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与前景

时间:2022-09-10 08:07:58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与前景

【文章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金融体制的不断革新,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已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和负债业务以及资产业务相同,中间业务已成为了推进商业银行发展的一大核心关键。所以,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将中间业务的发展作为重点是大势所趋。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中间业务中现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深入研究了中间业务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提出了可使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得到稳步高效发展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措施

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加速、金融体制在不断完善和革新,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已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态势,已经能和负债业务以及资产业务相媲美的了,中间业务的日益完善已成为了推进我国商业银行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1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不断革新,我国经济有了飞速发展,而中间业务的发展工作也得到了各大商业银行的高度重视。近年来,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继而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我国商业银行将中间业务的发展工作作为了银行发展的重点。另外,保险市场以及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各大企业以及人民群众的理财意识有了显著提高,各大金融机构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这样一来,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方法以及资金来源渠道就受到了严重威胁,其存贷款业务利差也随之得到了降低。因此,为了拓展业务范围,继而取得更好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就需加大力度发展中间业务。[1]

2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在发展上现存的问题

2.1 经济环境方面的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环境还有待完善,银行商业化的发展时间也较短。多年前,当我国只有工、农、建、中这四大银行时,依据国家所出台的政策进行资金方面的资助就是银行业的主要职能,可以说在行业之间几乎不存在竞争。另外,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 响,客户并没有对一些中间业务比方说信用评估、证券咨询以及委托等提出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中间业务无法得到较好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银行业并未与国外银行业进行紧密,因此,信息的缺失以及交流的不足也是阻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稳步发展的一大因素。

2.2 管理经营机制的不完善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以及管理模式都不具高度的科学性,中间业务也缺失合理可靠的管理机制。另外,对于中间业务的相关概念,一些商业银行并没有进行深入掌握,虽说对逐级监管的方法进行了运用,但其所推行的考核制度以及考核方式仍旧不够完善,而这也给中间业务的顺利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与此同时,不完善的管理机制还造成了问题的出现,即企业和银行经理利用中间业务进行弄虚作假,给中间业务的稳步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

2.3 法律规章方面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资产业务以及负债业务之后,中间业务已成为了推动商业银行发展的又一核心支柱,而这和科学合理的法律规章是分不开的。在西方许多国家,《银行法》、《信托法》、《投资基金法》、《证券交易法》、《股份公司法》、《投资公司法》、《期货法》等法律规章得到了出台,且都对中间业务进行了阐述和规定。在我国,针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科学合理的法律规章并没有得到合理完善,不仅如此,从金融运营安全这一层面出发,我国还对中间业务的发展进行了限制。比方说,《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提到:“证券业和银行业、信托业、保险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证券公司与银行、信托、保险业务机构分别设立。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对这一条例进行分析可发现,其中提到的业务都是西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针对中间业务的相关收费标准以及经营模式等问题,中国银监会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并未进行明确。在2001年7月,《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得到了出台,但其中也并未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进行明确。可以说,不健全的法律规章会极大程度上阻碍我国银行业的稳步发展,这一问题主要由两方面构成,一是针对银行业,相关部门难以进行有效管理监督;二是银行不具备一定的行为依据。这样一来,各银行的中间业务就会出现混乱局面,最终也将影响我国银行业的发展与进步。[2]

3 推进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相关对策

3.1 由市场主导替代政府主导

一般而言,在政府的强制干涉以及指导下所进行的中间业务活动就称之为政府主导模式。在我国,银行商业化的时间很短暂,针对这一发展过程,政府进行了大量指导和控制。但倘若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完全为政府所控制,那么最后只会得到相反效果。总而言之,针对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政府需做的则是对科学合理的规划进行制定和改善,并对计划的施行进行严格监督,让商业银行通过市场竞争改进业务、提升自己,最终使中间业务得到稳步发展。

3.2 促进银行业完成“混业”发展

虽然针对金融风险,运用分业监管以及分业经营可进行有效的预防与应对,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金融市场的革新,这些机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比方说股市有保险基金的进入。因此,随着竞争压力的增大以及信息化的深入,我国商业银行需积极对金融业混业经营这一模式进行施行。

首先,可积极对银保合作以及银证合作进行推行,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拓展业务。比方说,可发展顾问咨询方面的业务、融资类业务以及发展基金托管业务等。倘若与保险业进行合作,商业银行就不能仅仅局限于争取存款以及代收保费等方面的业务,而应该从资金、技术以及业务等方面入手进行合作与发展。另外,银行针对保险公司的资产集中风险可与保险公司开展相关的合作,并对协定存款进行合理运用,和保险公司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

其次,对于我国综合经营来说,最合适的选择就是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作为一类新型而具有创新性的制度,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其依据资本融合这一模式巧妙地将证券公司、商业银行以及保险公司等联系在一起,使综合性、统一性的服务优势得到了形成。另外,此模式还依靠子公司顺利地完成了跨业经营,具有现代综合经营和传统分业经营两者的优点,因而也具备了较明显的优越性。

3.3 对科学合理的业务发展规划进行制定

对于中间业务的发展目标、发展模式以及所得效果来说,商业银行所制定出的发展规划是极其重要的。在对发展计划进行分析和制定时,商业银行需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新概念、新思想进行学习,将中间业务的发展作为其工作的关键和重点,使中间业务的发展具有时代性以及科学性。另外,我国各大商业银行在对发展规划进行制定时,需先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发展计划。与此同时,还需将中间业务的发展和传统业务的发展结合在一起,使业务发展具有创新性以及可操作性,让中间业务的发展带动传统业务的发展,并为中间业务提供发展基础。所以,我们需发展多方面的业务,比方说信息咨询业务、清理债务、信用卡业务、国际金融担保业务以及债权等业务等,并在中间业务里面合理运用到金融衍生工具,对其他的业务进行拓展。对相关实例进行深入分析可知,给我国商业银行参与国际竞争造成阻碍的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主要的原因就是银行担保缺失以及信息量的缺乏。对银行的业务范围进行拓展,一方面可使资产的流动性得到扩大,另一方面还可使中间业务更具科学性,最终提升运营的效率。[3]

3.4 对科学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进行制定

为了使产品和市场得到紧密连接,就需运用到科学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受市场营销策略的影响。当前,在我国各大商业银行里面,中间业务营销队伍建设以及中间业务宣传工作建设都是不够完善的。针对中间业务的营销层面,银行并未进行重点关注。比方说,在对太平洋卡进行宣传时,交通银行进行了策划和准备,并采取了上街宣传的方式。随着“全国通”以及“一卡通”得到大范围普及以后,交通银行所推行的太平洋卡得到了认可和接受。所以,我国各大商业银行需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站在战略高度,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的市场营销策略。另外,还可以运用科学合理的措施使中间业务面向多方面,即市场。客户以及产品等等,最终使市场占有率得到拓展。最后,在中间业务的发展方面,银行还需对差别营销战略进行合理有效制定,使有序而合理的营销机构得到建立和完善,并将关系营销作为重点。

3.5 注重技术投入,对人才进行重点培养

在对中间业务拓展团队进行建设时,商业银行需要将人才培养工作以及技术开发工作作为重点部分。当前,中间业务的竞争主要由两方面构成,即人才的竞争以及技术装备的竞争。具体而言,可注重技术的研发与使用,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对资金清算系统以及电子化信息化网络进行建立完善。在对人才进行培养时,银行可开展培训活动使员工的职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得到大力提升,并建立出完善的激励机制,使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得到调动。[4]

4 总结

综上所述,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不仅会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影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推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当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里仍旧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我们就需从实际情况出发,从业务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技术投入、营销策略等方面着手,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促进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以及进步。

【参考文献】

[1]邢亮.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研究[J].山东财经大学,2012(05)

[2]陈峰.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研究[J].苏州大学,2012(04)

[3]张潮峰.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对策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2011(12)

[4]章礼进.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因素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2011(05)

上一篇:依托信息化平台盘活数据资源研究 下一篇:怎样减少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