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摄影测量与遥感”教学思考

时间:2022-09-08 07:02:15

高职高专“摄影测量与遥感”教学思考

[摘 要]针对目前高职高专教育的现状及“摄影测量与遥感”入门难和重要性特点,分析了目前高职测绘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内容组织、教学模式等方面深入思考,以期改善教学效果,与同行之间进行探讨。

[关键词]摄影测量与遥感 教学目的 教学形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4-0128-02

国家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它强调了经济转型时期职业教育的价值所在,对我国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构成要素,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向国家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使命。

高职教育,既要区别于中职教育,又要区别于本科教育。高职教育既要让学生知道怎么操作,还要知道为什么要这么操作,能解决一定的技术问题。这就决定了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课程现状存在的问题

“摄影测量与遥感”是测绘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但是目前根据学生反映和用人单位反馈信息来看,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目的未达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涉及知识面广,内容复杂。“摄影测量与遥感”包含计算数学、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专家系统、航天科学和传感器技术,是一个多门技术相结合的边缘学科。[1]这使其课堂教学信息传输量大,学生感到既抽象又陌生,很难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2.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目前市面上公开出版的摄影测量方面的教材有10来本,但大多针对本科教育,理论性较强。同时,我国的摄影测量技术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内容有了较大的发展。不少教科书还在讲模拟法测图、解析法测图等,这些在当时非常重要的技术,现在看来却有些不合时宜。

3.实习环节薄弱。摄影测量与遥感数据属于高新技术,数据源和软件获取代价较大。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经济基础薄弱、教学资源不足、师资力量匮乏等实际问题,造成学生实习环节薄弱,对课程所授知识难于理解和掌握。

4.学生基础差,理解新知识点困难。现在选择高职学校的学生,有些是高中学习基础较差达不到本科院校要求的学生,也有部分是中职升高职的。普遍来说,他们的理论基础较薄弱,理解理论知识存在较大困难,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也还有待端正。

二、健全“摄影测量与遥感”教学体系

1.开设相关课程的选修课。前文提到,“摄影测量与遥感”涉及知识面广,是一个多门技术相结合的边缘学科,授课时必然涉及相关学科知识,但是这些知识学生以前没学过,专业设置中也大多没有开设相关课程。这就存在供需矛盾。如果把相关科目开设为选修课,供相关专业学生选择,以弥补专业知识不足的缺点,就能较好地解决这一矛盾。

2.校企合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测绘人才知识、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出能够“零距离”上岗的高技能职业技术人才。为此,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通过深入思考和广泛调研,付出巨大努力促进校企合作。通过多年探索,我校实现了多种合作形式:(1)教师走出去。通过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形式,使教师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拓宽教学思路。(2)专家请进来。邀请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到学校开办讲座,介绍行业动态和生产情况,为广大师生把握行业脉搏提供帮助。(3)学生送出去。学校将学生送到生产单位实习,使学生真正感受生产氛围,理解课堂中讲授的相关知识。

3.开设综合实习周。部分内容教学结束后可安排综合实训项目,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该环节知识。实习需要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或者技术人员指导,可以是模拟实习,也可以是真实生产项目实训。实习成果需要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质量评定。[2]通过综合实习周自主完成任务,学生可以增强相关知识的理解,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职业教育要求学生与社会“零距离”,教师就首先应与社会“零距离”,既要有教育能力,更要有职业能力。为此,我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花了大力气。(1)老带新。我校有从事测绘工作多年的老教师,他们的工程经验和教学经验相当丰富,对新教师来说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这一举措可以快速有效地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2)鼓励青年教师到生产单位挂职锻炼。我校提供专门经费鼓励教师挂职锻炼,以期增加教师的工程经验。(3)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引入力度。老带新是第二手工程经验,效果差,挂职锻炼时间长,效果不明显,因而直接引入双师型教师成为第三种选择。(4)鼓励内外部学习。学校鼓励教研室内部学校内部相互学习,也提供教师到其他院校参观学习、培训的机会,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增强职业能力。

5.适时举办技能大赛,推出职业证书。相关专业通过举办技能大赛、获取职业证书等措施[3],以荣誉感、职业证书体现自我价值,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显著。摄影测量专业也可以推出类似比赛。如果经费不足,还可以与相关软件商合作,促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也增强企业对我校学生的了解,达到共赢目的。

三、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进的思考

1.鼓励多媒体课件和立体模型制作。“摄影测量与遥感”是一门空间信息科学,第一任务是要恢复摄影时像片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这种位置关系仅靠文字和口述是很难理解的。多媒体课件和模型的优势是形象、生动,利于理解,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2.教学方法多样化。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灌输式的教学,学生主动性差,精力不易集中。实际教学中,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讲授具体知识点时采用传统模式,某一环节结束后需要引入项目式教学。项目式教学法是以生产一个具体的、具有实际意义或价值的产品为任务[4],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并与实际生产直接联系,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多个工科类学科都引入项目式教学法,并且取得了较好效果。这一方法在“摄影测量与遥感”教学中同样适用。

3.引入原始生产资料。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一门课结束了,学生还不知道航空摄影像片是什么样子,遥感影像是什么样子,更不要提后期的生产流程。适时的展示原始生产资料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比如,在解释和理解航偏角的概念时,也可以给出一条航线的航片,让学生实际操作,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在介绍航测控制测量时,可以展示真实像控点影像。

4.促进学生到生产单位参观学习。有的学校经费紧张,不能引进成套生产设备,可以加强与生产单位的联系,带领学生到生产单位参观实习。教学之初,学校硬件设施未到位,笔者一直困扰于如何向学生展示立体模型恢复后的效果。参观实习使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5.加强新技术介绍。摄影测量中最经典的内业软件是有武汉适普公司的VirtuoZo和中国测绘研究所的JX4,在生产单位和科研教学上都有广泛的应用。但近年来出现了DP-PGrid、Factory Pixe等软件,着重于处理大航摄区、卫星影像、无人机影像等海量数据工程,同时产生了一些新产品,如DSM、真正射影像等。[5]机载激光雷达、无人机技术、机载POS等新技术也在生产中运用得越来越广泛。新技术的介绍会缩短学生与社会的差距,克服书本知识更新慢的缺点。

6.促进自学。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发现,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可能当时效果较好,过几天再问却不知所云,而以布置任务的形式让学生先自学相关知识再考察再总结的形式,学生印象深刻,不易忘记。布置的任务可以是某一个生产环节,也可以是某一个知识点,学生可以从书本上去找,也可以借用网络资源查询,甚至可以是相互讨论,任务完成后教师再给予评估、指点。无论哪一种方式,都应以能促进学生自己学习新知识点、自己解决问题为出发点。

四、结束语

目前,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是当前生产中小比例尺地形图的主要手段。而近几年,在无人机大比例尺测图、古建筑保护等领域,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也是越来越广泛。随着学者们的不断研究,将来也一定能用于遥感影像的立体测图。可以说,摄影测量理论应用广泛,也有着广阔的前景。所以,加强“摄影测量与遥感”的教学是势在必行。

[ 注 释 ]

[1] 李德仁,王树根,周月琴.摄影测量与遥感概论(第二版)[M].北京:测绘出版社,2008.

[2] 王冬梅,张丹.高职数字摄影测量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1).

[3] 王彦东,陈国平.高职高专《摄影测量与遥感》课程改革探析[J].地理空间信息,2011(5).

[4] 张继帅.项目教学法在《摄影测量基础》教学中的尝试应用[J].测绘与地理空间信息,2011(6).

[5] 王淑晴,彭军还,李淑慧.现代摄影测量新技术对摄影测量学课程的影响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

上一篇:教师要用实际行动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一篇:动物的“治病”行为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