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辨析

时间:2022-09-08 03:29:31

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辨析

作者简介:柳颉(1985-),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湖南长沙,职称:讲师,学历:研究生,单位: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哲学是对常识中的观念、逻辑思维的反思,是批判的、超越的、创造性的思维。本文试图运用哲学原理分析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是教学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从教学运动的主体和客体、同一性和斗争性、内因和外因的互动关系上作理论和实践上的辨析,有利于确立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地位,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更有效地贯彻落实好这一原则。

关键词:主导性;主体性;关系辨析

关于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地位问题的探讨,有四种最基本的观点:一是“教师中心论”,二是“学生中心论”,三是“教师和学生双主体论”,四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论”。教育领域曾经盛行的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由于存在着严重的思想缺陷,人们已对其进行了深刻批判。虽然教师和学生双主体论思想得到了人们极大认同,但它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着难于操作的缺陷。因此,就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进行关系辨析,不仅必要,而且对教师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主体主导性的辩证实质

“主体”本是哲学认识论的一个概念,相对于被认识、被改造的“客体”来说,“主体”指一切实践着、认识着的人。处于同一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都有认识和被认识的问题,都有双重性,是互为主客体的。“教师身上同样包含着主动性和受动性”。即对教师来说,既要承认教师作为认识者和施教者有主动性的一面,是主体;又要看到教师的认识和施教必须受到学生实际的制约,不能取代学生的认识活动,又包含受动性,是客体。对学生来说,既要确认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又需看到学生始终是受教育者,是教师施教的对象,有明显的受动性,是客体[1]。同样作为主体而存在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是截然不同的,教是手段,学是目的;教是条件,学是结果,教师教的效果,最终都要通过学生学的效果来反映。也就是说,教学过程作为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最终是以学生的认识为归宿的。因此,在确认谁是主体的时候,主要应该把目光投向学生,即确认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者和认识者。如果教师的认识活动无助于推动学生的认识活动,便失去了自身存在的意义。

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领导作用并不因为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被取消或削弱。教学是只有在师生之间才可能发生的双向活动,教和学始终是互相依存、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因此,在确认学生的“主体”的同时,还必须确认教师为“主导”。何谓“主导”“主”,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领导作用并不因为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被取消或削弱;“导”则规定教师的领导作用只能通过因势利导来实现。这里有一种辩证的关系:学生的主体地位制约着教师只能“主导”而不能“主宰”;而教师导之有方,又能促使学生更好地达到预期的认识目标,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体。

总之,“学生为主体”不同于“儿童中心”,因为它是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条件;“教师为主导”也与“教师中心”有别,因为它是以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的。“主体”与“主导”生动地构成了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这两个最活跃的因素之间相互联结、依存、制约和相互吸引、合作、共进的辩证关系。

2.如何实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在如何实现教师与学生正确关系上,有的学者是强调如何成功地转变教师为主导为以学生为主体,只强调学生为中心,并没有突出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我认为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对如何实现他们各自的作用都得详细描述。

2.1教师的主导性

教师主导是教学观念问题,也是教学艺术的体现。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导”上,表现在教师是教学任务的领导者;教学目标的制定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科学知识的传递者;学生求知的启发者。

(一)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应确立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既要有微观的眼光,更需要有宏观的观点。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由认知能力、学习情趣、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多种因素构成的动态系统,而教师的“导”,与思维训练、创造训练、心理品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将素质教育的全面要求渗透到体育教学目标中,包括全面的认知体系,一般的学科能力,还有兴趣、态度等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制定目标要传授知识、提高学习技能、打好文化基础,又要发展学生的健体智能,学会学习,提高学习能力等,使学生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认知和情感和谐发展。

(二)师生情感

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两大心理要素:情感要素和认知要素,教师要尽可能发掘教材内容的情感因素,努力挖掘情感教育点,如在进行羽毛球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结合中国羽毛球队为祖国争光,荣获世界冠军的优异成绩,竭力从教学的各个侧面去引导学生浮想联翩,以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诱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另外,教师还应重视自身的情感表现,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在课堂上,教师要用亲切的教学态度、和蔼的语言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气氛,这有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三)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要符合学生学的规律,主导作用要为促进学生的主体作用服务。因此,教师应根据每一课内容,讲究学习方法的传授,让学生在理解内容,概括中心的基础上,教学生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捕捉知识的学习方法,在上每一堂课前,让学生有目的地充分自学尝试自练,从自学中发现问题,从自练中挖掘难点,鼓励学生自己查阅有关的信息资料进行处理,从而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自学方法。

2.2学生的主体性

目前,体育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摄入,强调的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练习的数量,虽然口头上也在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也只是囿于形式,教师的活动仍占据了大部分时空。而新世纪,知识传播手段的现代化,要求对学生知识的掌握从摄入为主转向对知识的分析、判断和创造性地运用为主。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以激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学习。

上一篇:中国古代哲学其辩证法思想与现实意义 下一篇:浅析PBL教学模式在英语精读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