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应对绿色壁垒的法律建议

时间:2022-09-08 02:52:36

我国应对绿色壁垒的法律建议

摘要:中国加入WTO使我国对外贸易事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为更多的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桥梁,但是绿色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使我国的对外贸易面临新的挑战。把握绿色壁垒的双重性,本文就我国如何从法律层面冲破发达国家对我国设置的绿色壁垒,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的绿色壁垒体系进行探讨和阐述。

关键词:绿色壁垒;双重性;法律对策

中图分类号:D9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12-0033-0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传统意义上的贸易壁垒正在被不断打破。而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其产品高昂的生产成本,在同发展中国家产品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近年来,绿色壁垒作为一种新的贸易壁垒被西方发达国家频繁使用。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对外贸易也受到了绿色壁垒的冲击,中欧纺织品、鞋类和农产品争端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一、绿色壁垒的双重性质

绿色壁垒,又称绿色贸易壁垒、绿色技术壁垒、环境壁垒或生态壁垒,是指进口国为保护人类健康、保障生态安全和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采取一系列技术性标准和法规,对来自国外的达不到环保要求的产品或服务加以限制或禁止,客观上对国际贸易产生某种限制或障碍作用的各种措施。[1]

绿色壁垒在本质上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从保护全球的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为保护人类的生命和健康、保护人和其他动植物的生态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有一定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它被一些发达国家用来作为限制或妨碍他国,其中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或服务进入国际市场和发达国家国内市场的屏障和工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

在具体适用上,绿色壁垒也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作为一种非关税贸易壁垒手段,绿色壁垒具有普遍适用性,任何具备一定经济技术实力的国家都可以采用绿色贸易壁垒,对他国产品和服务进入本国市场设置一定的障碍。但另一方面,建立绿色壁垒首先要求在本国国内实行严格的环境标准和严格的环境管理制度,这使得这种“广泛适用”具有了一定的欺骗性,因为实际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目前还不具备这样的科技水平和产业结构,因此难以通过构建绿色壁垒来保护国内市场,反而会使本国的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失去竞争力。

我们认识到绿色壁垒的双重性,才使得我们可以趋利避害,在发展我国的对外贸易时采取必要的措施规避其他国家对我国设置的绿色壁垒,同时也为我国构建中国特色的绿色壁垒体系,保护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捍卫我国正当经济利益。

二、绿色壁垒的法律应对

1.冲破其他国家对我国设置的不合理的绿色壁垒

(1)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和多边贸易谈判,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以保护环境为主要目的的绿色壁垒之所以成为近年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贸易冲突的主要形式,其根源在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技术、资金的差距。因此,在参与国际环保斗争时,我国应要求由发达国家承担更多的义务和责任。根据WTO实体规则给予发展中国家特殊待遇的规定,在承担共同而有差别的责任的同时,对于绿色壁垒应给予发展中国家一个过渡期,为我国在各条约中争取到有利的地位,创造一个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新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2)建立绿色贸易信息收集机制,强化信息交流与沟通

绿色壁垒的产生有很多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虽然发达国家往往了许多绿色壁垒的有关信息,但是很多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和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对绿色壁垒的有关信息却知之甚少。因此,我国应该由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建立一个专门负责收集各国绿色壁垒有关信息的专门机构。搜集整理各国绿色壁垒有关的法规、典型案例、环境标准、环境标志、绿色产品、绿色包装、绿色消费等信息。根据WTO的透明度原则,要求贸易对手公布其所实施的与国际贸易有关的法令、条例、司法判决、行政决定,以及该国政府与其他国家政府所缔结的相关贸易协定,以使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及外贸企业熟悉它们,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2]

(3)灵活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开展针对性研究和专业人才培养

针对由于绿色壁垒等在国际贸易中产生的贸易争端,WTO有一套专门的争端解决机制来应对此类矛盾和冲突。我国应充分运用非歧视原则与发展中国家的特殊优惠待遇以及谈判机制,主动申请斡旋、调解和调停程序,尽量把涉及我国的绿色壁垒纠纷案件压制在磋商阶段解决,使我们的损失最小化。即使进入专家组程序和上诉评议程序,也应根据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要求积极应对。同时还需要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开展针对性研究,需要一批熟悉WTO实体规则和争端解决机制的专业人士,主要是法律方面的人才。

(4)根据WTO的规则完善我国的环境经贸法律法规

加入WTO以来,我国的环境经贸法律法规对涉及绿色壁垒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进行了规范,但这与WTO的要求仍存在差距。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值得我们反思和改进:

第一、我国签署的某些与贸易直接相关的环境公约在国内缺乏直接的法律、法规支撑,即使有相关的国内立法,大多也属于行政立法,其立法层次有待提高。

第二、我国的法律规定和WTO的原则有出入,且相关法律没有很好衔接,有待进一步完善。1994年7月1日开始施行的《对外贸易法》中把“环境保护例外”与“安全例外”并列不可取。其次,对“所必需者”、“任意或无端的歧视”、“不会形成伪装起来的国际贸易限制”、“国内生产或消费一道实施”等所包含的实施条件,该条文未作说明。最后,《对外贸易法》的环境保护例外没有与《海关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很好地衔接,有的规定甚至不一致。[3]因此,我国可以在《对外贸易法》中将环境保护例外与安全例外分离出来,在两个独立的章节分别进行规定。对环境保护例外的引用条件按照专家组的解释作出修订,对其他相抵触的经贸法律法规作出相应改动,使之更加协调。

第三、我国应用法律法规的形式督促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和技术标准,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为突破绿色壁垒作好准备。如《清洁生产促进法》中规定企业在进行技术改造过程中应当采取的清洁生产措施与发达国家的生产方法、标准有一定差距。该法由于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规定和有效的制裁,从而使得鼓励清洁生产的措施也就形同虚设。[4]因此,应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按计划,逐步采取有效措施使相关企业采用无毒、无害的清洁生产方法。

2.加速建立中国特色的“绿色防火墙”

绿色壁垒是一把“双刃剑”,在不违背WTO有关原则的前提下,我国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构筑具有本国特色的“绿色防火墙”。

(1)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环境技术法规体系

相对于发达国家完善的环保法规与技术标准体系,我国在这个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目前法律制度中并无技术法规这一提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有关环境保护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等属于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属于事实上的环境技术法规。我国的这些强制性标准与法律及技术法规还是有明显差别的,主要体现在编写格式、技术内容、协调方式、制定修订程序等方面。[5]因此,将这些强制性标准修订之后纳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下的技术法规体系显得尤为必要。

(2)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环境标志制度

我国在此领域的相关机制虽已启动多年,但环境标志制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需要我国相关立法机构尽快出台适合我国环境标志制度的实施细则和管理条例,对环境标志的申请标准、审查标准、检查认证、使用许可、监督管理、使用期限等诸多内容做出具体、明确而又富有操作性的规定。从国际法角度,我国应加强与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的交流与磋商,在环境标志问题上相互承认,使我国的环境标志国际化。

(3)制定防止污染环境的货物进口和项目引进的法规

近年来,“洋垃圾”这个新生事物开始频繁占据公众的眼球,这是某些别有用心的国家为了使其有毒有害废物和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实施的转嫁环境污染的行为。为了应对这种状况,早在1995年我国就了《关于坚决严格控制境外废物转移到我国的紧急通知》,1996年3月又颁布了《固物进口环境保护管理暂行规定》,但这些还远不能阻挡一些国家把污染物转移到我国。我国应制定一系列新的法律法规,抵制发达国家利用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进行“生态掠夺”、污染性行业国际转移及有毒有害废弃物输出。

(4)建立我国的绿色税收制度和环境关税制度

构建中国特色的绿色壁垒体系就必须适时建立我国的绿色税收制度。绿色税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不仅有利于改善我国的生态条件、保护环境,而且对提高全社会的环保积极性,鼓励和督促企业执行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都有积极意义。

在完善国内的绿色税收制度的同时,也应重视发挥关税和外贸补贴对于进出口贸易的调节作用,建立我国的环境关税制度。环境关税在实施中面临的最大难题是我国尚未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国内产品征收环境税,因此,在实现国内产品征收环境税的基础上,我国应早日制定有关环境关税的法律法规,逐步推行环境关税制度。此外,我国也可以参照其他国家的经验,在WTO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实行绿色补贴制度,对达到环境技术标准的国内出口企业出口的相关产品给子适当扶持,以降低此类产品的成本,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刺激国内企业转变生产工艺和方法,推动我国绿色贸易的发展。

贸易自由化、经济一体化、环保全球化已成为我们时代的重大主题。作为环保时代的贸易保护手段,绿色壁垒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继续存在和发展。我们能做的是顺应全球绿色浪潮,完善相关的贸易、环境立法,构筑我们自己的绿色“防火墙”体系。

参考文献:

[1]朱晓勤.WTO与绿色壁垒:若干法律问题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2001,4:23.

[2]王哉、洪晓梅. 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及其法律对策[J]. 东北大学学报,2000,4:12.

[3][4]朱群芳. 绿色壁垒与我国外贸的发展[J]. 经济与管理,2000,2:9-10.

[5]杨昌举. “绿色壁垒”的再认识[J]. 世界环境,1999,4:22.

上一篇:论新时期中国宪法的发展 下一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