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老年全麻中七氟醚不同诱导效果

时间:2022-09-08 02:56:39

比较老年全麻中七氟醚不同诱导效果

摘要:目的:比较老年全麻中七氟醚不同诱导效果,进而为临床麻醉诱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86例接受全麻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案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增加七氟醚吸入浓度诱导,观察组给予高浓度七氟醚快速吸入诱导,比较两组诱导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睫毛反射消失的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T4时间段的BIS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诱导对老年全麻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均无明显影响,同时高浓度快速吸入诱导时间略短于逐渐增加七氟醚浓度诱导时间,同时逐渐增加吸入七氟醚浓度1min后,患者的脑电双频指数明显下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全麻;七氟醚;诱导效果

近年来,随着人类寿命的不断增加,我国老年人群的数量逐渐增多,老年人的健康成为公共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1]。而七氟醚吸入在麻醉诱导中有着较为广的应用范围,其运用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同时七氟醚其血气分配系数相对较低,无一定的刺激性,麻醉诱导较为平稳和迅速,逐渐受到医学上的高度关注。为了探讨老年全麻中七氟醚不同诱导效果,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接受全麻老年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86例接受全麻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麻醉诱导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43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65-79)岁,平均年龄为(71.22±8.54)岁;其中21例骨科,12例耳眼鼻喉科,10例泌尿科。观察组: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62-80)岁,平均年龄为(71.54±9.84)岁;其中16例骨科,11例耳眼鼻喉科,16例泌尿科。两组患者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诱导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增加七氟醚吸入浓度诱导,七氟醚初始时吸入的浓度主要为3%,老年全麻患者每3次呼吸递增1%。观察组给予高浓度七氟醚快速吸入诱导,全麻患者主要吸入5%的七氟醚。观察记录并比较两组老年全麻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脑电双频指数降到60的时间、呛咳、无意识肢动、屏气以及喉痉挛等发生的情况,并比较诱导前、吸入时刻、吸入后1min、吸入后2mim和5min以及插管时刻、插管后1mim、插管后5min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1.3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两组患者各时点SpO2、BIS的水平均采用表示,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当P<0.05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各时点SpO2和BIS变化情况如表1所示,观察组老年全麻患者4例(9.30%)出现呛咳和体动,对照组老年全麻患者511.63例(%)出现呛咳,同时观察组老年全麻患者睫毛反射消失的时间为(64.3±33.6)s,对照组老年全麻患者睫毛消失的时间为(138.6±82.6)s,观察组患者睫毛反射消失的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两组间进行比较,P<0.05;观察组脑电双频指数降至60的时间为(188.2±28.6)s,对照组患者脑电双频指数降至60的时间为(232.1±36.9)s,观察组患者脑电双频指数消失的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吸入时刻到吸入后2min时,脑电双频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进行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的各时点SpO2、BIS的水平情况

指标

组别

诱导前

吸入时刻

吸入后1min

吸入后2min

吸入后5min

插管时刻

插管后1min

插管后5min

SpO2

对照组

96.5±

1.2

99.1±

0.9

99.6±

0.5

99.6±

0.8

99.1±

0.9

98.2±

1.3

98.0±2.3

97.8±1.8

观察组

98.5±1.2

99.0±0.8

99.6±

0.5

99.2±1.3

98.9±1.4

98.1±

1.8

97.5±2.7

97.8±2.9

BIS

对照组

96.5±1.8

95.8±2.4

91.7±

6.4

77.4±

17.6

46.5±

21.3

38.6±

1.1

36.8±

12.3

44.6±

11.6

观察组

96.3±1.4

90.2±5.8

68.0±18.3

51.2±

16.8

44.3±

13.2

38.2±12.3

37.1±

7.8

41.0±

9.5

3、讨论

七氟醚作为一种挥发性的,不仅仅无色透明,同时又含有一定的芬芳,是一种无刺激的全麻药[2]。由于老年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对物的敏感性较强,且对抑制意识的药物需要量逐渐下降,使得老年患者在麻醉诱导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症状,增加手术风险。尤其是对于合并冠心病的老年患者,在麻醉气管插管过程之中,极易损伤心脏窦房结的调控。若量过少,可增加心肌氧耗;若量过多,可抑制心血管功能。因此,在麻醉诱导过程中应适宜控制物量[3]。而七氟醚的血气分配系数较小,且麻醉诱导速度快,加上无刺激性,容易使老年患者接受。另一方面,七氟醚可抑制循环,直接作用心肌,对心脏的收缩及舒张功能起到一定影响。已有学者报道[4]:健康人群吸入1.0MAC七氟醚,心肌收缩性将降低约20%,而MAP降低约29%。而BIS可较为直观的反应人体皮质功能变化,但并不能反应人体皮质下中枢与脊髓的状态。因此,在吸入七氟醚诱导时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综合判定BIS指标,选取合适的诱导方式。

参考文献:

[1]石嵩,王平,李天佐等.七氟醚不同诱导方式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1):33-35.

[2]张继如,沈志耘,张邓新等.不同全身物诱导对老年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13(8):707-710.

[3]莫洪,吴雪峰,彭磊等.不同给药模式对老年全麻患者术后苏醒期并发症的观察[J].医药前沿,2012,(34):120-122.

[4]管艳,嵇富海.七氟醚吸入和丙泊酚靶控输注对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间循环功能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1,17(26):8-9.

='font-size:12.0pt;color:black'>,1995,8(2):4.

上一篇: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临床应用中的体会 下一篇:阑尾粘液囊肿1例报道与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