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职高专单招生英语学习能力之我见

时间:2022-09-08 02:04:21

提高高职高专单招生英语学习能力之我见

摘 要 本文试就单招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和现行的英语教学模式进行剖析,并对现行英语教学改革措施与对策的制定以及如何提高单招生英语学习能力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 高职高专 单招生 英语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pinions to Improve Vocational College Single

Admissions' English Learning Ability

SONG Qiangxun

(Guilin Institute of Tourism, Guilin, Guangxi 541006)

Abstract This article tries to recruit students learning English single status and current English teaching mode analysis, the formulation of reform measures and countermeasures and current English teaching and how to improve the learning ability of single admissions English put forward their views and opinions.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single admissions; English learning ability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公布的2014年高等职业院校招生信息,我区15所高等职业院校计划单招1.117万人。据统计,2013这些高校总计划招生17052名,报名22651余人,实际录取新生15205人,录取率77.43%, 2013年我校共录取了800多单招学生。2014年计划招1000多人,占新生总数的30%。以上数据表明,单招学生已成为了我区高职院校的一股新的生源力量。这既给学校带来了充足的生源,也给高职院校的管理和教学带来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笔者根据一年的单招生英语教学实践,对如何提高学生英语整体水平和语用能力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建议。

1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现状

1.1 英语教学大纲与现行的英语教学要求严重脱节

要提高单招生英语能力,就不得不涉及到现行的英语教学大纲与英语教学模式。作为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师,都知道英语教学必须遵循“能力为本、够用为度”的原则,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和交际能力,英语教学与应聘岗位的业务能力相结合,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但这与现行的英语大纲所要求的标准相差甚远。因此,要适应单招生的英语学习,必须制定出科学的、系统的、个性化的英语教学大纲。这是提高单招学生英语能力的基本保障之一。

1.2 英语教材与学生的英语基础不相匹配

近几年来,为了适应学生的英语学习,我校根据本校学生的英语基础,不断地对英语教材进行了多次调整。先后使用了《21世纪大学英语》、《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希望英语》、《新视野大学英语》等多套教育部指定教材,但教学效果都不尽如人意。现使用的英语教材是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前景实用英语》系列教材,该教材在全面贯彻《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结合一线教学实际,注重课堂活动的目的性和可操作性,加强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不可否认,它是一部好教材。但对单招学生而言,虽然这教材选材精良、文章优美,但与单招生的英语实际水平相隔甚远,用此教材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3 学生英语基础偏差,英语教学难度增大

广西单招或对口招生的生源地主要是中职、中专、技校、职高。由于这些学校的英语教学目标定位差异较大,学生英语基本功不扎实,英语知识缺乏系统性,大多数英语知识早已遗忘荒疏。进入高职高专后,他们的英语原有基础很难与现行的英语学习衔接起来。面对这特殊的学生,教师开展英语教学的难度可想而知,要提高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就更是难上加难。

2 提高单招生英语水平和实用能力的措施与对策

2.1 确立与高职高专单招生英语学习相适应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单招学生是高职高专在校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这给英语教学带来极大的冲击。去年的两个学期中,我们进行了各种各样的英语教学尝试,比如,分班教学。把不同专业的单招生集中起来进行授课。再比如,我们尝试给他们面对面地进行补缺补漏。我们用尽可用的手段和方法,最终不是收效甚微就是无果而终。经历了种种挫折和失败后,我们开始明白,在针对单招生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忽略了最重要的环节。那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英语教学就必须围绕学生如何学而展开。必须让学生多开口,多感知,多观察,多分析,多思考,多明白一个词汇和掌握一条语用规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意义上了解他们;必须改变“一言堂”,把课堂还给学生,形成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过程;必须把教学活动化为实际的双边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表演对话或课文内容,并针对所学内容,布置学生课后进行讨论排练,然后在课堂表演,在学生犯错时应多鼓励,少批评,不断强化学生参与交际的信心。通过一年的努力,让学生慢慢步入学习正轨。

2.2 严谨治学,保持良好的教风

一年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发现,单招学生普遍因英语基础薄弱而自卑,生怕老师瞧不起,他们对老师在课堂上语言的轻重,语调的高低,和一定的动作表情都会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兴趣。教师自然亲切的表情,会让他们增添勇气和信心。因此,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用自己满腔的爱去关心、尊重、激励和鼓励他们,努力使自己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爱戴的人。努力做到上课时是学生的老师,课后成为他们的好朋友,无话不谈,以此点亮他们的心灵之光,激起他们学习英语的欲望,从而达到提高他们英语水平的目的。

2.3 注意学生英语知识的衔接过渡

一年的英语教学实践,让我们全体英语教师体会到,要提高单招生的英语能力,单凭改变教学模式等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对学生英语实际水平进行全面的排查摸底。不仅对单招生所学习过的中专、技校或职高的英语教学情况进行了解,更要了解学生原有的英语基础,并根据所掌握的情况,用半学期的时间,从语言、词汇、语法、句型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补缺补漏,让学生原有的英语知识尽快地与大学英语知识衔接过渡,以适应大学英语教学。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坚持用英语授课,要求并鼓励学生用英语思维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根据要求,从学期开始就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会学生一些阅读技巧; 每周提供至少一篇英语阅读文章给学生,要求学生用早读时间或课外时间进行朗读。并从中选出相关文章作为期末口试和笔试必考题。通过此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4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受限于课时,这是英语教学发展的软肋。不过,现在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网络等现代化教学用具和手段已经大量融入到英语教学当中,这给现代英语教学提供了无限的便利。教师可充分利用其特有的功能和便利把更多的英语相关知识充分展示给学生,丰富了课堂知识的同时也让学生大开眼界。当然,这还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在网络浩瀚的资源中精选跟课堂有关的知识,包括声音、图片、视频、文字等等,实现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的目标。

2.5 创造浓厚而直接的外语环境

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鼓励学生课余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工具外,我校还积极营造良好的外语环境,提供学生展示英语的场地与氛围。鼓励单招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英语社团、外语角活动。因为,定期组织本校英语社团协助或直接组织或举办一些英语活动,创造一种英语氛围,提供一个讲英语、交流英语学习心得的一个场所,能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得以进一步延续。此外,我们还充分利用外籍教师资源,每星期举办5期面对面口语培训,学生踊跃参加,在英语教师和外教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英语口语有了很大提高。

2.6 改革考核模式是提高单招生英语水平的有效方式

目前许多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考核仍采用以前的成绩考核体系,导致学生对分数的关心程度远胜于英语知识学习与能力的训练,这对单招生的英语水平提高是非常不利的。我校针对单招生这一特殊群体,从去年开始采用多元评估的考评体系。 平时成绩占70%,期末考试成绩占30%。期末考试把口语测试加入考试范围,占50%,口语测试分两项,一是朗读英语文章,二是英语对话。这对单招生来说既可以提高考试的通过率,也可以把英语学习的重点放在英语实用能力培养上。

总之,面对单招生这一特殊群体,我们没有回避,没有退缩,也没有埋怨。而是积极应对,从改变教学观念,注意学生英语知识的衔接过渡,给学生创造浓厚而直接的外语环境,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工具,鼓励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加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强度和持续性,让他们学习有明显进步,从而达到提高整个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当然,在过去的教学改革和探索中,我们走了不少弯路,遇到许多困难,但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不断地努力,我们一定能找到一种适合提高单招生英语能力的教学途径。

参考文献

[1] 康伟杰.浅谈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

[2] 王莉莉.大学英语教学与学生非智力因素关系[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7.

[3] 吴颜岭.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坚持实用性[J].职业时空,2008.3.

[4] 邓春梅.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出路.中国成人教育,2009(13).

[5] 何雪莲.高职综合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8(12).

[6] 孙迎月.对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中国成人教育,2009(14).

[7] 唐杰.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能力社会需求的调查[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8).

[8] 高操.论对话式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西南大学,2009.

[9] 李艳.职业学校英语学习情境及学习效果[D].首都师范大学,2009.

上一篇:强弱电干扰与电网接地方式 下一篇:家用榨油机,未必榨出放心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