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低年级学生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

时间:2022-09-10 06:06:13

培养低年级学生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

倾听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素质。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是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中学生必须具备的新常规,是实现学生之间各类资源交互反馈和集聚生成的前提和基础。小学时期正是儿童建立同伴团体的时期,他们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形式更复杂,在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但同时小学一二年级也是学生自我意识的快速发展期,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维持的时间不长,课堂上不能有意识地主动倾听同伴的发言。因此,我们要利用学生社会性的新发展,来提高他们在课堂中对同伴的关注度。更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建立倾听同伴发言的新常规,促进学生养成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为学生当下的有效学习和未来的发展奠基。

一、意义和作用

1.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由于现代信息传递手段的突破,许多过去依靠书面语传达的信息,在今天已被口语取代。国际性的事务可以通过长途电话商谈,无论你身在何处,随时都可以召开或参加多方同时沟通的电话会议……这种现代通讯方式节资、省时、方便,但同时对倾听者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倾听者只有具备敏锐的感知力、高度的注意力、快速的记忆力、深刻的理解力、正确的评价力、丰富的想象力等综合能力,才能专注高效地倾听让人的讲话或发言,才能实现高效地沟通。

2.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只有养成了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才能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合作同伴,敏锐地收集、分析、来自同伴话语中的信息,再通过生生互动的组内交流、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反馈方式处理这些信息,及时把同伴的信息转化课堂生成资源,从而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或探究性学习。

3.促进思维品质的提升。听话与思维也是密不可分的。在课堂上,同伴的发言稍纵即逝,具有有声性、即时性、多变性、情境性、简散性等特点,这就要求倾听者快速地对信息进行接受、编码、储存,快速地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理、综合,因此,培养学生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可以提升学生思维的清晰性、敏捷性、深刻性,并最终转变学生思维的方式,提升学生思维的品质。

二、目标和内容

一年级:(1)努力养成认真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在倾听时尽量做到双眼注视对方,努力保持正确的姿势。同伴发言时不插嘴,不随便与前后左右的同学小声交谈,不便打断对方,不做其他事情。(2)努力养成耐心倾听多位同伴发言的习惯,同伴轮流发言时,能保持安静,比较专注地倾听。(3)能完全听懂一句话,能基本听懂句式简单的一段话(两三句话)。(4)能听明白多位同学的发言,能排除干扰,听明白小伙伴的悄悄话。

二年级:(1)巩固认真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在倾听时能够做到双眼注视对方,保持正确的姿势。同伴发言时不插嘴,不随便与前后左右的同学小声交谈,不打断对方,不做其他事情。(2)巩固耐心倾听教师讲故事和多位同伴发言的习惯。教师讲故事和同伴轮流发言时,能自始至终保持安静,专注倾听。(3)能听懂句式简单的一段话。听他人讲述句式简单的一段话后,能听清别人的发言,具备理解他人发言大意的能力。(4)能排除干扰,听明白多位同学的发言。能听明白教师讲的通知内容并记清楚。

三、途径和方法

一年级:(1)儿歌口令,明确倾听要求,让学生明白要想听得清记得牢,需要静下心来,全神贯注、认真仔细地听。①学习正确的倾听姿势时:身正、肩平、背直、足安。②同伴发言时:眼睛认真看,耳朵注意听。一心不二用,做个好学生。③强调听的方法时:学会倾听,需要安静。一要专心,二要细心。(2)分解落实,强化倾听方法。学生明确了听的要求,还需要通过有序的步骤一点一点来训练强化。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听的过程要把他按先后分解成各个细节要点,逐一落实到位,分成这样几步:①学生右手压左手坐端正,眼睛注视同伴。②听同伴说话时,用心专注,重要的可在心里默默重复。③听清同伴的发言后,仔细思考才发表意见(3)课内训练、抓住倾听时机。把课文当做素材,充分利用课堂上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学习倾听同学的话,并能回答同学提出的简单问题。在语文课上,注意区别平翘舌音,前后鼻音。(4)拓展训练,巧用游戏培养听的准确性。根据相应的训练素材,在具体的情境或互动中形成能力,做到以下两点:一是采用游戏、讲故事、“悄悄话”、绕口令、儿歌等有趣的形式,在放松的情况下能听清楚、听明白。二是在听懂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反应。

二年级:(1)巩固常规,细化要求。一方面,继续通过一年级的儿歌口令,分解落实策略来巩固倾听同伴发言的常规。另一方面明确提出倾听新要求:一要专心,无论是听一位同学发言,还是多位同学发言,都要听清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

(2)课内指导、贯穿始终。有效的指导可以促使习惯的培养落到实处,应该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课堂上,教师要尽量利用手势和眼神提醒学生注意倾听他人发言,以免影响发言的学生。还可以提醒:“刚才这位同学的发言你听懂了?”这么一问往往就会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足够的重视。还可以让学生以“小评委”的身份,对其他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并及时表扬会听、会评的同学,让学生体会到学会倾听的喜悦,产生不竭的动力,更加注意倾听。

(3)专项训练,练就倾听能力。在学生升入二年级后,听力训练的题型可以有所变化,可由听同伴读词语、读句子到听同伴读文章,可以将“听”的训练与“说”“写”结合起来,提高听的效果。根据相应的训练素材,在具体的情境或互动中形成能力,做到以下两点:一是结合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提高兴趣的同时,听清讲话的内容。二是在听懂的基础上,有恰当的回应。

(4)建立评价机制。为巩固训练成果,应及时对学生“听”的习惯进行评价。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对学生近期“听”的表现,做一个总结。通过评价,对那些倾听习惯好、倾听能力强的学生进行及时、热情地表扬和鼓励,同时在下一阶段更加关注那些暂时落后的学生,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捕捉他们的进步,让这些学生也能享受到喜悦,促使他们更快地进步。

【责编 张景贤】

上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下一篇:浅谈课堂教学中的朗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