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民歌初探

时间:2022-09-10 06:41:29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敦煌民歌是广泛流传于敦煌的民间小调,当地人称之为“小曲”。小,就是不能登大雅之堂,只能自己哼唱。在文化生活极度单调、贫乏的旧时代,人们用民间小调来自娱自乐,宣泄自己的情绪,反映自己的喜怒哀乐。

一、敦煌民歌的由来

在敦煌,民歌传唱由来已久,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大批敦煌遗书中,保存了唐代的“歌辞”。任半塘编辑的《敦煌歌辞总编》记载歌辞1300余首,其中就有大批的敦煌民歌。

唐代所称俚曲小调就是民间小曲,如今称之为民歌。敦煌的俚曲小调就是唐代的敦煌民歌。它产生在民间,是地地道道的老百姓在长期劳动生活中所创作的。经过历代百姓传唱,以口传心授的形式广泛流传于民间。

敦煌遗书中现存的俚曲小调中有《五更转》、《十二时》、《白发篇》、《十思德》等各种写本。这些作品既有反映劳动人民生活内容的,也有宣传佛教、劝善信教的。这些俚曲小调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倾诉了生活在最底层的人民的心声,内容贴近社会,深受群众欢迎。流传的俚曲小调虽多,但在遗书中记录下来的却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二、敦煌民歌的发展

敦煌民歌的发展主要从清代开始。明代设防于嘉峪关,敦煌地区的汉民族全部东迁于现在的张掖市和酒泉市。自清朝雍正年间开发敦煌,从甘肃五十六州县移民,使敦煌的历史续写。甘肃各州县的移民带来了各地的文化艺术,其中也有各地的民歌,更有张掖、酒泉移民带来的在河西地区继续保留和流传的敦煌文化。清代的这次大移民,可以说是甘陇文化在敦煌的大交流、大融合。敦煌民歌就是在这次人口大移民、文化大融合中所产生的艺术奇葩。

敦煌民歌以口传心授的形式流传在民间,一代接一代地往下传。据调查,敦煌民歌流传最为广泛的是清代至民国时期。1949年解放后,民歌虽然在民间流传,但已经受到某些限制。直到1978年全国搞民歌普查集成时,敦煌民歌艺人才恢复公开演唱民歌。

三、敦煌民歌的分类

第一类是以当时的现实生活为题材,反映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民俗风情,思想感情。如《小儿子当兵》、《织手巾》、《十月怀胎》、《小寡妇上坟》、《光棍哭妻》等。

第二类是以爱情婚姻为题材。这是敦煌民歌反映最多的题材。有害相思病的,如《等郎君》、《想情人》;有送亲人的,如《送大哥》;有青年男女互相打情骂俏的,如《对花》、《闹王哥》;有反映封建买卖婚姻的,如《尕女婿》等。这些民歌从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地位、不同的角度,来歌唱男女之间的爱慕之情,用歌声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真情实感。

四、敦煌民歌的现状

敦煌民歌是勤劳朴实的敦煌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作的,其生活气息浓厚,曲调优美动听,歌词朗朗上口。流传下来的敦煌民歌,为研究千百年来敦煌社会风貌、风土人情、乡俗民情、婚丧嫁娶,提供了生动、丰富、详实的资料,已引起相关研究工作者的注意。

在相关部门的努力下,如今已有一些民间自乐班在旅游景点、宾馆饭店为中外游客演唱敦煌民歌并受喜爱。敦煌民歌已成为传播敦煌民间文化、宣传敦煌新的媒介。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人们文化观念及审美情趣的不断变化和更新,年青一代对敦煌民歌非常陌生,而喜欢流行歌曲、通俗歌曲,敦煌民歌很难在年青人中间传唱。而老艺人大多谢世,个别虽然健在但年岁已高,对原来所唱的民歌已记不清了。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唱出完整的民歌了。若干年以后,敦煌民歌恐将逐步消失,只能保留在书本上。因此,抢救敦煌民歌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责任编辑:尹雨

上一篇:论插画在平面广告中的运用 下一篇:运用Project软件提高项目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