对提高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主体机制耦合作用,通过增强对隐性知识的沉积与感悟,帮助学生完善人格,促进大脑思维。例如:某人失恋后会暴躁、歇斯底里、怨天尤人、萎靡消沉。对此,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借景抒情、沉淀痛苦,进行理性表述,从而将情绪宣泄出去,形成美文。

高职语文教学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学作用,将学生塑造成全方位素质性人才,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深化主体机制重构,推动教学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守琴.高职语文是学生主体机制重构的落脚点[J].教育与职业,2011,(21):108-109.

[2]苏菲.关于高职语文是学生主体机制重构的落脚点[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12):173.

[3]覃翠萍.浅析高职语文学习的主体体验[J].黑河教育,2011,(1):39.

[4]李奇年.谈怎样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J].知识经济,2014,(6):171-171.

(作者单位:江西省水利职业学院)

上一篇:孩子是一本独一无二的书 下一篇:大中型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管理模式运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