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环境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探究

时间:2022-09-08 05:46:05

中国商业环境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探究

摘要:贸易所具有的规模效应往往体现于环境的负效应当中,而环境形成的正效应则间接,且较为迟缓。中国大部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依旧受到不合理的约束,我国政府还需转变自身职能,创造效率更高的市场环境,使得市场更具引力。文章指出了当前我国商业环境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当前我国商业环境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从建立有关司法制度、优化市场中介组织、强化对投资者的维护等方面分析了如何对我国商业环境进行改善。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商业环境;改善措施

DOI:1013939/jcnkizgsc201652025

随着中国贸易投资的不断发展,由贸易创造所产生的消费增加、流通频繁以及生产扩张等现象,对贸易双方的市场环境形成一定的冲击。中国应适当改善国内市场环境,从而保证企业的创业与经营均不会受到不合理的约束,以便中国可从中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一、当前我国商业环境存在的问题

自我国于2002年年末与东盟十国签订了关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框架协议之后,我国大量学者均开始对有关事项进行研究,论述我国同国土范围临近国家成立贸易区,以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开放我国商业市场并积极参加全球以及区域市场活动的意义,同时判断我国于开放过程中是否能够提高自身于国际市场当中的竞争力。通过大部分学者的论述可以得出,国家在国际市场当中的竞争力,其实质或是核心便是该国家自身企业的竞争实力,而企业竞争实力的高低与该国家为企业提供商业环境的优劣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若国家提供的商业环境良好,有利于缩减企业外部交易的成本,企业便能获取了自我发展的能力,或是自身综合素质有所提高,进而保证企业可长时间持续发展,获取更为丰厚的经济利益,逐步成长为可长期生存,且规模不断扩大的知名企业。

如今,为了提高我国商业环境,我国政府不断出台法律法规以及改革方案,以期创建更为适合企业经济发展的商业环境,也使得大部分企业可以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获利。改革过程中,我国环境改革于2007年位于全球第四,改革的步伐则为东亚地区结构的第一,综合商业环境排名大幅提升,前进了15名。时至今日,虽然我国商业环境处于不断改善的状态,但实际排名以及相对较差,在世界范围内,我国的商业环境水平仅仅被评定为中等偏下。

世界部分学者对我国政府的规制以及其执行能力等评断标准对我国市场环境进行了客观的评判,如企业家创业、人力雇用制度、合同执行水平、企业获取信贷程序、跨界贸易、投资者投资风险情况以及产权登记等方面,总计10点。内容涉及丰富,包含了一个普通国内投资的企业自诞生之日起直至关停这一过程内所有可能遇到的所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行政管理制度。并对经济体内最为繁华且规模最大的城市为主,中国的样本便是上海。但样本最终的评定等级较不理想。而且我国大部分地区商业环境未必可以达到上海的商业环境质量,甚至相差甚远。

由此可见,虽然我国一直致力于改善现有的市场经济体制,且改善效果确实极为明显,但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的经济依旧处于受高度管理与控制的经济状态,中国企业家无论是在创业方面,还是在经营方面,均需要接受极为不合理的限制条件。如此一来,大部分企业家的创业活动与经营活动都难以展开,国家企业自然难以得到发展。不仅如此,随着创业难度与企业经营难度的增加,大部分企业家开始放弃自我创业,或是直接放弃经营。上述情况均导致我国经济的发展受到一定阻碍,且我国企业的竞争实力也逐渐下降,难以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获取利益。

二、当前我国商业环境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

本部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基于真实信息的市场透明度无法实现

信息真实程度为基础构建的市场透明度是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活动。若企业之间交流所使用的信息缺乏真实性,或是完整性,企业之间的交易也无法顺利进行,经济纠纷数量明显增加。不仅如此,市场当中存在的各类型交易,均属于极具代表性的信息不对等交易活动。相比企业而言,政府明显对有关法律、法规更为了解,且能够获知关于法律、法规的大量信息,同时拥有对法律的解释能力。而企业在开展经济活动过程中,所接收的政府信息并不完全,往往存在欠缺的问题。不仅如此,政府也存在信息歧视的现象。就当前市场环境而言,上述问题颇为严重。故而,若政府与企业两者所接收的信息并不对等,即时企业主观上存在交易愿望,但也会由于交易成本过高而考虑放弃交易,纵使交易开始展开,但其交易也难以长时间进行,则企业也无须考虑如何扩大企业自身的规模或是令交易的覆盖范围更为广泛。

(二)市场难以建立公平、稳定的预期机制

市场经济属于信用经济发展至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而信用则是市场经济得以形成的基础,若市场当中信用不存在,则市场经济也随之消亡。而市场信息的构建以及优化同市场各界对之后构建公平、稳定的预估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联系。就近年来而言,中国国内市场各个层次具有问题暴露、凸显。究其原因,是因为市场与其机制受到冲击与破坏,进而令保证市场稳定发展的根基受到严重的损害,导致市场预期机制往往难以形成。因为我国关于市场的法律法规尚存在不健全的问题,且伴随有市场各方面信息较为混乱的现象,导致我国整体市场的运行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规范运行现象。企业是构成市场经济的基础模块,处于这一相对混乱的市场环境当中,其管理人员所做的决策往往并非正确的行为选择,进而导致企业面临巨大的风险,需要承担经济损失。处于风险难以规避的状态下,企业为了保证自身利益不会受到较大的冲击,只有通过退出交易这一方式寻求自保。

(三)市场主体利益机制相互矛盾且同市场效率相悖

以我国既有的商业环境而言,垄断企业和非垄断企业在利益机制方面是完全不同的。垄断是我国计划经济体质阶段遗留的形式,所以,垄断企业所使用的体制为旧体制,使用或是滥用行政权力或是政治手段实现对某一行业的垄断,实施垄断经营,进而通过垄断的手段获取利益,并以此抑制竞争敌手。垄断制度实行的同时,也使得市场出现了无序竞的问题,从而滋生了政府官员与企业家相互合作,出现“寻租”这一行为,并使得该行为愈演愈烈。而非垄断状态下的企业,只能通过更为低廉的价格或是品质更为优秀的产品质量吸引消费者,企业通过不断提高生产水平或是生产质量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尽量抢占市场份额,以此获取利益。这种环境下,市场将会形成良性的循环。由此可见,两种利益机制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对中国市场环境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垄断利益机制的存在使得部分企业工作的中心从提高自身生产力、创造社会财富方面转移至对政府官员的贿赂之上,导致我国市场的发展逐渐趋向于混乱。

(四)立法无法实现对所有企业的平等

保证市场内各个类型企业的公平竞争是我国在出台与市场有关法律过程中的基础原则之一。然而,我国既有市场商业环境当中,公平竞争仅仅在理论与立法原则当中可能得到实现,于实际生活当中并不能实现,甚至有可能出现极为不公平的现象。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于税务缴纳、市场准入、投资以及融资等众多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待遇。导致市场的公平竞争受到一定的影响,对我国市场的公平性造成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部分国有的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同政府有一定关联的企业和地方性的知名企业,其在运行方面往往能够受到我国政府的特别关照,其对政策的理解、把握以及利用也较为到位。相比之下,部分小型企业的发展前景便不容乐观,其自身所获取的利润相对较少,同时难以获得政府的帮助,难以得到发展。久而久之,部分地方或是政府职能部门便形成了外资企业优于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优于民营企业的思想。

三、我国商业环境发展改善方式

以下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透过提高透明度强化政府管理工作

我国政府应不断提高政策与法规的透明度,以便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具体而言,政府可从如下几方面提高政策以及法规的透明度:第一,政策与法规的制定环节。该环节过程中,政府可放弃制定法律法规的权利,采用听证与企业家讨论的方式制定对应的发挥政策,积极听取不同层次各界人士的看法与意见,尤其需要听取部分企业管理人员的建议,其所提出的所有建议进行整合、归纳,折中选取基本符合各方面需求的条款。废除由政府机关自行制定法律的立法方式,以保证立法的公平性与公开性,同时也避免了部分部门通过法规与规章制度的方式保证自身的经济利益。第二,实施政策、法规文件及时更新的制度,政府在更新或是建立新的法规时,应立刻通过各种渠道,如新闻、网络或是公告等方式对外公布,以便有关企业可根据新制度对自身企业管理或经营方面进行调节。第三,构建政府信息咨询机构。建议政府建立咨询热线或是预留网上留言服务,从而帮助企业解决其关于政策方面的问题。第四,实现政府服务电子化与网络化,如建立政府官方网站,改善政府与企业家的交流方法,通过网络使得政府工作效率得到提高,企业家通过浏览网页便能够及时了解当前关于市场政策与法规制定的情况,并积极参与其中,借此了解政府当前的工作重点以及工作内容。由于网络的存在,政府的行为开始受到企业家的监督,也加快了政府对市场环境改善的工作效率。

(二)构建较为独立的司法制度

政府所下达的决策必须处于法律框架当中,不可脱离法律开展活动,法律的存在不仅是对百姓或是企业管理人员的约束,同时也使对政府执法人员与工作人员的约束。我国司法不独立,而是受到政府的管理,则政府有可能对企业的产权形成侵害,同时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干涉,且这种行为难以进行控制。不仅如此,政府甚至有可能通过更改司法制度对企业家创业金进行管理与控制,限制企业家创造价值的自由。故而,建议政府强化对法院的垂直管理工作,为法院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与经济资源,以免法院需要依赖地方政府的供给。此外,政府还需改良法官等级制度以及当前审判委员会制度,确保法院自身独立,同时保证法官有权对违法人员进行审判。同时优化法官任免制度,进一步改良法院的审判流程。通过司法制度的独立,我国商业市场垄断企业数量可有效缩减,市场逐渐向良性竞争发展,国内企业整体竞争力上升,我国便可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获取更为丰厚的经济利益,提升我国经济水平。

(三)优化市场中介组织

中介组织是构成市场并保证市场稳定性的主要组织之一。我国现有的大部分中介组织均是由政府部门演化而来,与政府尚存在一定联系,基本受政府管辖。为此,建议中介组织不应通过审批制成立,而应按照注册制的方式成立,仅需要当事人担负一定民事责任即可。同时,中介组织的信息管理应实现电子化,积极运用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结束管理关于我国各企业法人以及企业家个人信用体系,以此提高中介组织的工作效率,逐步构建一个可以对国内企业资产进行评估、公示、咨询以及担保的系统,借此对市场经济状况下的财富关系、契约关系以及信用关系进行规范,确保了市场秩序的稳定性,也保证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随着市场竞争公平性的提高,我国大部分企业获得更为良好的发展前景,也有资本可以进入贸易区进行贸易。

(四)最大限度简化审批流程

处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环境当中,受其他国家企业的冲击,各国政府均需开始转变自身智能,而转变职能最为有效的方式便是放宽法律政策,并对审批制度进行适当改革,这也成为大部分政府开始展开的主要工作,我国也不例外。如今,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企业经济管理的大部分方式均按照规制的方式存留至今,审批制便是政府通过行政方式对国家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的主要方式之一。伴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也开始了对审批项目的简化,自中央起至地方政府,清理了半数以上的审批项目。然而,审批项目数量的减少并未真正降低企业审批工作难度,所废除的审批项目大多无关紧要,大部分审核极为严格的项目依旧没有被废除,而是沿用至今。因此,审批项目依旧存在优化的空间,而通过缩减审批项目,也可有效削减政府行政管理人员所具有的自由裁量的权利,使得行政管理人员的审批更为严谨。通过审批制度改革,相关约束条件放宽,我国企业整体数量也将随之上升,进而刺激市场之间的竞争,有利于提高市场企业整体竞争力。

(五)强化对投资者的维护

通常情况下,为企业投资的投资方共有两种:第一,股东;第二,债权人。与投资有关的法律往往有证券交易法、合同法以及破产法。而决定企业是否能够自企业外部获取投资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对企业投资者的保护工作。若国家法律制度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强度不足,投资者可能需要承担较大的经济风险。投资者自然不愿为企业进行投资,即使愿意投资,要价必然不低。随着投资者要价的增加,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便不愿主动发行股票,也自然不愿自市鲋薪璐。相反,随着法律对投资者的保护不断加强,投资者对收益的要求也随之降低,企业更为积极发型股票,通过外部筹集资金。如此一来,我国市场资金形成良性的流动,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应。

四、结论

随着对外贸易投资活动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国若想从中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必须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促进贸易区的发展,以便其可以在贸易区内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而提高企业竞争实力的最佳方式便是营造良好的商业环境,为各行业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平台。为此,我国政府应强化体质改革力度,转变自身职能,尽可能放宽对企业的限制。

参考文献:

[1]沈铭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就与评估[J].国际经济合作,2013(9):11-17.

[2]董志强,魏下海,汤灿晴制度软环境与经济发展――基于30个大城市营商环境的经验研究[J].管理世界,2012(4):9-20.

[3]柯孔林,冯宗宪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收敛性研究――基于GML指数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13(6):146-159.

[4]李兴华,秦建群,孙亮经营环境、治理结构与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变化[J].中国工业经济,2014(1):57-68.

[5]程伟晶,冯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基于三阶段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4(2):4-16.

[6]郭文,孙涛环境和管理双重视角下商业银行效率评价及分解[J].经济管理,2014(12):135-145.

[7]吴兴杰新常态下我国商业文化建设的使命与希望[J].商业文化,2015(16):7-15.

[8]李烨高校周边商业环境的现状调研与改善方案探究――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J].中国市场,2016(21):44,46.

上一篇:自动化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创业导向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