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进入金秋收获时节

时间:2022-09-10 12:21:46

人民币国际化:进入金秋收获时节

金秋时节,人民币国际化出现了一些有特别意义的大事。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的各种政策障碍已经逐步消失。中国构建的以人民币为交易货币的全球级别金融市场在加速启动。

面向世界的人民币金融市场启动

首先的一件大事是:国务院副总理在香港宣布:“允许以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方式(RQFII)投资境内证券市场,起步金额为200亿元”,同时“在内地推出港股组合交易型开放指数基金(ETF)”。海外人民币持有者可经由香港机构投资内地股市,人民币经由证券市场回流内地的意义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和证券市场的人民币回流同时被许可的还有产业层面的人民币回流,境外企业(包括香港企业)可以使用人民币赴内地直接投资,而境内金融机构赴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主体也会逐步增加,境内企业也可以赴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

这些政策公布之后,对于现有的金融企业和生产企业而言,享有的政策空间已经和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差别不大。人民币国际化的种种障碍正在逐步消除。海外的人民币机构持有者在中国享有了越来越大的投资、兴业空间。人民币国际化的各种政策障碍已经基本消除,而中国股市也开始了向全球人民币持有者开放的进程。在当前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不休的背景下,中国股市和中国期货市场成为全球级别人民币金融投资中心的条件逐步具备。在美欧金融市场动荡不休的节奏里,中国市场或许成为各国资本的避风港和新的交易中心。

随之发生的一件好事则是:台湾允许机构投资者(QFII)投资A股市场,台湾QFII投资者投资A股市场的最后一道障碍已经消除。到今年7月份,已有五家中国台湾投信机构获得了A股的QFII资格。

深圳罗湖口岸是内地去香港最便捷的口岸,那里的外汇兑换点很多。有报道说,最近去那里兑换人民币的人越来越多。在美国和欧洲备受债务折磨货币市场动荡不休的时节,持有人民币保护财富不贬值成为更多人的选择。人同此心,可以想见一些国家政府也会增加存储人民币作为外汇储备。前不久,俄罗斯总统的经济顾问就建议本国政府与中国政府谈判,希望允许俄罗斯购买中国国债。

欧洲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一直表态大力支持,在中国表态开通RQFII之后,法国总统访华,随同访问的法国财政部长巴罗安表示,中法两国将成立一个特别工作小组,讨论将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的问题,并计划在今年11月的20国集团(G20)戛纳峰会前提交方案。欧洲意识到,只有提供更多的国际储备货币,世界才能逼着美国不滥发美元。而人民币应该成为美元、欧元之外,各国人民的另外一个选项。也有评论认为,正是美国前两次无节制的量化宽松政策,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政府看清了美国随意印钞的嘴脸,也逼迫着中国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而包括欧洲在内的各国政府则希望出现一种新的稳定的国际货币,他们对人民币都有着美好的期待。

从进出口结算开始的国际化进程

回首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可以用迅速有序来形容。2009年4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和东莞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2010年6月,试点扩大到北京等20个省、区、市,结算的境外地域由港澳、东盟地区扩展到所有国家和地区,试点业务范围也扩展到货物贸易之外的其他经常项目结算。

此后,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有序进行,企业和银行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的需求不断增长。

从2009年开始试点到2010年12月底,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及其他经常项目人民币结算业务5093亿元。2011年8月,央行、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和银监会联合《关于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地区的通知》,《通知》明确河北等11个省份企业可以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吉林等四地的企业开展出口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境外地域范围,从毗邻国家扩展到境外所有国家和地区。至此,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内地域范围扩大至全国。两年多的时间,此项政策完成了由少部分地区试点至全国铺开的历程。

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中国还大规模地启动了货币互换行动。其中有中国香港地区、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白俄罗斯、阿根廷等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在2008年以来美元总体贬值的趋势中,实现了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而一些国家因为未曾搭上人民币国际化的顺风车,外汇储备承受了巨额损失。

人民币国际化的承担与准备

人民币国际化,不以取代美元为必然的目标。中国只是在世界需要稳定的金融市场和保值货币的时候,给各国政府和人民提供了一种货币储备的选择。

谈及人民币国际化的话题,国内有学者认为必须加快进程,并提出人民币国际化一完成,印钞机一启动,东南亚的大米随便拿的说法,这显然是错误的论调。须知,美元恰恰是滥印掠夺世界财富引发各国愤怒情绪而被各国逐步抛弃的,人民币只有以一种良好的服务世界经济的愿望来履行使命才可以更广泛地被人们接受。在世界经济大同的进程中,人民币的重要使命便是保障持有人民币的国家与个人财富保值甚至增值。一个可以考虑的方案就是,把人民币购买力与一些重要大宗商品联系起来,以此思路确定人民币与他国货币的浮动汇率。

以人民币为交易货币的全球级别股票市场和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已经启动了。在股票市场,中国政府已经做好了相应的准备,随时可以开通国际版,引入优秀企业上市,对冲从境外涌入的过多的人民币。然而中国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实力还相对较弱,一些重要的物资,中国没有足够的储备来对冲平抑市场的过于火热。对于中国金融市场而言,展开相关大宗商品的储备是个不容耽搁的问题,而中国持有的巨额美元外汇储备,正可以逐步兑现用来储备大宗商品。可以想见,在每次世界经济低潮的时候,大宗商品价格必然也相对较低,中国可以增加大宗商品储备;而在世界经济过于火热的时候,中国则可以抛出相关储备平抑物价。这是中国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应做的准备。

上一篇:慈善之伤 第19期 下一篇:数字中国 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