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蝶变 第11期

时间:2022-09-07 04:23:07

管理蝶变 第11期

要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强化企业的执行力,就必须具备可被取代的基础,有可被检查的执行;如果管理不可取代,执行缺乏检查,那么,无论进行再多的培训,开再多的会,执行部不能到位。

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一定层面,就会出现管理瓶颈和组织执行力问题,俗称大企业病。组织结构越来越复杂,部门之间争功推过,相互推诿,执行缓慢,执行者宁可错过时机也不愿承担责任等,这可以说是困扰企业发展壮大的两块“短板”,这是中国企业鲜有成长为西方那样企业帝国的原因所在。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回到源头,重新思考,管理的基础是什么?执行的基础又是什么?企业发展得越快,企业的规模越大,管理与执行层面的问题就越多。中间的根源是什么?我感觉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作为管理基础的管理者取代难度大;二是作为执行基础的监督和检查力度不够。

首先,管理和执行的核心在于人,管理水平、管理能力、管理绩效的提升都取决于人,并且必须建立在可取代基础之上。作为管理者,如果你的地位不可取代,第一说明你没有完成培养下属,教育下属的责任;第二由于不可取代使员工和管理者缺乏危机意识,从而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人才成长。当然,我所说的取代的原因是,个人对岗位工作无法胜任或者其他德行方面的问题。

其次,监督和检查机制的缺失导致执行力度的软弱,并产生偏差。如果发生了这种情况,我认为作为管理者要承担主要责任。一个组织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和检查机制与之配套,就不可能产生良好的执行力。执行的基础在于被检查。员工只会去做你所检查的事,而不会去做你期望的事。管理是盯出来的,执行是查出来的。因此,要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强化企业的执行力,就必须按照上述两条去执行。如果管理不可取代,执行缺乏检查,那么,就算进行再多的培训,开再多的会,执行都不能到位。

企业要发展,就必须加强对“管理的可替代”和“执行的被检查”这两大问题的认识。作为员工层面,应立足岗位,敬业奉献,以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中层则要在加强责任心的同时,加强学习,积极上进,做好教练员,在企业中倡导并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氛围,打造学习型团队。企业班子成员要加强对组织价值观的认同,树立与组织共同发展的事业心。

上一篇:甩掉领先负担:领先者突围 下一篇:后奥运时代刘翔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