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校文化力 增强育人正能量

时间:2022-09-07 06:30:05

提升学校文化力 增强育人正能量

优秀的学校文化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力量。一所学校只有拥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实现高质量的学校教育,才能聚成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打造出一流的学校品牌。优秀学校文化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要靠长期积淀;不能只印在本上、贴在墙上,而要内化为师生的价值观念,体现在师生的行为形态上;不能东拼西凑、六神无主,要有核心理念,体现时代性、先进性和学校特质。学校文化必须根植于学校土壤,才有强大的生命力;必须将学校长期零散的文化碎片上升为文化整体,锻造成学校精神,才能形成生产力;必须以人为本,为促进师生发展服务,才能产生深远的影响力。

一、挖掘内涵。提升价值,积极构建学校精神文化

沾化二中原先在僻远的乡镇,校舍年久失修,师资力量薄弱,招生困难,学校举步维艰。因教育发展的需要2000年迁建于县城,筹建过程时间紧促,资金短缺,只建起了两千平米的教学楼,没有学生宿舍、餐厅,更没有办公楼、功能用房,甚至学生要步行到2公里外的废旧粮仓住宿,用临时搭建的板房当餐厅,困难重重。十几年来,学校边建设边招生,硬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矗立起一所雄伟壮观、享有社会高声誉的规范化学校。2010年,在学校迁建十周年之际,引导广大教职工深入思考讨论,在如此条件艰苦、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是什么支撑学校发展到今天?难道靠的不正是一种实干拼搏、奉献求实的“精气神”吗?从而学校精神呼之而出: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师生共同践行“积跬步至千里”的成功之道;勇争一流的拼搏精神,师生坚韧不拔的毅力,成就学校教育事业;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涵养了教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为师风范;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师生以天下为己任,求民族之大是。十余年风雨沧桑,熔铸了四种精神文化,她是学校教职工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淀起来的,是在大家共同的心理和行为中体现出来的理念、价值体系。学校精神一经提出,深得全体师生员工的认同。学校继而进行了“践行二中精神,争做师德先锋”的演讲活动。经过层层选拔,14名优秀教职工代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对教育、教师角色、二中精神的理解,演讲充满了激情,充满了爱,充满了奉献,充满了拼搏,充满了追求,充满了感人的故事,传递出了二中精神的真谛,引起了全体教职工的共鸣,精彩生动地演讲给教职工奉献上一道文化大餐、精神盛宴,在共享、品味、体会中,教职工深刻认识到二中精神是二中人的真实写照,是二中孕育出的宝贵财富。长期的积淀,积极地挖掘凝练,二中精神弥足珍贵,深人人心。

二、精心培育。弘扬践行,努力形成学校文化力

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并不在于形式本身,而在于努力提升学校文化力,真正使文化成为凝聚学校师生员工心志、推动学校创造性发展的原动力和支持力,使学校精神成为学校发展的引擎。

1、加强“三风一训”建设,弘扬学校精神

为把学校精神贯彻落到实处,更好地发挥灵魂指导作用,发动师生围绕学校精神讨论制定了相应的“三风一训”。校风“行求实,学求是,人求和”,班风“爱为源,身为范,业为善”,学风“立于德,笃与学,成于博”;“修刚毅之品,做笃实之人”是校训,刚毅之品,挺起师生脊梁,笃实为人,奠定立身根基。这些精神文化与学校的核心理念一脉相承,反映了学校的价值追求,使精神具体化。她贴近师生实际,融入师生工作、学习、生活中,内化为师生品质,从而唤醒、激发师生崇高的情感和强烈的进取心,成为师生员工心理和行为的强大内驱力,真正发挥学校精神鼓舞士气,凝聚师生的熏陶、引领、促进作用。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践行学校精神

学校管理者既是学校文化的引领者,承担着推进学校和谐文化建设的重任;又要做学校文化的践行者,做好师生楷模,率先垂范。

学校积极倡树“低碳绿色、干事创业”优良作风。评先选优讲风格,遵循“三个倾斜”:向一线教师倾斜,向成绩突出的教师倾斜,向事迹突出的教职工倾斜。干群关系保持纯洁,不讲物质金钱,保持“低碳”;不讲人情面子,保持绿色。工作中讲实干奉献,校级领导干部自觉实行带班制度,与中层干部和班主任一起昼夜轮流值勤,与学生同吃同住,随时检查记录学校日常工作,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加班加点,不计报酬,以身作则,不辞辛苦,在全校教职工中起到了带头、带动、带领的作用。

3、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彰显学校精神

学校精神体现的核心理念是“搏”和“实”,在环境建设上,学校努力打造“搏”文化、“实”文化。我们通过校园伟人雕塑、主题浮雕、奥运文化墙、名人名言、荣誉陈列室、“育人林”、“梅园”、“竹林”,等多种载体凸显环境育人、文化熏陶的作用;使“拼搏”、“踏实”的文化气息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师生的心灵,陶冶校园人美好的情操,激发校园人开拓进取的精神。

三、以人为本,以文化之,促进师生和谐发展

学校的愿景是“师生幸福成长的精神家园,享受优质教育的鲁北名校”。学校文化为学校立魂聚魄,凝聚师生向着共同的愿景迈进,首先要关照师生的生命发展,让其成为师生敦品立德的熔炉,让教师与学生的生命在学校中得以舒展、成长,潜力得以发挥,个性得以张扬。

1、营造有高度、有深度的校园文化,创造合作、平等、民主、尊重的教育氛围。

我校坚持爱心育人,用真情关心和爱护师生,注重营造“家”的温馨和谐氛围,通过教代会、工会、学生会等,让广大师生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发展献言献策,当家作主,真正将学校作为心灵的归宿和精神的家园。同时,学校致力于建设幸福成长的校园,积极开展节日联欢、艺术文化节、秋季运动会、学校环境摄影展等各项活动,让教师快乐工作,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使其能够品味知识馨香,润泽成长智慧,为自己的人生画卷描绘出幸福快乐的精神底色。

2、学校的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的发展以师德为本。

提高教师修养、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引领教师钟情于教育事业至关重要。学校通过开展“转变角色、争当名师”读书交流、“青蓝杯”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为每一位教师展示才华和体现自身价值创造空间、提供舞台。借助学校文化努力构建教师的人生价值观,唤醒教师职业道德感,激发教师的进取心,营造教师精神绿洲,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在成就事业的同时成就幸福的人生,触发教师的认同感、荣耀感和归属感。

3、以学生为主体,重在立德树人。

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学校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创造潜能,从而确保学校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并成为学校中每个学生的自觉行为,实现“文化自觉”。十提出要“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教育全过程,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教育核心价值观的重中之重,引导和教育学生去自觉践行,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塑造有理想有追求,热爱生活,懂得感恩和尊重的学生,其意义远远大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高分低能学生。我校每年军训的校训宣讲,高一学生“行为规范月”,“先进个人、先进宿舍、先进班级”的评选表彰,“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社会、感恩祖国”的系列感恩教育等已成为我校常规活动,用这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熏陶树立学生自尊自强的人生观,挖掘他们内心潜在的巨大驱动力。

一所誉满社会的名校是靠精神站立的,当学校精神转化为师生强大内在驱动力的时候,所有的努力都变成自觉、自动和自发,每个人都将倾尽所能,倾其所力。这样的努力中充满奋斗的激情,充满体恤的关爱,充满人性的光辉,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工作忙碌却幸福着,学生早起晚睡却快乐着,文化的陶冶、精神的追求使师生“不待扬鞭自奋蹄”,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

大音稀声,大象无形。我校将其学校精神文化根植师生心灵,筑起学校的精神脊梁。它必将汇成一股强大的文化力,不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校美好的愿景蓝图。

(作者单位山东省沾化县第二中学)

上一篇:信息技术对审计过程的影响探析 下一篇:谈听课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