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民主化,焕发思想政治课生命活力

时间:2022-09-28 04:03:47

教学民主化,焕发思想政治课生命活力

思想政治课肩负着对青少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历史重任,对于培养“四有”新人具有重要意义。但在教学实践中,思想政治课却遭遇这样一种境遇:在不少学生心目中,思想政治课简直就是枯燥、乏味、说教的代名词。为什么思想政治课会陷入这样的窘境呢?原因是多方面的,由科学本身的因素,思想政治课理论性较强;有些学生、一些“过来人”甚至其他学科老师认识偏的因素,认为思想政治课只是背背而已;政治教师自身教育行为的偏差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如照本宣科、一讲到底、死记硬背、“填鸭”、“灌输”等机械性教学方式。如何使思想政治课“突出重围”,摆脱窘境,我个人认为,教学民主化不失为一种有效措施,可焕发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

教学民主化是一种价值判断,是一种理念

在教学实践之前,教师首先要进行选择:讲什么?为什么?怎么讲?这种选择实际上是价值判断使然。每个老师都会作价值判断,而县一旦形成价值判断,他就会影响教学的全过程和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影响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民主化即体现这样一种价值观:教师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最有特色的(教学),以此促进学生的更好发展,实现教师自身价值。这种价值观至少基于以下这些理念:

1、“目中有人”。有的思想政治课沉闷、枯燥,一个基本原因就是教师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目中只有知识而恰恰没有学生:教师根据教材传授知识,以知识的传授与接受为目的,制定规范化的教学计划,设计课堂教学既定的程序,向学生布置指令性的作业。这种教学状态下,学生是被动的服从者,沦为知识的奴隶,失去了学习的自由。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人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心中有学生,以人为本,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始终围绕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开展教学活动,不能把学生当成一个盛装知识的容器,不能仅把思想政治学科定位于知识的传授上,而应定位于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2、有效教学。它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我们评价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指标不应是掌握知识的多少,不应是考试成绩成绩的高低,而应是学生有无进步、有无发展,学习者能否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有效教学的逻辑必要条件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励学生“想学”的基础上展开的;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要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三是用易于上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堂语言有自已的独特性——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等。要焕发思想政治学科的生命活力,政治教师必须确立“有效教学”的理念,在课时、内容确定的情况下,认真研究学情,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上下功夫,关注教学活动的效性,而不应该也不可能靠抢占自习课、延长时间等方式。

二、教学民主化是一种教学广式,是一种教学实践过程

一直以来,在“知识本位”“教师中心”“教材中心”为特征的传统教育影响下,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把掌握知识本身人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备课的中心任务和教学过程设计重点都是按照教材和教学大纲来确定的,尽管也提出让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但重点仍放放在学生能否掌握教材的难点、重点上。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和“满堂灌”“一言堂”的现象还相当普遍,教师总是力图把知识点讲全、讲透,不留余地。从平时授课到公开课、评优课、示范课,无不以老师的“教”作为评价的主体,只关注教师“讲”了多少,“讲”得怎样,至于学生“学”了多少,“学”得怎样那就不在意了,整个课堂成了教师演出的舞台,其结果是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教无定法,但教必有法。教学民主化,是与被动式教学模式根本对立的,它并不是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而上述理念支撑下,师生共同参与、互动互惠的一种教学方式,一种教学实践过程。它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开放性。这是教学民主化的核心特征。

层次性。这是教学民主化的内在特征。

生动性。这是教学民主化的外在特征,是指课堂教学氛围不是沉闷、凝固的,而是活泼、活跃的。

三、教学民主化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趋势

从本质上讲,教学民主化是还原了教学的本来面目。教学民主化应该创造这样一种境界:学生好学、喜学、乐学;老师爱教、喜教、乐教;课堂不再成为学生“思想的屠宰场”。师生之间是副部长的、朋友式的、互能有无的关系;教学的过程成为“共享”的过程、“对话”的过程。作为宣传、教育民主思想、民主观念的一门重要学科,民主化起重要作用,政治教师理应成为教学民主化的率先实践者和积极倡导者。优秀的政治教师的教学一定能达到教学民主化的境界;对所有政治教师来说,即使现在达不到这种境界,也一定会将教学民主化作为永恒的追求,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尝试,努力接近。

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民主思想深入人心,教学民主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时代要求和发展趋势。能否适应这种趋势,能否还到这样一种境界,政治教师包括所有教师都将受到严峻的挑战。传统的机械式教学方式虽然还普遍存在,并且在短期内不会消失,但已是日薄西山,不再是教学上的主流。我们相信,新教育理念的诞生,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教学手段的更新和发展,师生关系的深刻变革,课堂组织的重大变化。必将进一步充实教学民主化的内涵。

上一篇:如何说出纯正好听的日语 下一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过程性评价的几点尝试