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引入权责发生制的现实意义

时间:2022-09-10 10:28:35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引入权责发生制的现实意义

摘要: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同时地方政府的债务增长也较为明显。由于目前我国政府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使得地方政府的债务无法得到充分反映,政府潜伏的财政危机也较易被掩盖。而在权责发生制下,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财务信息失真的情况,能较为充分的揭示财政风险,使各级政府提前采取恰当的防范措施应对风险,做到防患于未然。本文从四个不同角度对将权责发生制核算原则引入我国政府会计之中的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政府会计改革;权责发生制;意义

我国目前采用的政府财务制度是1997年预算会计改革后制定的,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政府会计核算方式。虽然收付实现制能够满足财政部门进行预算管理的需要,但其也存有诸多弊端,例如仅能核算反映政府财政预算收支情况,无法完整反映政府拥有的资源、负债及政府的运行成本和费用情况;对政府财政能力和财政责任不能进行科学有效的会计记录、分析评价和报告披露等等。

因此,在保留和完善现行预算会计的基础上,亟需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政府财务会计体系,以全面反映政府财务状况、运营情况和履行受托责任情况。并为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为丰富可靠的财务信息和管理手段。在此,笔者将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引入权责发生制的现实意义加以探讨,以求相关各方对于这一问题能够更为广泛地形成共识。

一、有利于促进财政管理改革,提升财政部门自身理财水平

1.从部门预算改革的角度,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的政府会计和财务报告制度可以为部门预算的编制提供更为详实的各预算单位财务状况及其服务成本等信息,从而使部门预算的编制更好地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同时,也为各预算单位的绩效评价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⑵从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角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虽然大大减少了财政资金的分散闲置现象,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得到了明显提高,但同时却会使人行国库账户的闲置现金余额日益增多,出现财政资金新的“沉淀”。通过采用权责发生制的核算方式,能够使政府的应收应付款项得到全面及时地确认和计量,有助于对每期的国库现金支付量进行提前预判,从而为各级财政国库部门按规定进行国库现金管理,提升国库现金收益提供帮助;⑶从国有资产管理的角度,采用权责发生制可以纠正收付实现制下,对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不做明显区分,对跨期的资本性支出在现金支付时即作为费用核销所导致的国有资产信息失真现象。有利于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监督,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

二、有利于建立有效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适应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多地通过投融资平台等方式向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当银行等金融机构介入公共领域时,就对政府部门的会计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明晰性方面,要求政府部门能够提供充分的信息来全面披露政府的资产、负债及运营状况,从而提升政府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在可比性方面,则要实现政府部门会计信息与企业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从而便于其实现对于政府更为科学的资信评级。

但目前的财政预算方式仅反映当年预算收支的现金流量情况,遗漏了大量与财政预算收支不存在直接关联的重要财务信息。这一缺陷对政府内部而言,会使政府投融资政策的选择和预算编制因缺乏充分的依据而陷于被动。对政府外部而言,预算会计信息过于单一,会给人以政府管理粗放、透明度不高的印象,不利于各金融机构对政府的财政财务状况进行全面正确的评估。

权责发生制下的政府财务报告和目前收付实现制下的政府财政预算的不同之处在于,政府财务报告在反映预算收支的基础上还能反映政府的全部资产、负债及运营情况,在反映当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基础上还反映了以前年度政策的累积效应,是对内满足政府管理要求,对外适应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有效路径。

三、有利于全面反映政府负债状况,揭示和防范财政风险

我国《预算法》规定各级地方政府应当严格按照规定保持财政预算的收支平衡。各级地方政府也不能自行发行政府债券,但现实是目前许多地方政府均存在程度不一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

在收付实现制下,只有在对债务进行实际偿还时才会确认支出,而对于应由本期承担但于未来支付的款项及因未来的承诺、担保及其它因素所形成或有负债则均没有进行确认和披露。这些债务问题不能在目前的政府预算和财务报表中反映出来,而作为表外事项目前又缺乏法定的披露依据。所以,政府潜伏的财政危机容易被人为掩盖,从而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巨大隐患。

而在权责发生制下,可以对政府的负债情况进行充分的确认和披露,这既在理论层面符合财务会计“谨慎性”的原则,又在操作层面可使有关各方充分了解政府负债情况,有效防范财政风险。

特别是目前经中央批准,包括江苏省在内的部分省市已开始试点自行发行地方政府债券。通过将表外债务表内化,有利于对风险的管控,这是改革的趋势。但如在全国范围推开地方政府自行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则更加需要有政府会计的权责发生制改革来加以配套。否则,由于收付实现制下政府会计的种种缺陷会使其提供的地方政府财务状况不能满足中央宏观调控和资本市场的需要,从而使地方政府债券的普遍发行产生更大的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

四、有利于政府宏观经济决策,提高政府透明度

在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财政是包揽型财政,政府统揽一切,财政通过财政资金的直接分配来实现政府目标。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和市场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分工日益明晰。政府的职能向经济调控、社会管理、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转变。

因此,政府必须提升进行宏观调控的能力,提高各项决策的科学化水平,这就需要有全面信息作为决策依据。财政财务信息是政府决策所需信息中的重要一环,而财政财务信息中最重要的是一级政府的资产和负债情况、实际运营成果及政府的担保和承诺等等,而现行收付实现制下的财政预算体制无法提供上述信息。目前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财政预算体制只关注于某一年度内政府收支所产生的现金流量,不能为政府进行长期性决策提供所需要的重要信息。尽管权责发生制在业务处理上较收付实现制复杂,但它可以为分析候选政策所会产生的长期效应提供更加立体的信息,有利于为政府和领导决策服务。

随着政府改革的透明化,社会公众对政府财政财务公开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人们要求有全面和透明的信息来评估政府的履责情况。对社会公众来说,收付实现制下的财政预算信息过于简单,不利于公众监督政府资金的分配与运行状况。在政府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后,呈现在社会公众面前的财政财务信息也将更加广泛和丰富,从而更好地实现社会公众对政府公共资源的有效监督,促进政府提高公共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

综上所述,无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还是政府职能的转变,亦或是财政部门自身正在推行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国有资产管理等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都要求政府会计不仅要反映预算收支的执行情况,而且要反映政府自身的财务状况及政府受托管理的国家资源情况。而收付实现制下的政府会计不利于准确地揭示政府的财政状况,不利于对政府受托责任进行评价,也不利于全面地评价政府管理者的工作绩效。因此,对政府会计的确认基础进行改革是大势所趋,在政府会计改革中引入权责发生制更是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陈穗红 石英华:政府会计权责发生制应用研究[R].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04.

[2]郭克勇:政府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的相关问题探讨[J].商业时代,2009(17).

上一篇:探究事业单位内部成本核算分析 下一篇:开发区财务管理经验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