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盲井》看中国后殖民主义电影批评

时间:2022-09-07 07:37:29

从电影《盲井》看中国后殖民主义电影批评

【摘 要】中国后殖民主义电影批评对于捍卫本土电影乃至民族文化起了不容质疑的作用,但由于其本质上的文化冷战思维以及过于狭隘的视野,导致其在中国电影民族化世界化的过程显露出不足之处,本文以电影《盲井》为例,反思当代中国后殖民主义电影批评。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电影批评;盲井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143-01

后殖民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其产生的社会及文化背景是随着中国内地的改革开放,经济文化实力进一步增强,中国民族电影文化走向世界的雄心壮志和西方强势电影文化的入侵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所引发的日渐高涨的民族文化危机和民族文化焦虑。[1]在中国,后殖民主义理论直接批判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主义”,在其一系列概念和范畴中,“最具有特色并作为中心的就是‘本土’和‘他者’。这二者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民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抗争,从而产生了‘第三世界文化批评’。”[2]中国当代后殖民主义电影批评对中国本土电影文化独立和发展做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我们也应当看到,在全球化不断加深的新时期,中国后殖民主义电影批评的不足之处。本文将就电影《盲井》为例,进行分析。

一、所谓顺从西方的意识形态

《盲井》荣获第5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艺术贡献银熊奖,金马奖最佳新人奖。导演用纪实的笔调以小见大,直指社会深处。有一篇批评《盲井》的文章指出,“李扬的目的就是以中国现实社会作为背景,使影片不仅仅是一部孤立地反应人性肮脏的影片,进而具有国际意义。电影《盲井》的意识形态策略,就是努力使自己以‘他者’的身份进入到西方视野中,在西方‘中心主义’的潜意识支配下,顺从西方观众所能读解和辨认的意识形态指向。”[3]后殖民主义在对中国电影研究的时候天然地带有一种文化冷战思维,即将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西方与东方、他者话语与本土话语之间进行截然二元对立设置。[4]正如一位学者所言,“中国后殖民批评回避本土社会文化对抗,却大谈西方对于中国的话语压迫,这是有意无意地迎合主流意识形态。”[5]张艺谋,陈凯歌等人在国际上@奖的作品也被后殖民主义批评为“为西方提供了‘他性’的消费,一个陌生的,蛮野的东方,一个梦想中的奇异的社会和民族。”[6]这种过激批评显得过于意识形态至上,民族文化自尊心过强。

二、所谓边缘化的表现手法

中国后殖民主义电影批评还会将批判点落在影片的表现风格上,认为为了迎合西方主流观众,这些电影会运用不同于好莱坞电影的艺术策略来迎合西方的猎奇心理。第六代导演大都受到过西方电影理论思潮的影响,在他们的电影里,我们都能看到一些新浪潮或者新现实主义的影子,这加强了电影的纪实性。那些认为通过不同于好莱坞电影的手法来吸引西方观众眼球的说法是根本没有立足之地的。

三、所谓跨国的制作方式

在中国的后殖民主义电影批评中,遭到攻击的还有一些电影的制作模式,认为这些电影以叛逆的姿态讲述反主流的题材,并以此获得西方资金,从而躲避中国的电影审查制度。中国电影的审查制度,通过行政手段于法律手段规范电影生产,特别是对电影题材、内容、风格、形式等方面的限制缺乏灵活性,与电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的文化特性还存在一定距离。[7]这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电影作者的艺术自由表达和原创能力的发挥;同时限定某些题材在电影中的正常表现,造成了电影在类型、风格、形态上的多样化与层次性的缺失。现行的电影审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影作为艺术的正常发展。[8]著名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哈贝马斯以极富浪漫主义的语调宣称,“不同文化类型应当超越各自传统和生活形式的基本价值局限,作为平等的对话伙伴相互尊重,并在一种和谐友好的气氛中消除误解,摒弃成见,以便共同探讨对于人类和世纪有关的重大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这应当作为国际交往的伦理原则得到普遍遵守”。[9]

四、结语

我们应当相信,冲破后殖民理论的局限,以宽广的胸怀拥抱世界,智慧地接纳外来文化,并不失时机地发扬本土文化,鼓励民族电影有益的尝试,积极地提升本土电影的国际竞争力,才是中国电影发展的王道。

参考文献:

[1][4]李晓灵,王晓梅.中国后殖民主义电影批评之批评[J].云南社会科学,2009(2).

[2]方梦璇.“伪民族”的民族胜利――从《盲井》看当下后殖民电影[J].东方艺术,2005(10).

[3]方梦璇.“伪民族”的民族胜利――从《盲井》看当下后殖民电影[J].东方艺术,2005(10).

[5]赵稀方.中国后殖民批评的歧途[J].文艺争鸣,2000(5).

[6]张颐武.全球后殖民语境中的张艺谋[J].当代电影,1999(3).

[7]尹鸿.世纪之交――90年代电影备忘[J].当代电影,2001(1).

[8]唐峰.对比中国与美国的电影审查制度[J].电影文学,2010(2).

[9](德)哈贝马斯.从感性印象到象征表现[A].平等对话:文化交往的伦理原则[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上一篇:音乐鉴赏教学中审美主体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基于数字背景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