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入门基础教学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探究

时间:2022-09-07 12:18:29

初中物理入门基础教学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探究

摘要:对于初中生来说,物理算是一门全新的学科,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联系非常紧密的课程。初中物理入门基础教学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物理的态度,以及后期对物理学习的毅力,这就要求老师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必须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打好基础,培养能力,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来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可以充分吸收理论知识并与实践融会贯通,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

关键字:初中物理 基础入门 问题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物理知识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初中物理作为我国九年义务制的基础教育课程,在起始阶段的教学会直接影响学生初中阶段物理学习的整体性,更会对高中阶段文理分流造成一定影响。教学实践表明,初中物理的入门基础教学非常重要,初中生对于事物探究的好奇心及学好物理的求知欲都很强,但是,大多数学生都会受到“物理难学”这一说法的影响,从而对物理的学习会产生畏惧,原本充满好奇心踏上物理征途的轨迹就此熄灭,学习物理的步伐慢慢停下,越是害怕就越没有兴趣继续学习,还没有接触就造成了心理上的恐惧。因此,物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自然平稳的走上物理求学之路,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优势,从生活情感中鼓励学生克服畏惧心理,从教材实验中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增强其学习物理的自信心。

1.注重物理的第一次教学

开学的第一个星期,学生总是期待本学期学科的第一次课堂,所以老师的第一次讲学会给学生留下总的印象,物理教学也不例外,把握物理教学的第一课,从而让教与学得心应手。老师在进行第一堂物理讲学时,不要急于传授物理课本具体知识,而是应该让学生感知物理世界,展示本学期物理课程的种种绚丽,多做一些现实中的物理实验,如用一个中粗的塑料管吸起一个乒乓球,让学生产生好奇的心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对物理现象产生兴趣,同时,还要让其知道这些知识已经囊括在本学期课本内。此外,还可以在第一次物理课堂上讲述一些物理学家的成就及对当前社会发展和生活带来的便利,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为之后的物理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2.加强课本核心教学

初中物理课本的各章节的基础知识是物理教学的核心内容,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以课本为中心,揣摩研究章节的基本知识点,并把握重点难点,深入理解掌握。例如老师在教学物理课程:光的直射、反射和折射、声音的传播、电、力的相关知识,由于这些物理知识是当前物理课程的必授教学知识点,而且是世界发展必须普及的知识,因而学生必须要重点把握。虽然当前只是了解单一的物理知识,没有涉及到具体的知识关联,但是在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这些物理现象的重要性,并反复体会,做到融会贯通。

3.深化物理原理和应用

物理原理是物理现象的内因,老师在进行物理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根据课本知识有效的教授,其中包括最基本的物理现象、物理概念以及物理原理,重点要将原理和应用具体深化。例如老师在进行“光的现象”讲学后,紧接着就是“透镜的成像原理和应用”;此外,在认识望远镜和显微镜的使用时,就会涉及到“光的传播途径、反射、折射和平面成像原理”。从这些基本知识看来,物理的应用是综合化的,老师在讲述物理现象和原理的同时,更要将这些原理同实践的交汇点融会贯通,

4.让学生体验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其知识来源于大自然,当然也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对日常生活的感知,从而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为其对物理现象及规律的理解提供动机。例如老师在讲述光速与声速的问题上,由于初中生对生活已经有一定的经验和日常认知,可以让学生思考在雷雨季节,打雷前会先看到闪电还是先听见雷声,因而从实际生活中可以判断,光速比声速更快。又如在教授杠杆定理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想象农村用压水井打水的情景,再让其了解压水井的手柄越长就会越省力,从而又将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学会用物理知识看待生活的同时,更应让学生学会体验生活。对此,不仅要让学生从理论中掌握物理知识,还应让其体验物理现象,为学习新的知识打下基础。例如在教授运动与静止的知识点时,老师应让学生在平时坐车时注意观察其他并排车辆的运动状态,体验两车运动的相对性,并让其注意车辆启动和刹车时人体会有前倾和后仰的惯性现象,从而在亲身体验中了解了物理知识。此外,在体验经验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将生活中观察的物理现象多作思考,例如在教授液化现象时,要让学生观察水沸腾时从壶嘴喷出“白气”的现象,并让其思考为何越靠近壶嘴越看不清“白气”?这种“白气”同我们冬天口中所呼出的“白气”是否相同?在让学生感知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时,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带着疑问认真的学习物理课。

5.发挥实验教学

物理是基于实验上的自然学科,在初中物理新课标教材上,有许多演示实验、课外实验等教学要求。通过实验教学来引入物理概念,并顺利的突出原理过程,得出规律,从而顺利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老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先演示,学生一定要动手认真做,之后再给予其帮助。对于实验的结果尽量让学生做的成功,从而使其更能全身心的投入。如在进行重力实验时,分别准备一张纸和一个足够大的橡皮擦,并利用教室的门来进行高度比对。老师首先让学生预测一张纸和一个包了橡皮的纸谁更容易扔过门顶,学生各抒己见。老师让两个意见不一的学生自己做实验,最终结果表明包了橡皮的纸更容易扔起来。一个简单的实验不仅让学生全部动员,更让其用实践证明了物理知识。

6.结束语

老师在物理基础入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充分利用物理实验来证明物理概念及原理,并深入到学生当中,鼓励其克服学习物理的畏惧心理,多做情感交流,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滕立新.如何开启初中物理的入门教学[J]

[2]张燕.初中物理入门教学探讨[J]新课程学习

上一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过程性评价的几点尝试 下一篇:肖邦热爱波兰高效的课堂需要高质量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